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20 12:36刘子健刘少文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媒体工作者

刘子健,刘少文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间交流程度的加深、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不同媒介的融合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中国新闻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面临的工作环境也由之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同样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代新闻人应该秉承着怎样的理念来面对如今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百年前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新闻人,其先进的新闻思想,对今日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媒体工作者们应对来自内外的挑战和谋取更有前途的发展仍有裨益。

一、邵飘萍的主要新闻思想

活跃于民国时期的新闻巨匠邵飘萍在中国新闻界乃至整个中国新闻史上都具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在其如彗星划过天空般短暂的一生中, 经过大量的亲身实践、吸收学习西方思想、复杂社会环境的塑造以及革命人士的帮助,形成了时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的新闻思想理论。“他将这些理论和主要的新闻思想收录于两本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之中”。[2](P36)邵飘萍一生从事新闻报纸工作,文笔犀利,思想敏锐,具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曾在杭州主编《汉民日报》,不久任上海《申报》驻京记者,后来在北京撰写《北京特别通讯》、设立了新闻编译社、创办《京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他在新闻事业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不凡的事迹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无数丰碑中最特别的一座。他丰富的新闻媒体从业经历成就了他卓越先进的新闻思想。作为一名杰出的新闻媒体人,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将自己的命运同时代、同国家、同民族、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笔一挥,猛烈抨击旧社会的黑暗面与当权者的丑恶嘴脸, 终如杜鹃一般, 啼血而亡,遇害时年仅四十岁。他的去世对于中国近代新闻界而言是一重大损失, 然而他凭借着丰富的新闻实践和不朽的新闻思想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毛泽东称其“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3](P127), 他的新闻思想已经成为融入新闻媒体人的血脉当中,烙印在每一位真正记者报人的心灵深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为求真相而前仆后继的新闻工作者。

(一)新闻“魂”之所在:真实性

“事实乃最易于证明是非之故, 其足令读者同情信仰, 反较诸凭空臆断之言为有力。”[4](P20)新闻的真实性具有着强大力量, 它可以使人明辨是非。新闻事实是主观对客体的描述,是客观事实通过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后经过处理反馈而出的产物。邵飘萍把“探究事实不欺阅者”当做新闻的灵魂, “只有将真理和事实回馈给读者,方可取得读者的认可”。[5](P72)与此同时,他坚决反对“有闻必录”做法。“有闻必录, 新闻社之义务, 如是而已。善恶与否, 以待读者自定评也。”[6](P112)“有闻必录”是一种流行于邵飘萍所生活年代、属于思想弊病的一种新闻思想。在邵飘萍看来,有闻必录是对事情真相的不尊重,对于事件捕风捉影,听说到一点传闻,不顾事情原貌就编撰成文,或者是闭门造车, 肆意妄为地凭空编造新闻, 等到事实揭露出来, 可能真相与文章有很大出入,甚至于风马牛不相及。

他认为“有闻必录”的实质可能是某些记者报人被利益所引诱。有一些新闻媒体人对于新闻材料不探求事件实际的真相,不用忠诚于事实本身的态度进行取舍,被蝇头小利驱动,或因为个人主观因素泯灭良知, 认为他人名誉无足轻重,胡编乱造,四处造谣,而一旦被人揭发, “则以‘有闻必录’一语自逃其责任”[7](P386)。秉持尊重新闻真实性的态度, 邵飘萍在当时所撰写的时事评论和时政新闻大受读者的欢迎, 在当时十分恶劣的办报环境下,披露了大量的事件真相,成为业界的一股清流。

(二)新闻“身”之所在:独立性

“无论处于何种境遇, 皆当确守第三者之高垒而勿失, 故惟以真理与事实为标准, 不知有友亦不知有敌。”[4](P39)无论是做新闻报道还是时事评论,亦或是跟踪采访,新闻媒体工作者立场必须要坚定,立身必须要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要保证事情真相被完整报道,必须要确保记者报人人格独立,立场客观。记者报人“身正”,所产出的新闻“影子”自然也就不会斜。独立性是邵飘萍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要求他们牢牢站住第三方中立立场,不被利益所诱惑,不做党派斗争的工具,对待新闻事件要时刻以第三方,旁观者、观察者的角度来报道记述。在他看来, 新闻记者一旦卷入党派之中, 介入党派纷争,所做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职务、职责、身份的限制,“新闻记者一旦加入党派之中, 每足以致职务上行动之不活泼”[8](P73),以致于无法保持自身立场的独立性,所报道的事件将不可避免的有所偏向,有失偏颇。

邵飘萍认为,新闻媒体要保持其独立地位,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其独立性,首先必须要做到经济上的独立,如此便可以摆脱资金来源上困扰,不轻易为人所用,实现政治上独立,进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独立。没有独立就不能真正获得自由, 没有真正自由就不能做到人格独立、立场客观。“报纸的独立也是新闻自由的保障。”[8](P73-75)邵飘萍对新闻媒体独立性、新闻工作者独立性的重视源自对新闻媒体的广泛影响和重大责任深刻透彻的认识。新闻媒体安身立命之所在无外乎人格独立,立场客观,无论是在一代报人,乱世飘萍的时代, 还是如今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要牢牢保持住最为坚定的立场。这时刻反映着新闻媒体是否是属于广大民众的新闻媒体, 能否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哪个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的人格不再独立,报道立场不再客观,不再站在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陈述事实,那么这个媒体就不是人民的媒体, 它终将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从而被时间所淘汰,逐渐消失在滚滚而前的时代浪潮之中。

(三)新闻“骨血”之所在:新闻人的品格与素质

邵飘萍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品格素质有着极高要求,总体来说,是德才兼备四个字。

他将自己对新闻工作者道德品性方面的要求高度概括在其所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即“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9](P118)一句“铁肩担道义”,既是邵飘萍先生一生投身新闻事业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先生对后来者最为深切的嘱托。新闻工作者要具有独立的人格、职业的操守、侠义的精神、勇敢的心性、诚实的品质、勤勉的态度、非凡的耐心,不能轻易被利益所迷惑。要勇于向社会黑暗的一面、人性暴露的丑恶宣战,坚定地揭露和批判它们。在一个重视道德品格修养的社会里, 承担着作为人民眼鼻喉舌重任的新闻媒体人, 拥有其应有的德行远比拥有满腹经纶的才气更加重要。这一点在当今的新时代,已然成为了一种共识。

优秀新闻报道产生的条件有很:尊重真相的忠实记录、独立角度的客观立场等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引人入胜的文笔和超出常人的思考。这体现便是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拥有高超专业素养的新闻工作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新闻价值、具有良好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处事谨慎却富有冒险精神,同时兼具笔力惊人,才华横溢。邵飘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素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之称。他还兼具极高的新闻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无论是《京报》还是新闻学研究会,他都能打理地井井有条。他善于在人们的谈话中收集需要的情报资料,时常宴请宾客,从他们的交流中获取第一手新闻材料。这样优秀的专业素质,在当今社会,一样是有所需求的。在邵飘萍看来, 一个高明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懂得“社会各学”,才能真正做好“辣手著文章”。

二、邵飘萍新闻思想对新时代的价值

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的新闻事业上承既往诸代的新闻行业所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又结合时代特色,与来华开办的外报水乳交融,开启了中国新闻行业实践与思想理论发展的一个崭新篇章。在新闻行业风云激荡蓬勃发展的时期,邵飘萍独树一帜的新闻思想应运而生,他所秉承和力行的办报“真实”、“独立”等思想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办报行业注入了一阵清新刚健之风,为保证新闻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邵飘萍在新闻从业人员的遴选上兼重德才,并认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行业足以有遗泽后世的重要意义。数十年来,社会和历史从未停下向前推进的脚步,新闻行业也精准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形成了与我国当代社会现实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新时代新闻事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已经被时代浪潮所淹没。岁月印证了求真求实,客观独立的新闻理念对于新闻本体,对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真切而厚重的意义与价值。

(一)社会新闻本体:客观务实,去伪求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想将故事讲好, 首先要讲真故事。只有真故事,才能吸引人,引发积极思考。新闻是社会公众的“第二双耳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正是通过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体察时事,求问真相。即使在今天“信息碎片化”“快捷化”的趋势下,新闻仍然是我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承载信息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新闻事业真实性、独立性的要求却从未变更。“新闻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采访第一线去‘探究事实’”,[10](P54)做到“不欺阅者”。“不欺阅者”四字轻巧,却承载了数代新闻从业者最朴素的信仰与追求,新的时代条件下,当今时代的信息更迭瞬息千变,这极大地拓展了民众的视野,却也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新闻工作者未能把持住本心,在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下,用夺人眼球的标题、夸大歪曲的内容、激进煽动的言论攫取利益,枉顾新闻人的责任与操守,由此产生了如“保研大学生破解彩票漏洞获刑”、“《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 万州女司机逆行致大巴坠江” 等虚假新闻。这种行为是坚决不可取的。社会公众分辨筛选信息的能力有限,这些虚假的新闻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更不利于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下的新闻行业,应当秉持客观求实,去伪存真的发展理念,扮演好上传下达的媒介角色,深入采访和求证的第一线,将最真实的情况传达给公众,肩负起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责任,保持中立的立场和态度,在新闻报道中杜绝外在因素的影响,独立报道,求真务实。塑造客观公正值得信任的行业形象。

(二)新闻工作者:铁肩辣手,德才兼备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也是新闻行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在新时代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严格制定并履行新闻从业者的选用规范,邵飘萍先生所主张的“德才兼备”就是很好的参照。“才”自不必说,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对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操作技能,对于新设备、新软件、新理念都要及时接受和应用,才能拥有“新闻鼻、新闻脑”,[11](P125)从而避免落后。此外尤为重要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德”,这并不是指为人的私德,而是更宏观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中应当杜绝受到个人立场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持身守正,将事实真相客观、准确、及时的传递给社会公众。

事实上,在当今的中国,对于新闻工作者德才兼备的素质愈加重视,就在2019年9月2日至6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中央媒体优秀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高能力专题研讨班,对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近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近五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约110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班组织学员围绕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队伍增强“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改进创新正面宣传,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舆论工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这正是对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们,围绕德与才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同时,当下的新闻行业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乱象,小部分的新闻媒体为了阅读量、关注的增长,将不尽不实的内容用华丽空洞的词句“包装”后进行散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对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进行了抹黑。当代新闻工作者应当远离这种“歪风邪气”,肩负起新闻人的使命与责任,笔下千言,唯有真实最能动人。

(三)新闻事业:紧跟时代,锐意进取

2018年12月17日,中国文明网发表了一篇来源为《党建》杂志,题为《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网络新闻工作》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加强新时代网络新闻工作四个“不能变”,即关于政治方向,坚持党管新闻的原则不能变;关于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能变;关于内在规律,坚持客观真实的底线不能变;关于时代要求,坚持创新发展的活力不能变。而放眼新时代的新闻事业,需要做的,其实还有更多。

新闻事业并不是一个笼统宏观的概念,它的发展与变革寄托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每一次报道、甚至每一个事件当中,这就决定了它与时俱进,不断演进的特质,同时,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切合时代和社会现实。当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当前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光明的、契合国情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这也为新时代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新闻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与融合,更要把握时代特征,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内部的队伍建设和对外的交流合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行业的综合实力、影响力、公信力等等。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层次与幅度都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完善的系统,但绝不能就此沾沾自喜,停下前进的脚步。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新闻行业也应当及时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将改革创新的理念应用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绝不能成为仅仅理论丰富的“两脚书橱”,更应当着眼实践,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第一线的新闻工作中,此外,应当充分发挥出主动性和创造性,锐意进取,求新求变,在新闻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征,促进全面发展。

三、余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与扶持,但同样不能忽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探索。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媒体、新的技术、新的新闻人。内忧外患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对国家和民族怀有强烈的忧患和责任意识”。[12](P34)而如今的新闻行业面临着积极开发自身发展潜力的挑战,这意味着不仅要建设一支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新闻队伍,更要注重新闻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立足长远,时刻思考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用创造力和求真精神共同构造我国新闻事业的辉煌未来。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更应该学习以邵飘萍为代表的优秀新闻人先贤的智慧精华, 从中获取全新的勇气和力量, 使新闻行业在新时代实现更好的发展。诚然,不可否认的是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而否认他的新闻思想在中国新闻史上特殊的地位。因此, 在对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研究中, 既要立足于他的时代条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又要考虑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现实意义,将理论联系实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媒体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雪中放牧新风景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