田春颖,黄 洋,孙 璇,王东军,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09年颁布《中医体质辨识标准》以后,体质辨识作为一种评估人体健康状态的方法,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和接受。体质辨识丰富了中医健康辨识标准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拓展了新的学术领域[2-3]。体质状况是决定健康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决定疾病的易感性与倾向性,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4]。体质辨识研究对象范围广,包括不同职业人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状态关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生活及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大学生群体健康状态不容乐观[5]。目前,国内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广泛开展,但因缺乏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文献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可信度低,为临床制定保健干预策略参考价值差。因此,研究旨在对中国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助于提高今后文献研究质量,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高效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为健康大学生;研究内容为中医体质;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文献研究类型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如内容雷同,则选择资料最完整的文献。
1.1.2 排除标准 非健康大学生人群;研究内容非中医体质;非横断面研究类文献;综述类文献;科普类文献;文摘类文献;无法获取全文者。
1.2 资料来源
1.2.1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横断面研究”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
1.2.2 文献筛选 根据检索式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文献题录导入到Note Express3.2软件中,由两位研究者严格独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初筛,而后获取并阅读全文以最终确定是否纳入,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与通讯作者讨论后决定。
1.3 资料提取 使用Excel 2016进行建立资料提取表,分别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并核对提取资料,如遇分歧,则与通讯作者讨论后决定。提取内容主要包括:1)文献基本特征:文献名称、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发表期刊、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数量、样本量、抽样方法等。2)方法学质量:AHRQ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11个条目。
1.4 质量评价 采用AHRQ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的横断面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AHRQ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共有11个条目,对每一条目,回答为“是”者,记 1 分。“否”记 0 分,得分 1~3 分为低质量文献,4~7分为中等质量文献,8~11分为高质量文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比较时,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 本研究共检索到337篇文献(中国知网91篇,万方数据库201篇,维普数据库45篇),将文献导入到Note Express 3.20软件查重,并配合人工查重后,纳入199篇,经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37篇,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见图1。
2.2 发表年份发布 2010—2018年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2010—2014年发文量呈不稳定上升,2014年达到最高峰,2014—2018年发文量有所下降,见图2。
2.3 期刊分布 纳入的37篇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中,1篇为会议论文(占2.70%),36篇为期刊论文(占97.30%),分别发表在26种期刊上。《中华中医药杂志》载文量最多,为4篇(占10.81%)。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期刊共7种,共载文17篇(占19.44%),其中核心期刊 10篇(占 27.78%),包含中文核心6篇(占16.67%),科技核心4篇(占11.11%)。26 种期刊中,影响因子分布范围为 0.462~1.577。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期刊的载文情况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
图2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表1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发表期刊分布
2.4 作者分布
2.4.1 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分析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结果显示:37篇文献研究来源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含3篇)的地区有福建省(5篇,占13.51%)、江苏省(4篇,占 10.81%)、广东省(4篇,占 10.81%)、甘肃省(4篇,占 10.81%)、湖南省(3篇,占 8.11%)、吉林省(3 篇,占 8.11%)。湖北、山东、陕西、北京、天津、海南、江西、云南、浙江、内蒙古、河北,这11个地区共发表研究14篇,占发文总量的37.84%。发文量在3篇以上(含3篇)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分布
2.4.2 作者数量及发表篇数 纳入的37篇文献中,作者数量最多9个(3篇,占8.11%),最少1个(5篇,占13.51%),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 个,见表 3。
表3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作者数量分布
2.5 样本量分布 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分布不均,样本量最大的为6 205例,最小的为146例,每篇文献研究平均样本量为1 363例,见表4。
表4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样本量分布
2.6 抽样方法分布 纳入的37篇文献中,均使用抽样调查方法。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24篇文献(占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见图3。
2.7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010—2018年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AHRQ平均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3年AHRQ平均得分呈上升趋势,2013—2016年AHRQ平均得分呈下降趋势,2016—2018年呈上升趋势,见图4。
图3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抽样方法分布
图4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AHRQ平均得分年度分布
纳入文献的AHRQ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平均得分为4~5分,37篇文献中尚无高质量者(8~11分);中等质量文献(4~7分)28篇,占总发文量的75.68%;低质量文献(1~3分)9篇,占总发文量的24.32%,具体条目见表 5。
3.1 研究总结 本研究系统检索并纳入了2010至2019年国内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文献,共计37篇。从整体趋势上讲,文献数量呈波浪式上升,2010—2014年增幅较大,这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的重视有关[6]。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华中医药杂志》,了解载文量领先的杂志,有助于研究者及时掌握该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也有利于研究者发文投稿选刊[7]。载文量为两篇以上(含两篇)的7种期刊中,核心期刊4种,共10篇(占27.78%),应提高文献质量,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纳入的37篇文献中,文献第一作者主要分布在福建省(5篇,占 13.51%)、江苏省(4篇,占 10.81%)、广东省(4篇,占 10.81%)、甘肃省(4篇,占 10.81%)、湖南省(3篇,占 8.11%)、吉林省(3篇,占 8.11%),地域上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与地区经济状况、政府资助状况及中医药管理部门在当地的政策推广程度有关[8]。从文献的作者数来看,单篇作者数为1~9人不等,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个,研究者数量较多,主要与调查研究工作历时较长,过程繁琐有关,调查研究工作对研究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临床人员、基础理论研究者及流行病学与统计学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可以提高文献的研究质量[9]。
表5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AHRQ工具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分布不均衡,25篇研究(占67.57%)的样本量在1 000例以下,12篇研究(占32.43%)的样本量在1 000例以上,样本量相对偏小,这与国家政府的基金支持度、研究团队人员数量、团队人员架构及参与调查人员配合程度等有关[10-11]。就抽样方法分布状况而言,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24 篇文献(占 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在调查研究设计上存在严重不足,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12]。
在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面,37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和低质量文献,近5年(2015—2019年)相较2010—2014年发表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并无明显提高。在质量评估、控制混杂因素偏倚、缺失数据处理及随访等方面,37篇文献重视度不够,总体质量偏低,即研究深度不足、调查研究设计及统计方法简单化等[13],研究结论可信度低,对临床制定保健干预策略意义小,甚至误导决策[14-15]。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偏小,文献整体质量偏低,不能为临床制定保健干预策略提供充足证据,仅供参考;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3大中文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检索,可能存在文献漏检偏倚。但3大中文数据库涵盖的期刊数量较为全面,查准率和查全率均较高,因此本研究能够代表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现状。3.3 展望 本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领域方法学质量不佳,这与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紧密相关。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需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投入,努力钻研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严格质控科学调查研究过程,强调规范的调查流程,完善调查研究体系,提高研究质量。在研究水平上,注意开展与基础研究院所、临床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辐射,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16]。本系统综述纳入的研究为不同时期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情况,由于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发文量有限,仅对近10年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未对同一时期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在纳入标准中未对样本量进行限制,个别研究样本量太小,结果可靠性低,为今后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