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指标的A学校整体发展策略

2020-12-19 05:32姜海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强校人才指标

姜海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2013年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争先建高地”重大战略措施,全省高校开展了“创新强校工程”。[1]“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继续推进各高校实施“创新强校工程”。A学校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截至2018年12月,在校生规模已达20000余人,成为东莞及周边地区重要的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创品牌,服务东莞谋发展、改革创新育英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坚持以“创新强校工程”为抓手,以推进体制机制、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区位优势、合作优势,实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的战略,着力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办学条件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2016年7月28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粤教高〔2016〕6号),总体方案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并确定了到2020年各类型高校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形成与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各级各类高校分类有序、协调发展,高校办学综合实力、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印发了《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办法(试行)》(粤教高〔2016〕7号),新一轮的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指标基本延续了上一轮的建设任务,但建设载体即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更为丰富[2]。

一、A学校2018年“创新强校工程”绩效考核情况

截至目前,A学校已参加六次“创新强校工程”考核。2018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家考核评审得分情况,为总结A学校在“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查找短板,提升总体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将A学校2018年各级指标得分率及平均得分率汇总如下,得分率为该项指标实际得分分值占该项满分值的百分比,平均得分率为A学校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率,省厅平均得分率为省24所民办本科(含独立学院)的平均得分率。

在7个一级指标中,A学校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得分率最高,为74%,人才培养、综合管理绩效评价得分率次之;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3个一级指标中的得分率较低,得分率均不足50%。

对21个二级指标得分率进一步汇总发现,3个二级指标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中的二级指标4.2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得分为0,4.4科研成果质量及影响力、4.5获取科研经费数量得分率均较低;社会服务二级指标中的5.3科研服务及成果转化、5.2知识产权创造、5.1研究、开发、服务机构建设得分率非常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2.1队伍规模及结构得分率非常低,得分率均不足50%。

对49个三级指标的得分率汇总后分析,3.3.1实践(实训)教学学分(学时)数占比、3.5.5毕业设计(论文)选题、6.2.1学校年检,这三个指标得分率100%;3.5.3报到率、3.3.1实践(实训)教学学分(学时)数占比、4.3.1制度建设及学术不端行为,这三个指标得分率在90%以上,2.3.1管理及制度建设、3.6.1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质量、1.1.1现代大学制度建设、3.1.1专业及课程建设规划、6.2.2学校获得中央或省的专项资助项目及绩效评价工作,这5个指标得分率在80%以上;得分率在60%—80%之间的有14个,得分率在60%以下的有25个,其中得分率在10%的有10个。

二、A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各三级指标得分

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49个三级指标的得分、与省内同类型高校平均得分及A学校绝对分差值进行汇总,将49个三级指标分三个类别进行汇总。

第一类别(需大力提升的三级指标):A学校得分差值在2分—1分的18个三级指标,之后再结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A学校的教学成果奖、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高水平论文数量、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项目经费、生师比、学历结构等三级指标都是急需大力提升的,省级重点学科、实践基地、教师交流访学等三级指标需要大力提升。

第二类别(有上升空间的三级指标):A学校得分差值在1分—0.4分的三级指标,再按照A学校得分从低到高排序,结果显示,A学校的考研率、发明专利申报授权及专利奖、成果转让经费、横向合作经费等三级指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

除以上两类指标外,其余三级指标得分率较高,需进一步保持住现有水平。

三、A学校“创新强校工程”整体发展策略

“创新强校求发展,协同培养育英才”。通过对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指标的分析,结合该学校“十三五”时期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保优势、补短板”“找标杆、缩差距”,明确A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做到有的放矢,优势特色更加鲜明,以使A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以“创新强校”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要求,重点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要求,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项目立项工作;进一步汇聚资源,打造学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等,不断提升学院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对接东莞及周边地区船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研究、开放、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A学校制订了《“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提高了学院教师管理的水平。但A学校在生师比、教师交流访学、高层次人才引育等项目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科学制订人才引进计划,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策略,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探索建立人才引进新机制、新模式——以任务制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战略,重点引进各学科专业急需的优秀博士人才,紧缺专业、新设本科专业及实验室急需人才和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积极创新境外人才引进模式,拓宽招聘宣传途径,广纳海内外优秀人才,优化人才引进环境,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人才招聘的考核、录用程序,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保证引进人员的质量。

2.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稳定和留住现有人才。畅通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校级领导联系骨干教师制度,听取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建议和意见,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对学科专业带头人、教授、博士等优秀人才在教学任务安排、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医疗、配偶就业等方面进行人文关怀,着力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优化工作生活配套设施,给教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积极开展工会集体活动,促进教职工相互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3.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的人事分配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后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不合格等人员,采取降低岗位级别、高职低聘、转换岗位、末位退出等退出措施。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重点特色学科,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以服务东莞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区域优势、地缘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系统梳理、调整和重组,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凝聚学科方向,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强、招生效益低下、发展前景不佳的传统专业予以调整、压缩或者撤销;对现有学科专业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改造提升,赋予其新的课程体系、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注入生机与活力。

2.合理布局新增专业,强化理工科类学科专业,鼓励申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急需的新专业,重点扶持、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密切联系政府、企业、行业和产业协会等部门,积极寻求以应用型为主要特色的新专业增长点;同时,规范新专业申报的程序,吸纳社会各界及相关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申报的论证工作;建立健全学科专业评价标准及退出机制,结合社会对毕业生就业专业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学科专业体系。

3.以高水平学科平台为纽带,强化学科团队建设。扎实推进校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建设,发挥“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团队组建、特色方向凝练和科研项目中的引导支持作用,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高、创新能力强、学术成果优的学科平台,围绕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工业4.0和“互联网+”等新生行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四)增强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加强政策导向、增强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管理、激发教师活力、建立专职科研队伍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和科研经费分配机制改革为抓手,在科研活动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完善,加强科研管理。按照“分类指导、分层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探索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

2.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科技创新研究合力。以学科层次与学科方向论证为基础,对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科组建不同层次的团队,对已经立项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等质量工程项目实行学术团队与科研团队统一的团队运行制、带头人负责制和建设任务目标责任制,建立学校、学院、科研团队三级管理模式,加强团队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利益机制和内部交流机制,形成科研力量的团体合力。

3.整合科研平台,发挥科研基地的效能。加快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加强已有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整合利用,发挥平台在队伍汇聚、项目承接、成果培育、成果转化推广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现有“东莞制造业设备智能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申报新的创新平台,重点推进“智能化装备和先进自动化设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应用技术开发中心”等平台的申报工作;探索平台的共享与开放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4.加强对外交流,拓展科研途径和渠道。加强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企业联系与沟通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整合校内外力量,争取各类科研项目,与其联合申报项目或者获得政府、企业的横向项目。进一步整合已建校企合作平台,大力推进新的合作平台的建设,鼓励多种合作模式,以参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公共平台等多种形式,构建共赢的合作平台。

猜你喜欢
强校人才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人才云
最新引用指标
我院召开“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安排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大理学院人才强校战略稳步推进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