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珍,杨丕勇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1)
转杯纺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因流程短、效率高、用工少等优势而发展迅速。在取代环锭细纱机纺制19.4 tex~11.7 tex纱时,要求纺杯速度达130 kr/min~150 kr/min,否则难以体现其纺纱经济性。目前全自动转杯纺纱机中,赐来福Autocoro9型采用磁悬浮无接触电机单独驱动、转杯速度可达200 kr/min,立达R60型采用双滚盘间接轴承传动、转杯速度可达150 kr/min,国产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实际纺纱转速均不高于110 kr/min[1]。
轴承是制约转杯速度提高的最大因素。目前,采用高精度陶瓷球轴承取代钢球轴承[2],转杯速度也只能达到120 kr/min,即使研制出150 kr/min的高速轴承,主机在此高速下完成接头动作的成功率和接头质量也难以保证。只有转杯、引纱、卷绕以及给棉部件均采取单独驱动,才能实现低速接头(如70 kr/min),在保证纱线号数和捻度不变前提下,由PLC控制程序提速到正常纺纱速度(150 kr/min)。转杯速度高、单独驱动难实现,须先研发高速转杯单独驱动纺纱器,进而研发转杯速度为130 kr/min~150 kr/min的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
Creo Parametric是PTC核心产品Pro/E的升级版本,是新一代Creo产品系列的参数化建模软件。该软件易于使用、功能强大,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快速开发优质新品,利用更高效灵活的3D设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模型质量,减少模型错误,轻松处理复杂的曲面设计要求。笔者利用Creo Parametric软件对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进行结构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干涉检查、机构运动分析,确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采用立达R60型双滚盘接触式间接轴承结构[3],结合立达R35型纺纱器的给棉、分梳结构及经纬JWF1618型主机制造技术,开发出一套转杯单独驱动、转杯速度为150 kr/min的高速纺纱器。
该高速纺纱器驱动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双滚盘采用电机单独驱动,由350 W直流无刷电机与双滚盘组件中其中一组直接联接。电机驱动滚盘转动时,通过双滚盘表面与转杯轴间的摩擦力驱动转杯实现加速。同时,通过上方的空气加压轴瓦持续对转杯轴施加压力,保证转杯不发生径向跳动。转杯轴直径为8 mm,双滚盘托轮直径为70 mm,传动比为1∶8.75,即当转杯转速为150 kr/min时,托轮转速不足18 kr/min。
2.1 整体结构设计
高速纺纱器整体结构的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具体建模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转杯位置。根据R35型纺纱器的输纤通道与转杯相对位置,确定双滚盘接触式间接轴承结构转杯位置,保持转杯头端距输纤通道的进出位置不变。
其次,设计高速纺纱器驱动机构并建立三维模型。高速纺纱器驱动机构依靠转杯托轮座安装于主梁内侧,通过2个销轴螺钉与主梁准确定位,保持与主梁主基准面一致,再通过2个螺钉与主梁连接。
再次,设计转杯室面板结构并建立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转杯室面板安装于主梁外侧,通过2个螺钉与主梁连接,排杂支管、锁紧挂钩的相对位置保持R35型结构不变,但对工艺支风管和接近开关重新布位,工艺支风管位置参考R60型。
最后,设计挂钩结构并建立其三维模型。清理转杯需打开纺纱器(与主梁夹角为45°~50°),为固定此时纺纱器的位置,设计新挂钩结构,将其安装在原有R35型纺纱器壳体转杯室的两个销轴处,同时实现沿销轴转动。在纺纱器打开约50°时,挂钩末端正好定位在主梁内侧,从而使纺纱器位置得到固定。此结构还可以保证挡车工的操作安全性。
2.2 驱动部分结构设计
2.2.1 转杯托轮座结构设计
高速纺纱器驱动部分结构设计中,关键是转杯托轮座的结构设计。转杯托轮座选用压铸铝材,结构如图4所示。设计需考虑:转杯托轮座相对主梁定位面的安装基准、双滚盘托轮轴承的定位基准、转杯轴空气加压轴瓦的定位基准、转杯轴向空气止推轴承的定位孔基准以及电机的定位基准,保证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2.2.2 空气加压轴瓦结构设计
转杯高速运转时,通过空气止推轴承产生的空气压力作用于转杯轴端面,以平衡转杯受到的轴向力。当转杯轴的径向未得到约束时,转杯可能会产生径向跳动。在以往的龙带传动中,龙带对转杯轴的径向压力保证转杯不会发生径向跳动;笔者介绍的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因采用电机单独驱动、双滚盘间接轴承传动方式,取代了龙带传动结构,所以必须攻克转杯轴径向跳动问题。
借鉴用空气止推轴承产生的空气压力来平衡转杯轴向力的方法,笔者创新设计了空气加压轴瓦结构,如图5所示。该结构工作原理与空气止推轴承相似,在轴瓦上方通入空气,利用空气弹性势能产生的径向力作用于转杯轴,使转杯轴不产生径向跳动。通过改变气压大小,保证转杯在不同转速下不丢速。此结构中,无机械接触,转杯轴的磨损程度及能耗降低,转杯轴精度始终保持稳定。
2.3 机构运动仿真
2.3.1 全局干涉分析
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结构设计完成后,在Creo Parametric中装配并进行静态全局干涉分析,检查存在的干涉零件,寻找产生原因,并对零件结构进行修正,确保不再发生干涉问题。
2.3.2 机构运动分析
在Creo Mechanism机构运动模块中,对高速纺纱器旋转部分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和运动干涉分析[4]。如图2所示,该高速纺纱器旋转部分以纺纱器支承杆为中心做旋转运动,挂钩以转杯室销轴为中心做旋转运动。
首先,需对高速纺纱器旋转部分与挂钩分别进行机构装配,设置连接轴属性,建立零件间的销钉连接关系;之后使用拖动功能检查定义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按设计的方式运动。其次,创建机构伺服电机,确定伺服电机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轴速度。最后,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分析,实现机构的运动模拟,并对运动结果进行干涉检测。
通过机构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结构的合理性。
3.1 与立达R35型、R60型纺纱器有机融合
该高速纺纱器由旋转和固定两部分组成,旋转部分采用立达R35型纺纱器给棉、分梳结构,固定部分(即转杯传动部分)采用立达R60型双滚盘接触式间接轴承结构,重新设计转杯室面板结构,实现了2部分的有机融合。此外,采用电机单独驱动、空气轴瓦径向加压,取代了R60型龙带传动方式。
3.2 与JWF1618型主机融合
在保持主机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结合JWF1618型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结构,合理布局转杯室面板、转杯托轮座、双滚盘接触式间接轴承结构、电机位置等,实现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与JWF1618型主机的融合。
基于Creo Parametric强大设计功能,通过与立达R35型纺纱器及JWF1618型主机融合,创新性设计出高速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纺纱器结构,有效缩短设计流程,节约设计时间,降低试制成本。新型纺纱器结构采用双滚盘间接轴承传动、电机单独驱动,转杯速度可达到150 kr/min,为实现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在低速下接头、高速下纺纱提供核心部件设计方案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