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珍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压力性损伤为临床常见疾病,一旦发生,将造成患者康复实际延长,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极易引起不愈合现象,增加死亡率,约为6倍[1],部分患者可出现感染,继而引起败血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2],造成医疗纠纷[3]。对压力性损伤开展有效、科学、系统且全面的监控,可促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护士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参与,且压力性损伤自觉性有效提高。在压力性损伤的监控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成立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小组,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分层管理可将管理对象发展层次精细的识别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层次管理方法与手段,并给予有效管理,确保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效率随之提高。分层管理中对人员进行分层管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压力性损伤的监控管理者实施分组,分别为病区护士4层、大科护士长、护士长和病区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压力性损伤管理组[4-5]。
管理组负责修改、制定压力性损伤管理有关流程与制度,若压力性损伤难治、存在争议,需实施会诊。除此之外,管理组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主要内容为压力性损伤知识、技术,持续改进质量。
负责压力性损伤上报情况的核实工作,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检查,以及潜在问题注意事项,了解压力性损伤患者转归情况。
对压力性损伤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包括压力性损伤与患者疾病情况是否符合,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合理,患者转归情况,另外,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修订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及时上报患者情况。
病区责任护士负责报告压力性损伤,以及实施护理方案,首先应当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评估,量表为Braden评估量表,对压力性损伤危险性评价表进行填写,并对压力性损伤的转归记录及时评估,实施护理方案。
有学者[6]提出,压力性损伤在监控管理中采用三级监控机制,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压力性损伤患者在使用三级监控机制管理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护士不参与监控管理等,为了有效改善此现象,部分医院建立了行政管理四级监控,环环相扣,层层循环,应用效果显著。
压力性损伤的关键之处是对患者情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以Braden评估表为依据,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皮肤的完整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详细填写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评价表,向病区护士长进行报告。随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以五勤标准开展护理操作,积极落实护理、治疗与防护措施,详细如下所示:①患者需使用水囊床、海绵床、气垫床。②为患者建立个人翻身卡,每隔2~3次,需辅助患者翻身一次。③床旁的交界制度需严格执行。④患者皮肤需勤擦洗,保持清洁。⑤若患者已经存在压力性损伤,对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将其动态变化详细记录下来。⑦在敷料和药物选择时,均需选择新型。⑥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有关工作。⑧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用宣传资料详细讲述压力性损伤有关知识,对于护理质量应当还需改进。
以压力性损伤评估条件为依据,责任护士在对患者压力性损伤进行评估,管理小组核实评估与患者病情符合情况,检查护理措施到位情况,并核查评估表填写完整性,结合实际情,对护理措施进行修订,确保护理措施有效且合理。每周追踪评估压力性损伤患者,将结果总结与汇报给护理部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
大科护士长需负责患者评估工作,使用量表为Braden评估量表,对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核查,同时,详细核查护士的护理记录、护理指导情况,以及压力性损伤的追踪记录。
压力性损伤管理组在接受到患者的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以后,现场访视病区患者;另外,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不定期检查,护理质量与检查结果挂钩。
在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过程中,实施四级管理方法,分别为护理部压力性损伤管理组、大科护士长、护士长、责任护士,确保考核从严、责任分明,护理人员更加重视压力性损伤问题,防范意识有效提高,同时还能够积极中采取预防粗嗾使。医院在发生压力性损伤以后,当月的护理质量分应当扣除,与绩效挂钩。医院的责任护士需以绩效星级标准进行扣分。
压力性损伤采用分层管理以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同时有效提高压力性损伤的预报率。
在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过程中,成败关键因素为责任护士,护士需自觉履行个人职责,严格把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治疗情,在压力性损伤的监控管理中共同参与,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理。
护士是护理压力性损伤的直接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护士的责任心、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密不可分,因此要调动护士积极性,积极参与压力性损伤管理才能很好地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分层管理使压力性损伤上报信息集中,可动态掌握压力性损伤进展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集中商讨解决对策,使管理成效不断提高,把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压力新损伤的监控中,使各个相关环节得到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