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闽西北畲族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一带,大多散居或杂居在汉族中间。三明市畲族主要分布在宁化县的治平乡、翠江镇,大田县的桃源乡、梅山乡,永安市的青水乡等地;南平市畲族主要集中在松溪的雷畲村、大布村、招沙甲村及其附近村落。
20 世纪50 年代,学术界陆续出现关于有关畲族的研究,有的研究畲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的研究畲族的图腾文化;还有的研究其民俗习惯。这些研究中偶有提到畲族服饰的,但仅限于将其作为民俗事项进行客观地描述和介绍。“20 世纪80 年代,以潘宏立先生的福建畲族服饰研究和福建畲族服饰类型初探为开端,陆续出现针对畲族服饰的文章,如畲族服饰、畲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内涵,畲族传统同手工织品——彩带、美丽吉祥的畲族凤凰装、畲族服饰图案的美术内涵等”[1]。进入21 世纪,有关畲族服饰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初期十年里,研究主要围绕着服饰的形制、纹样、色彩、结构、工艺等方面研究其艺术特征,并透过这些艺术现象阐述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近十年来,不少畲族服饰研究学者意识到畲族服饰的非遗价值,并对其长效保护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伴随着畲族服饰学术研究的发展,有关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也越来越兴盛。目前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代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一类是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
2.1.1 服装设计大赛中畲族服饰创新设计
在非遗保护的浪潮中,围绕畲族服饰创新保护的各类设计大赛纷纷出现,自2012 年以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每二年举办一次畲族服饰设计大赛,每次都会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如福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10 多个省市服装设计院校师生及专业设计师逾千组的参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对畲族服饰进行解读、重构和创新。大赛不仅带来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而且带动设计师们开始从事畲族服饰的传承创新事业。
2.1.2 科研院校中的畲族服饰创新设计
2016 年,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何瑶通过分析浙闽各地传统畲族凤凰装的特征后,运用现代服饰设计手法,对传统凤凰装进行改良及创新设计,制作了5 套畲族风格服饰,以畲族青年女性为设计对象,分别设计成日常生活装、职业工作装、舞台表演装和婚礼盛服,解决了畲族女性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对民族服装的多样性需求以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矛盾[2]。同年,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然萱从当代畲民生活方式和着装需求出发,抽取畲族织锦带“形象”特征进行简化重组,设计制作出“印象山哈”系列女装设计作品,将畲族美学的古典含蓄与现代时尚简约实用相结合[3]。2019 年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确定“畲”为当届毕业设计主题,28 名毕业生围绕着畲族,不断挖掘其民族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开展了一场畲族文化传承的设计活动。
2.1.3 表演舞台上的畲族服饰创新设计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畲族村落纷纷打出畲族文化旅游的招牌,各种节日庆典中人们穿上具有表演性质的畲族服装在舞台上展示畲族风情。这些服装在面料上通常采用化学纤维材料;在色彩上为追求舞台效果,通常选用艳丽的色彩,色彩跳跃而且繁杂突兀,缺少协调性;在结构上运用突出人体曲线美感的立体裁剪方式,使衣片适应人体表面的起伏变化,提高了美观性、合体性,但降低了舒适性。
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涉及面很广,主要分布在图案设计、陶瓷设计、饰品设计和插画设计等领域,拓展了畲族服饰的传播方式。
2014 年,邱慧灵在整理分析景宁畲族传统服饰彩带上纹饰符号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制作了生命树、孕育之美和情感交融三个系列银饰作品[4]。2019年,徐陈晨从文化创意设计出发,提取畲族服饰中的图案和色彩元素,设计出一系列的方巾、长巾、小包等畲族服饰文创衍生品,既具有传统服饰特征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5]。周瑾蓉则提出从符号纹样在青瓷上的装饰、服饰色彩在青瓷上的应用和连续结构形式与青瓷装饰的结合等三个方面进行陶瓷艺术与畲族服饰艺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6]。
优秀的文化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通过提炼传统的闽西北畲族服饰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与现代职业装设计、陶瓷艺术品设计等相结合,使传统的闽西北畲族服饰文化更广泛地接触现代人的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将民族服饰应用于本土职业装的设计中,既有助于职业装彰显地域特色又有助于民族服饰的传统复兴。提炼闽西北畲族服饰特征,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现代职业装设计要求,设计具有闽西北地域特色的职业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此,从三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服装设计与青水畲族服饰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出发,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公共交通驾驶员职业装设计要求,提炼畲族服饰元素并加以设计应用,这对闽西北畲族服饰风格的职业装设计探索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陶瓷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是泥、水、火相互交融的艺术,与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服饰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设计,让这两种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闽西北有着丰富的陶瓷资源,南平建瓯、水吉一带的建窑位列宋代五大民窑,产品多为碗、盏等茶具,是送往宫室的贡品。“南平茶洋窑,建瓯小松、港垱窑,建阳华家山窑、源头窑,浦城大口窑,光泽下史源、茅店窑,顺昌河垱连坑、谢屯窑,邵武洪垱、四都窑,长汀南山窑,三明中村洄瑶窑,武夷山五渡桥窑等”[7],均在宋元时期烧制青白瓷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出口外销的需要。为此,可将畲族服饰与闽西北的传统设计相结合,将陶瓷艺术应用于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或将畲族服饰艺术运用于陶瓷艺术的创新设计。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畲族服饰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创新,目前,关于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体现在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和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两方面,闽西北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则体现在职业装和陶瓷设计方面。当然对于闽西北畲族服饰的创新路径远不止职业装和陶瓷艺术这两方面,围绕其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