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涛,颜晓峰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立足中国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并且是符合中国国情、彰显发展优势、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战略决策。新发展理念体现了纲领性、战略性和导向性。但是新发展观绝不是一个自生的、自为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新发展观来源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它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发展理念以及西方文明的发展理念等。五大发展理念产生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从理论上讲,它应归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而在贯彻落实上,则必须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证,对新发展理念要深学笃用,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
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厘清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及其内在逻辑,是我们探究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要准备,是我们梳理研究新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关联的必要准备,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新发展理念体系中的创新理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理念位居新发展理念之首,由此必须把创新放在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和关键,这不仅是因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之最新理论呈现,这一理念切实丰富、发展了中国发展观的最新理论内涵,更是因为这一理念还是党中央对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最佳总结,执政为民强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
首先实现创新型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建设科技强国,需要以人才为先,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今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掌握更高水平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科技人才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最高水准,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就成为关键性环节,而培养好人才需要为人才的发展和发挥提供重要的工作和制度保障,真正的人才不仅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锻炼能力的实践平台,良好的成长舞台和发展空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需要真正做到诚心对待人才,真心关爱人才,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真正让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有身份的认同感、创新的获得感、生活的幸福感和创造的满足感,让各类创新人才如鱼得水,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让人才迸发出创新创业的激情,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与迸发。
其次,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词汇,具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内涵,但是两者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一种创新,创新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谓是高度重视,站在国家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业已成为其他一切创新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强调科技创新的发展,也要重视科技创新如何落地,使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治理体系服务,要充分挖掘科技在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持续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能尽可能地惠及到人民的生活,都能不断地提升政府的服务功能和办事效率。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面对着区域发展不协调、领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部门发展不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矛盾,处理好、协调好这些重大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努力的目标。
首先,协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在170多年前就构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实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区域之间发展失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等诸多方面。
其次,需要正确看待整体协调与非均衡协调之间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现快速发展、跑步式前行。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短板,短板所导致的社会矛盾不仅影响我们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形成两极分化,产生一系列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推动非均衡发展向整体协调发展的转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倡导整体协调的新发展观表面上看似乎阻碍了发展,因为协调发展把发展的重心放在了补齐短板上,没有突出原先的优势,会让优势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但是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即使优势产业发展得再好,如果不注意补齐短板,短板也必将成为拖累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阻碍。而补齐短板由于消除了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必然会增进发展的潜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从由量取胜到由质取胜的转向。
世界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猛烈地报复,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
首先,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招。新发展观提出绿色发展并把其当成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客观上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主观上要求人类要养成环保意识、注重生态理念,这个理念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而且培育绝非一人之功,绝非一代人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代代人的永续努力。积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加大对环境污染执法惩处的力度,一方面要尽快淘汰高污染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处罚、持续监管,不断增加企业排污的成本,让排污企业不敢排、不能排、不想排;法律制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让每一个环境污染处罚案例都能有法可依,加大环境保护法的普法力度,让每一个公民、每一家企业都能了解破坏环境所要付出的代价。
其次,协调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启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但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绝不是说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而是说实现工业文明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之上。一些人认为国家对“绿水青山”如此重视,对于“金山银山”就应当忽视甚至舍弃,即只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忽视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要低消耗、高质量的发展,这里的发展应该是囊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发展,这才是发展的内涵和应有之意。
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零和博弈”在当今世界是走不通的,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才能不断地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提升自我的发展潜力。
首先,开放是实现国家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融入世界,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发展机遇的科学指引。开放发展的核心就是互利共赢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成效显著。新时代的中国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举措,中国与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利益、命运和发展的共同体,各国人民正在共同建构一个和谐与发展的美丽新世界。因此,我们未来的发展仍将坚定不移地秉持这样一个原则: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其次,把握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辩证关系。全面开放之路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多年的实践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不掌握核心技术,即便我们发展得再快,也是被“卡着脖子”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国外是不可能无条件地把在重大科学技术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给我们的,中国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搞创新,坚持不懈地发展科技,在科技研发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一批又一批艰苦奋斗的高科技人才,才能不断缩小在科学技术领域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
共享发展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什么是共享发展”“怎样实现共享发展”“如何评价共享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共享和共富是其基本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必须是既要实现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也要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尊严感与日俱增。共享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内涵,还是党中央对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思想的拓展和升华。
要正确认清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之间的关系。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历史和现实证明,允许在一定控制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是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违背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社会财富已经增长到一定的体量,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分配调整的时机已然成熟。我们已经在“做大蛋糕”,如何合理公平地“分好蛋糕”必须认真思考、合理规划,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采取各种措施,调节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别,政策和资源要不断向“后富”地区倾斜,让全体公民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真正共享改革成果。
五大新发展理念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互不影响的个体,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载体、统一的践行目标、相同的衡量标准,是具有内在粘合力、逻辑性较强的理论体系。五大发展理念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在践行中更不能只注重其中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例如只注重经济的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而忽略经济的绿色发展。科技发展以及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毫无节制的乱排乱放、乱砍滥伐、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雾霾、沙尘暴、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因此,要把新发展理念的五大要求看成一个整体,让其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决战,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但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不断用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
新发展理念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应有之意,从发展的大局出发,这是一个能够指导发展现实的理论,更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优化的活的理论,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必须坚持的战略性举措。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新的安排,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制定战略目标,这是新时代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路线图,更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在经济建设方面,特别强调要坚持新发展观的引领,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建立创新型经济、开放型经济,不断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观的引领,必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协调政府职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观为引领,必须不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努力开创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特色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观为引领,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创新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社会、友善社会、环保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观的引领,必须不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新时代有新的发展理念,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有机整体,每个部分都贯穿着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体现。一方面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公有制为基础绝不是单纯的发展计划经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地处理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37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科学决策。在新时代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从以下两点下功夫。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点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经济体制不仅不会改变我们的基本社会制度,反而有利于巩固和优化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性质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看,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鼓励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活力,在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能够不断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而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调动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中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新发展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引领作用,即“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4]
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和强化市场化配置,营造产权清晰、要素自由、价格灵活、竞争公平、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的市场经济环境。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国有企业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也要加大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力度以及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机能,清理目前仍存在的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和做法,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予以废除,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主动权,不断地激发市场参与主体的活力。同时,要求政府在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加快相关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快建构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增强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宏观调控框架,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总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有创新力和活力,更加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更为开放和包容,让全体公民共享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
(2)坚持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时提出具有深刻的现实基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把握国际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与发展的模式,预测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方式,提出的具有战略性的经济发展举措。
我国经济经过了快速发展,已经到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问题的焦点聚集到经济发展的供给侧。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推动化解更多行业的过多产能,从而降低各类社会营运成本;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重在发挥企业主动性和企业家才能;提升产业链水平,核心是要解决好创新的动力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科技创新牵引作用,积极打通各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的渠道;逐渐形成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产业化的良性循环;要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等。
无论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是坚持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必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也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基本遵循和根本目标,新发展理念是其判断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具体方法,它们共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指导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运行和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国外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为破解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而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新的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由于其提出时间较短、涉及范畴极广,在具体践行中存在着发展不协调、执行无秩序、落实不彻底的问题,要想新发展理念在群众中入脑入心,真正得以落实,不仅需要加快落实体制机制,为其践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根本遵循,还需要不断强化认知和践行主体的主动性、行动力。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法,是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坚持和落实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和机制。
一要强化党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权限,理顺党政关系以及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坚强有力。要以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党研究经济社会战略部署、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判重大政策的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落实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二要加快建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制度约束行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完善干部绩效评估制度,坚持把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社会进步等作为绩效评估内容,重在形成对领导干部正向激励机制。要围绕关系平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等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提供体制机制、政策策略保障。要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绩效评估,在实践中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当前又看长远,注重比发展质量、比发展方式、比发展后劲,切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做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和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接续谱写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三要尽快完善新发展理念所体现的具体要求方面的法制化进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完善与新发展理念具体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有法可循,以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不适应创新发展的现行体制及时革新与废除,对我国现行的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与完善以“协调”和“干预”为特征的专门法律,为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生态环境相关的立法,把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写进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快修改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涉外法律规范,广泛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机制变革,把握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主动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将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法制化、规范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成熟和完善,让社会公平有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得以遵循。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和各级党政机关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具体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行使权力,使社会各方面走上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
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落实新发展理念机制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和宗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由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由人民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广大人民群众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最终执行者和伟大践行者,广大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新发展理念能否得以全面、深入、系统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思路、水平与能力。当前来说,部分人民群众对于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还处于一知半解或者知之甚少的阶段,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仍处于无所适从或者胡乱作为的阶段。要让全体人民能够了解什么是新发展理念,为什么要实践新发展理念以及怎样实践新发展理念,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清如何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带头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培养认知的水平和践行的能力。
(1)人民群众要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认知新发展理念。马克思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新发展理念最终的贯彻和落实的主体必定是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什么理念,不动员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最终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要在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全体参与下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
首先,人民群众要能够认识到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以及自身的利益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从历史来看,新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吸取了我们过去发展失败的教训,继承了我国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新发展理念又充分吸收和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从现实来看,新发展理念是立足于我国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回应了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并且引领这些现实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解决。从未来来看,新发展理念是以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短期目标,以引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期目标,以引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长期目标,旨在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因此,新发展理念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际,是为了切实地保障、提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积极地认识新发展理念,切实地实践新发展理念。
其次,人民群众要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积极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地维护新发展理念。要培养和锻炼创新思维和能力,要能够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坚持打破常规,寻找新方式、新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的工作效率,崇尚创新、渴望创新,不断落实创新思维,有想法、有能力、有闯劲的人民群众要敢于突破旧有的生活轨迹和僵化的工作环境,积极寻找新机会,迅速抓住新机遇,勇于投身到创业大潮中,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形成和坚持绿色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乱排污水、乱丢垃圾;保护绿色植被,不随意践踏、毁坏,敢于监督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实践,敢于同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建设和落实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8]人民群众见证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式,更加明确了未来所要选择的发展道路,更加清晰了未来要创造什么样的历史,要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为后世留下发展的空间和美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
(2)党员干部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引领新发展理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迈上了新征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在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着力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年多来,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方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改善,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9]但是,目前我们仍然存在管党治党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方式方法滞后,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在权力和责任面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还是习惯于走老路、习惯于老方法,出现了“本领恐慌”和不敢作为的现象;少数干部抱着“老好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消极应对工作,不担当、不作为;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仍就屡禁不止,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才能形成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强大合力。
广大党员干部要能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引领新发展理念,一方面自身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广大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本领水平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有着重大作用,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将会不断地推动新发展理念在地方的贯彻,如果领导干部没有执行力和积极性,再好的发展理念都会落空。
真才实学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干一行必须爱一行,主政一方必须要造福于民,领导干部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没有相关的专业能力,不培养自我的专业素养,只能是尸位素餐,无法胜任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职责,造福一方更是空谈。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的钻研适应岗位、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各种必备知识,不断地查缺补漏,带着问题学、脚踏实地学,认认真真学、全面系统学,学习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运行相关知识,了解掌握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开拓自我吸引外资和技术的社交能力等,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手。二是提升自我的专业思维能力。党员干部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能做一只“井底之蛙”,因循守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拿着前人交付的“接力棒”要敢于往前冲,积极开拓进取,才能到达终点,即不能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也不能夜郎自大、骄傲自满。如果满足于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继续沿用老办法、旧思路,不仅到达不了终点,还会造成倒退的结果。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这些思维方式观察新事物、分析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真正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在工作的实践中。
另一方面要能够克己奉公。克己奉公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戒贪止欲、廉洁自律、严以用权、严格约束自己和身边人的行为,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
克己奉公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把立德摆在首位,时刻反省自我:有没有对党忠诚、有没有为民谋利、有没有心系人民。始终不忘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立场,敢于担当,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私德要求领导干部自身要廉洁自律、克己慎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做到洁身自好。要守住底线,绝不做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贪污腐败之事;要明辨是非,绝不做是非不分、偏袒徇私之事;要胸怀坦荡,绝不做两面派、戴假面具。同时,领导干部养成廉洁自律的德性,必须要注重家风建设,防止“枕边风”成为腐败的导火索,防止亲属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养成良好的家风,不仅需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还需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身边人”,时刻叮嘱他们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力违法乱纪、谋取私利。对于“苗头”要及时扑灭,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徇私舞弊,要能做到依法办事,及时向有关行政监察机关汇报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能否做到狠抓落实,是否善于狠抓落实,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10]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建设新时代的蓝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遵循,广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以此理念为引导,抓紧抓实,让新发展理念在各区域、各行业落地生根,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