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是我国新生儿的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主要发病原因是新生儿代谢异常,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从抑制胆红素生成、增强新生儿肝脏代谢能力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防治,以期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据国外相关实验案例报道中,将100例Rh溶血病足月患儿分为两组对照实验,每组60人,一组出生后24h内给药,另外一组不给药,结果显示,经D-青霉胺给药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峰值明显下降、换血治疗明显减少,而未经D-青霉胺给药的新生儿大部分出现了黄疸症。这说明,D-青霉胺在抑制胆红素生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有相关报道表示成人如果长期使用D-青霉胺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此药物时,应谨遵医嘱,目前,针对这种药物对于新生儿黄疸病症的治疗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从结构上来看,金属卟啉类药物与血红素结构类型相似,可以说该药物是血红素的代替物,是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其中加氧酶是血红素转换成胆红素过程中的限速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解血红素,减少胆红素的产生。考虑到锌、铬化合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因此在临床研究上以锡卟啉为主,进行了以下实验,对Rh血型早产儿在出生后24 h内进行锡卟啉的预防性治疗,还在G-6-PD缺陷新生儿中进行了治疗性应用,最终结果显示,该药物不管是在预防性治疗中,还是在治疗性应用中都对胆红素生成有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便如此,该药物对黄疸症患儿的临床治疗并没有广泛推广,其对新生儿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肠道为生态屏障尚未完全形成,不能通过自身排泄清除胆红素。补充益生菌可有效增加新生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及枯草杆菌的含量,增强新生儿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使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及枯草杆菌含量增多,利于降低新生儿肠道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弱化其繁衍生殖能力,进而利于减少新生儿肠道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基于微生态制剂在国外鲜有耳闻,也少有专业文献的阐述,而在国内则有大篇幅的论文期刊肯定了各种微生态制剂的退黄作用,如妈咪爱等,但在临床治疗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并不广泛,因此,并未发现微生态制剂副作用的报道。
20世纪70年代,有相关研究表明,酯酶能有效抑制胆红素生成,酯酶抑制剂研发初期以动物为实验对象进行药效检验,向动物体内注射奥利司他,为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奥利司他退黄效果显著,动物体内的血浆胆红素水平下降了40个百分点,与光疗相比,效果相当。此外,还有相关研究学者将光疗与酯酶抑制剂协同使用,发现退黄效果更为明显,将其用于一只新生儿胆红素生成具有明显疗效,但奥利司他会降低幼儿的维生素E水平,若长期服用奥利司他,需结合维生素E药物一同使用。
胆盐是临床上抑制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的常用药物,常见的胆盐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等,作为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胆盐通过促进胆道有机离子的排除,增加胆红素排出量,减缓三油酸甘油分解以减少脂质的吸收,促使肠道捕获胆红素,发挥退黄作用。临床上以去熊氧胆酸的使用最为常见,治疗过程中,使用280mg/(kg·d)的剂量,幼儿服用3min后便开始见效,胆红素出现明显现象,治疗效果显著。但去熊氧胆酸在使用之后会出现副作用,身体相对较为敏感的新生儿在服用熊去氧胆酸后会偶发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需家长朋友的密切观察。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排毒功能,在新生儿黄疸病症的治疗上,也可从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入手,加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清除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核受体结构的活性;提高干细胞内储存内结合胆红素的能力等。具体的药物研究有以下几种。
从药理性来看,氯贝丁酯属于降脂药物,但其也具备增强肝脏储存未结合的胆红素的功能,从这一角度来看,该药物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病症的治疗,为此设计了以下实验:选取100例出现黄疸病症的新生儿,将其分为四组进行实验,分别由研究人员辅助新生儿进行口服药物,一组口服剂量为100 mg/kg,二组口服剂量为80 mg/kg,三组口服剂量为60 mg/kg,四组口服剂量为40 mg/kg,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最终结果显示:一组胆红素水平降低,得到了有效抑制,其他几组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效果不明显,足以说明,剂量为100 mg/kg的氯贝丁酯单次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经该药物治疗后的新生儿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症,不良反应不突出,但氯贝丁酯的长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仍须密切关注。
这类药物属于中药,是从茵栀黄、栀子、黄芩、金银花,这四味中药中提取出的有效物并将这些有效物支撑口服液用于口服治疗,也有部分制成注射液,注射治疗,这一药物治疗方法是从中医疗法衍生而来,目前通过实验研究,其治疗效果已初步得到证实,服用该药物的黄疸症新生儿,可通过诱导配体蛋白活性发挥退黄作用,使得新生儿黄疸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中药毒副作用比西药小,因此国内对该药物的研究较多,且状况较好,患儿没有出现明显不适,偶有稀便现象。对于类似中药的研究,国外不是特别看好,其相关学者人为中药中含有较多重金属物质,过多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不建议采用中药治疗。
对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外国学者ValaesT以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妇生产前一周对其注射1g/d苯巴比妥,发现孕妇生产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苯巴比妥的使用对胆红素抑制具有一定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苯巴比妥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将其应用于Ⅰ/Ⅱ型Crigler-Najjar病的鉴别,研究结果显示,Ⅱ型有5%UGT1A1的基础活性,而Ⅰ无UGT1A1的生成,且苯巴比妥能够使Ⅱ型血浆的胆红素降低30个百分点,由此说明,该药物对Ⅱ型Crigler-Najjar病的鉴别效果明显。苯巴比妥虽再抑制胆红素生成上有一定作用,但对其不良反应的研究较为欠缺,医生在用药时应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使用抉择。
从近年来我国对于中药的研究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对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纯化,最大限度的克制了因服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章主要针对黄疸症新生儿的药物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从西药治疗到中药治疗,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当前基于新生儿黄疸症的治疗主要落脚于药物治疗后并发症的研究,致力于在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