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利, 欧 颖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之间的中心位置,是南北方向贯通亚洲的泛亚铁路等国际大通道与东西方向联系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1]。“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将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辐射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着力培养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助推“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是云南高校的应尽责任,也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从而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需要。由于国际化人才在素质上强调人才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有效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仅靠单一高校的努力难以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因而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寻求国际合作,联合各方资源,实施跨境协同培养已成日益普遍之态势。云南高校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积极寻求跨境合作。限于篇幅,本研究仅探讨云南高职院校与周边国家合作,跨境协同培养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及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研究总结出云南高职院校与东南亚国家在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学校-企业”模式,即高校与企业协作共同培养所需的高等技术人才;二是“学校-学校”模式,即双方高校联合,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在这两类模式下,又根据具体的合作形式可以分为“学校-企业”“学校-中介-企业”“学校-学校”“学校-中介-学校”和“学校-政府-学校”这5种模式[2]。
该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即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云南高职院校自主与东南亚企业联系、合作。高校直接与企业对接使学校可以更加目的明确地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大大减少了企业培养专门人才的成本,使供给与需求相统一。简单地说,通过“学校-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院校可以获得资金、资源和平台来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而企业可以获得所需的人才与技术支持,双方各取所需,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共赢目标。
该模式是云南高职院校与东南亚国家协同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模式。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与越南煤炭工业集团的合作为例,2007—2009年,双方正式达成合作,企业将越南留学生送至学校接受专业的学历教育,校方须以该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培养。学校要求留学生达到汉语水平3级以上方可入学,不需要入学考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主要集中于管理学专业。这部分越南留学生的留学经费由企业资助,留学期间的管理由学校各个学院负责,在校学习课程按照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培养方案进行安排,留学生入学后的第1年以汉语学习为主,其后3年进行专业课学习。校企合作模式整合双方有利的资源,促进了云南高职院校与南亚东南亚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高度融合,加强了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国际合作。
这是校企合作的升级模式,其中加入了中介环节,起到联系高校与企业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跨境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一大屏障是信息交流不充分。高校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与平台,企业有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但人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就需要中介介入联系双方进而达成合作。这些中介机构作为中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帮助高校与企业之间及时了解对方的供求情况,促成双方合作,从而各取所需、优势互补。
目前的中介方主要指第三方的教育机构和教育网站。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东南亚教育机构牵线,与老挝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该公司由中老两国企业共同组建,主要招聘老挝语、会计和化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公司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机会,实习期满,大多数学生选择留在公司正式工作。学校选派教师对实习生进行统一监管,企业不会干涉[3]。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云南省对外教育机构将校企合作意向发表至网站,与中方在缅甸的华侨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合作主要针对特定专业(以林业为主),根据华侨公司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合作企业找到正式工作。高校与企业通过教育机构与网站实现更加高效的合作,避免因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资源耗损,这种合作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
该合作模式最终的落脚点是东南亚各国高校,目的是实现校际师生交流。这种模式旨在充分利用两国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异国教育经历,提升师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促进知识、技术、教育理念的交流,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国际化水平和合作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双方合作培养的人才,既适应本国的发展需求也适应他国的发展需求,从而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2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兰实大学中国商学院签订了“3+2”模式教育合作项目,即专升本国际留学项目。主要合作形式为:学生在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3年专科教育,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转学分到泰国兰实大学中国商学院攻读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并考核合格将获得兰实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双方交换生可根据意愿并结合专业自选课程,学分互认,课程的设定依照双方的培养计划,主要进行语言和专业教育,双方互派教师进行本国学生的管理,但中方派遣教师非常驻[4]。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云南省高层次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了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同时,学生分阶段在不同国家学习,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使学生在跨国企业或是异国更易获取工作机会。
该模式是校校合作模式的拓展。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大差距在于市场竞争力相对更低,对合作对象和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走出去、引进来”更加艰难。中介的“牵线搭桥”帮助促进了不同高校的有效对接和跨境合作。
在德宏州侨办的大力支持下,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缅甸培训华文教师1 570人次,为2 190名缅甸华裔青少年开设书法、剪纸、计算机、科技教育等课程和讲座。2017年曾派出3名教师前往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支教,选派出5名优秀学生到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实习[5]。与“学校-中介-企业”模式类似,因为双方高校的信息互通困难,所以中介以“中间人”的身份促进两国高校的合作。该模式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与科研优势,协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该模式的“中间人”由中介机构变为了政府。由政府出面连接双方高校使得这种合作更加正规、紧密、有保障。这是近几年地方政府加强对高职院校扶持力度的结果。
2016年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邦帕空工业及社区教育学院就城市轨道交通、物流管理及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工程3个专业在泰国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签订协议,并在泰方设立“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邦帕空分校”,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办学窗口[6]。该项目是《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录》重点支持项目。该校成为云南省唯一一所被这一项目支持的云南高等职业学校。政府作为合作平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合作更有保障和效率。但目前这种模式在云南高职院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并非主流,只是初露端倪,有待进一步发展。
云南省高职院校在面向东南亚跨境协同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客观分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使国际化人才培养更加高质优效。
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脑细胞代谢促进剂、赋能剂、抗感染类药物等;实行高压氧治疗,压力表控制在2ATA;进舱90 min,前20 min加压,后持续稳压50 min,最后20 min减压;每日进舱一次,10 d一个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共治疗14 d。
从访谈结果来看,高职院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2点:
一是人才的实操技能有待提升。访谈得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与越南煤炭工业集团的合作,虽是高校与企业直接对接,但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技术实操方面能力不足,需经过岗前培训。这一问题使得企业在劳动力方面付出的成本较高。通过访谈和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人才实践技能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云南省高职院校缺乏相关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且实训场地设施不足。
二是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优质国际型教师。高职院校中具有1年以上海外交流背景的教师明显少于普通本科院校,真正能够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给留学生授课基本使用中文,语言不通使得留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一是顶层设计不到位。对于高校具体应如何开展国际合作,云南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如何实施,高校有何任务,政府提供哪些支持等等,云南省地方政府缺乏具体设计和规划,这是高职院校相关人员在访谈中普遍反映的问题。由于缺少政府的牵头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学校在探索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高校间很难形成一套规范、合理和高效的合作方案。各个高校在跨境合作中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的状态,未能形成合力,增加了市场拓展寻求合作的成本。
二是政府在双方合作中的“中间人”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未能做好合作平台建设。东南亚国家期望与云南高校合作,云南高校有意向与企业和境外其他高校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和师生交流合作。但有合作意向的各方往往因信息沟通不畅合作无门、交流无路。云南高职院校知名度普遍较低,很难在合作中依靠自身品牌主动吸引合作对象,往往需要依靠“熟人”介绍,尤其需要政府提供平台或直接作为中间人牵线搭桥。
三是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之间财政资金分配不均,云南省地方政府在出国资助方面更倾向于普通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专项资助欠缺,有意向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协同培养的高职院校只能自己负担费用或由学生承担[7]。
四是政府的一些规则制定缺乏灵活性。例如高校处级以上领导出国需要提前一年报批的规定,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的出国交流。云南是边疆省份,与泰国,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高校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较为频繁。很多时候,一些合作机会、合作项目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如果机会出现但高校“前一年”未能报批,高校方面就不可展开出国洽谈活动,这种过于刚性的规定无疑不利于高校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3.1.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云南省各高职院校亟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多定位于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为重要。拥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根本条件,高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既可依托企业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又可以引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术知识分子和资深的学校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既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又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还可以加强校内实操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实操教学与实践,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8]。
二是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政策,安排教师到海外高校和企业接受培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逐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同时可加大力度引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教师。
3.1.2 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除了通过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学校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学生“眼高手低”。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依据客观需要灵活应对,自己建设使用频率高的实训场所;对于高成本低使用率的实训基地,则可与相关企业合作,送学生到合作企业接受实训,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或者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谋求高校联合,共建、共享相近专业的实训基地。
3.2.1 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在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负有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之责。政府需作好顶层设计,牵头各高校、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出云南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中长期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办学条件确立相应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政策制定上,既有“指导性”政策,又有“操作性”程序和规则,使高校明白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如何向政府寻求帮助,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高校自身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同时,在顶层设计中应突出“服务”意识,敢为人先,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高校普遍不满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设计出更为灵活的管理规则,切实服务于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3.2.2 加强合作平台建设
政府既可以充当“中间人”牵线搭桥,也可以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中介作用。平台为合作各方信息交流、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互惠互利提供便利,将大大消除因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封闭式发展,促进不同系统、不同组织间的信息、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平台包括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着重针对性、实效性的常态化、持续化建设。根据高校需求,政府可搭建诸如“东南亚校企合作论坛”“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校长论坛”等常态化实体平台,促进各方的信息互通。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高校、企业和社会人士建设各种实体和数字化平台,为高校与境外组织的协同合作提供服务;培育和引导各种教育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发展,在突出管理的同时,还应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3.2.3 提升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在生均拨款以及各种优惠政策上应该一视同仁,高职院校获得的经费资助不应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因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突出技能性、实操性,人才培养费用并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此外,穷省办教育,在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财政资助应本着“宽路子、多渠道”的思路,制定措施鼓励私人、企业、国际非营利性组织等捐资助学,鼓励高校多样化创收。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云南省高职院校要提升培养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质量,发挥在培养技能型国际化人才中的应有职能,既需要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也需要政府提供政策、经费、平台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