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 理论的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路径

2020-12-19 10:49刘树龙宋运贤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矛盾理论优化

刘树龙,闫 萍,宋运贤,高 超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1 TRIZ 理论与创新教育

TRIZ 理论,即“发现问题解决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家Genrikh 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创建的[1]。这一理论从技术层面提供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为创新的实现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TRIZ 理论则是通过理性的分析,为创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建立庞大的知识体系,并引导人们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对照,实现丰富、拓展与延伸,最终达到创新的最终结果。可见,TRIZ 理论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具体来讲,TRIZ 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问题系统,即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有若干个系统组成,每一个系统下面还会延伸出若干子系统,这些系统在自身运行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而TRIZ 理论则强调从技术层面探究解决思路,并通过子系统的优化完善推动整个系统运行。TRIZ 理论认为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客观事物所包含矛盾的过程。阿奇舒勒将这些矛盾细分为“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前一种矛盾需要通过综合系统以及相关参数加以解决,后一种矛盾需要通过相近的原则缓解冲突。技术进化,即技术从出现到被淘汰有着完整的生命周期,除去技术成熟期各类矛盾趋于缓和之外,技术应用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而如何抓住矛盾的侧重点解决问题则是TRIZ 理论研究的重点。理想水平,即根据相关模型,对客观事物系统运行的创新效果进行整体化设计,使其不断趋于理想化状态,而这也是系统创新管理手段与路径不断优化的内在需求[2]。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创新是推动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TRIZ 理论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扎实理论与灵活的工具,而创新教育可以基于理论指导探索出解决矛盾的思路,完善解决问题的操作流程,不断推动创新教育朝理想状态发展。具体来讲,基于TRIZ 理论,创新教育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深刻认识整个教育系统、理清影响创新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教育系统功能以及创新教育的理想化状态。根据创新教育客观实际选取TRIZ 理论内容,针对教学模式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冲突,探究技术优化路径。从相近教育理论中寻找利于创新教育的理论,针对性解决教育系统运行中的物理矛盾。根据教育系统分析判断创新教育理想状态的发展结果,发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并重新分析教育系统问题,优化创新发展路径。

2 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现实矛盾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 等重大会议和政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根本要求,同时也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3]。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行各业也纷纷响应,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高校教育是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推动教育创新改革,才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这其中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和影响我国创新型社会构建的关键。

2.1 师资力量与创新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生源剧增,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屡破新高,2019 年更是高达874 万人次[4]。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对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最具体的表现就是高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数量与质量难以更好地满足人才的创新发展需要。例如高校教师资源分配不均,在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中无法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针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培养安于现状,使得学生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影响了创新教育效果。

2.2 高校教育无法迅速适应企业发展, 造成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校教育在长期发展中的办学定位、体制机制、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等系统已经趋于固化,但是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企业运行、产业转型对于新鲜血液产生强大的需求。而一些高等院校一味埋头办教育,缺乏对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敏感度,在教育管理中没有真正实现优势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差异化发展,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合理结构布局。不考虑学校优势和特色,纷纷开设社会热门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课程雷同化、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这样陷入教育创新困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3 基于TRIZ 理论指导下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路径

面对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现实矛盾,TRIZ理论为高校创新教育带来的启示,应该成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重要思路。具体来讲,高校教育管理路径可以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

3.1 教育模式的构建

第一,根据TRIZ 理论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应理性面对教育系统矛盾,明确教育发展方向,确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目标,应结合当前创新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要求进行设计,例如“十三五”规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应作为教育目标设计的基本指导。此外,高校应在文化价值取向、特色理念、思想文化内容、未来展望等方面,结合自身特色做出系统安排,以确定创新思维方向,实现TRIZ 理论的合理运用。

第二,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教育模式构建的核心部分,由于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需求相对复杂,而个体对于自我发展有着差异化的愿景。因此,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征。基于TRIZ 理论,高校应从“教”与“学”两个系统以及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两个系统出发,对课程构建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果。

第三,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持。基于TRIZ 理论中关于“局部质量”的创新原理,即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实现不同功能,物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应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高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对教育模式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调整优化,从校长、副校长到教务处、学工部、团委,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出调整与优化,确保整个教育体系按照创新发展的需要进行良好运转。

第四,高校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展开积极互动。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高校作为人才供给方,需要对社会经济在转型时期的人才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并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及时调整教育模式中不利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参数,协调各个子系统的作用,强化其教育功能,进而实现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第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面对国内市场需求,也面临着国际市需求。因此,在教育模式创新构建中,高校应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精神、能力,拓宽人才的国际视野,拓宽竞赛教学、项目教学范围,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高校要及时了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并推动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

3.2 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TRIZ 理论指导,高校教育管理需要从诸多子系统中找到解决矛盾的路径,并通过调整子系统的功能,促使其作用于整个教育管理体系,推动教育创新逐渐趋于理想状态。在诸多子系统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解决问题、缓解矛盾的重要一环。

首先,高校应根据转型时期教育管理创新发展需求,确定课程构建目标。在创新教育发展背景下,高校课程目标应适当做出调整。根据TRIZ 理论的指导,针对教育系统,创新性地提出问题,即从学校层面分析办学理念,确定育人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创新型社会要求以及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管理理念,优化课程目标。

其次,兼顾创新人才发展、学校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创新型社会需求,加强课程体系规划。高校应根据创新人才的横向与纵向发展需要,设计课程群,完善课程类型,即针对学生专业发展需要,丰富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不断磨炼、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对课程进行横向规划,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以外获得创新启发。

再次,针对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实践方式。TRIZ理论在技术层面为课程实施提供了诸多启示,例如根据“分割”原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兴趣、特长应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对各个小组的教育培养,实现整个课程系统的协调运转。根据“提取”原理,设计“创新人才培训班”,对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将骨干教师抽取出来组建“名师团队”,将优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实现线上课程分享。根据“维数变化”原理,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空间,在教室中调整座位,组建便于交流、研讨的学习小组等。

最后,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反映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评价这一子系统在课程系统构建中的功能,加强对评价的总体设计,充分考虑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融合,利用同行、督导和学生三方评价主体优化教学评价过程。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实现对计量方法的重构,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与激励机制,实现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而通过对子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调整与优化,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形成教学评价反馈,以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3 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TRIZ 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应深入分析教育管理中的一般参数,把握冲突矩阵影响管理效率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管理层面的调整。

首先,高校应注重对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育队伍的整体力量决定着创新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根据TRIZ 理论应不断探索教师队伍创新管理思路。例如基于“分割”理论,按照专业所长对教师进行分类,并结合专业教育需要制定差异化职业培训方案,提升教师应对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根据“中介”理论,在新老教师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利用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方式优化教师结构,共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根据“参数变化”原理,利用出国考察、学术会议等方式,转变跨文化交流参数,构建激励机制等。

其次,高校应积极推动技术优化,引入信息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应用虽然呈现出强大的优势,但是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针对此,高校应基于TRIZ 理论的指导,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例如,完善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对教育管理系统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制定科学解决对策,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最后,高校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创新教育要求检验日常教学实践情况。组织并监督教研工作的开展,根据创新教育发展要求,引导教育工作者不断改进教法学法,做好备课计划,定期研讨和交流,推动常规教育落实。利用信息系统检查专业课程教学情况,针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自主讨论、合作研究以及教师对学生项目探究过程中的点拨与指导,检查专业教学细节。围绕创新教学工作,探究高校特色化课程落实情况,根据反馈分析校本课程发展方向,推动常规教育中创新理念的渗透。

4 结语

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困境,其主要表现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资源分配、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现实矛盾。高校管理者可结合TRIZ 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各个教育系统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功能,并调整教育思路,缓解矛盾,解决问题,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矛盾理论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