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0-12-20 15:44邹艳梅邹娅玲毛小凰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创院校职业

邹艳梅, 邹娅玲,毛小凰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a.教务处;b.人力资源处,云南 昆明 650033)

0 引 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职(专科)院校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占比已达到53.25%,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实施,创新创业的浪潮在全国各地汹涌澎湃,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于多民族聚居之地,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历史原因的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普遍观念保守陈旧,大胆创新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近些年经过努力,云南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机构的重视,2017年始连续3年,每年均举办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新近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0〕6号)在各方面加大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也迎来了我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1 我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省教育厅成立专门的机构对职业教育进行管理,指导各学校开展工作并取得很大成效。2019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成功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名单。然而,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教育改革问题。2018年1月15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林业职业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及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共计11所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共聚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一起研讨了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参会人员介绍了各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具有共性,严重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使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1)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课程支撑,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基础专业课和专业课等。尤其前两类课程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教育手段简单化、形式化,系统性差等问题。有的学校仅仅把开设几节创新创业理论课替代了创新创业教育;有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重点在于选拔和培养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功利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活动,注重比赛结果,而忽视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1]。

2) 各个学校对创新创业教材的选用基本没有明确的标准,教材五花八门,理论深度不一,内容差异较大。有的学校开展“双创”教育比较早,有自编校本教材;有的学校则“随意”选用外购教材,因涉及专业知识太深,学生不易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有的学校出现同一门课程有多个版本备选教材的问题,造成教师间不必要的矛盾。

3) 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管理有漏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进而使很重要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创新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手段受实验设备和资金的制约,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

1.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1) 一直以来,因为要对全体在校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任课教师需求量较大,客观上使得许多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不足以高质量完成“双创”教学任务。同时,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缺乏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训练,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有限[5]。而实际上辅导员已成为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主力军,授课方式单一,缺乏实践经验,上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缺少说服力[1]。

2) 由于教师资源甚至教室资源的不足,小班教学覆盖面不够,有时不得不采用大班教学,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一些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实施。同时,学生因自身素质和家庭影响的不同,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3 校园文化阵地在“双创”教育中的作用有限

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却非常有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精神引领不足,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大都停留在简单的兴趣爱好层面上,未能发挥出“双创”教育在第二课堂中应有的作用。

2) 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需要精心营造。学生在校期间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要在校园里度过,通过开展生活和学习离不开的一些服务性工作,可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体验创业过程。

2 我省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对策

2.1 健全“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1) 成立省级高职“双创”教育联盟,统筹协调和指导开展相关工作。在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方面,各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现在也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作为必修课开设,但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有自编校本教材,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也有外购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基础理论完备却又显得不够接地气,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学习效果。学校应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必修课和形式多样的选修课,保证必要的课时,尽量小班排课;在现有条件下使用适合省情的“省统”教材,用身边的创业事例打动学生,激发学习热情;采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学校骨干教师间的教研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达到全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 注重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创新素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学校除了校内实训室之外,还要充分用好校外实训资源,避免“签约基地”的现象,帮助学生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获得实实在在的锻炼机会。学校还要以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一系列的教学项目,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创新技能竞赛等手段,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要配套必要的实训设备,完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基于各学校实训条件参差不齐的状况,有条件的院校可开展对外校学生的有偿实训,充分发挥示范和骨干院校的实训资源优势,让全省的高职教育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共享利用。

3) 为方便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到相关的创业所需知识,学校可考虑扩大综合素质选修课的范围,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纳入综合素质选修课,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扩展知识面和创业知识储备,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助力“双创”教育。

2.2 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我省“双创”教师教学水平

1) 加快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创”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于有工作热情,具备现代技术教育背景,求知欲强烈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为他们的成长铺路,在学历提升、国内外进修学习、开展教科研活动及企业挂职锻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努力提高“双创”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创业导师”;依托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畅通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兼职的渠道,以兼职、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精技能、懂市场、乐教学的“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3]。

2) 借助省级高职“双创”联盟的力量,使省内有限的师资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解决全省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云南的高校数不多且大多集中于省会昆明,教育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各校教学水平有差异性。目前我省拥有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所国家级骨干院校,7所省级示范院校,8所省级特色骨干院校[4],而作为云南省仅有的2所国家示范院校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也是首批被命名的“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这些学校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有较成熟的教学课程体系,办学经验丰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各地州院校可通过与这些院校建立教育联盟,获取信息,开展师资培训,研讨“双创”教育的本土特性,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共同为我省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出力。

2.3 营造融入“双创”元素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带给他们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激发学习热情,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环境。

1)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双创” 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部分社团活动纳入课外学分管理。客观来看,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仅凭单一的第一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以学生社团为代表的第二课堂已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在“双创”教育活动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团中央的肯定,其经验值得借鉴。学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各类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活动、讲座、技能展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参加人数众多,气氛活跃,兴趣与学习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学校还可通过第二课堂,加大省情宣传教育,组织创业人物报告会,邀请杰出校友来校交流,让学生了解云南的资源特色和经济建设现状,感知身边的创业环境,学习身边的创业成功典型。

2) 结合校内创客空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小型创业实践,适当开放校内部分服务性质的小店,如复印店、菜鸟驿站、文具及创意产品售卖等,让学生从工商注册、资金筹措、开业准备、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创业气氛,增强学习动力,为寻找创业方向、发现创业商机、抓住创业机会打基础。

2.4 创新学分、学籍管理制度

创新就要打破常规,大胆改革。目前我省高职(专科)学校的学制为3年,特殊情况(生病休学、参军等)可适当延长毕业年限,通常不超过5年,各学校都有自己的毕业学分要求。现在看来,科学的学籍、学分管理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1) 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学校应允许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点选择自己的方式完成创业实践锻炼,只要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全部的教学计划并达到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即可,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制;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允许一部分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相关第二专业的学习,达到毕业学分要求也可以发放毕业证明。

2) 把创业意愿强烈、具备一定创业素质的学生纳入创业学院管理,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利用校内创客空间,由创业导师带领实施小型创业项目孵化;甚至允许这部分学生毕业后留校1年继续其创业项目,场地免费。他们完成创业项目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也会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创业实践。

3 结 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一定是不断融入创新元素,不断改革探索,不断完善的艰难历程。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学校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双创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职业写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