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1153)
老年阿尔茨海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将会出现智力下降、行为障碍,多见于70岁以上人群,该疾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加重,对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作负担,在加上疾病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护理工作提出高质量的要求[1-2]。鉴于此,本文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详情内容如下。
抽选来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8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64~74岁,平均(69.52±2.14)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65~75岁,平均(68.57±2.31)岁,按照统计学概念分析,两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可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健康指导、生活指导及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详情内容为:(1)评估病情: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症状,采集各项信息,根据结果制定延续护理计划。(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心智较低,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体贴照顾,与患者多加交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3)安全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将病房间的物品摆放整齐,避免因摆放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
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得分越高就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分别为(45.82±2.51)、(45.81±2.48),t=0.014;P=0.988;在实施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分别为(55.82±2.64)、(74.27±2.41),t=34.237;P=0.000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阶段临床尚未找到根治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智商衰退、人格退化,临床学者将其分为三期,严重将会出现进食困难、大小便失禁,现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医疗难题[4-5]。
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通过评估病情,能够了解患者病情状态,能够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由于患者心智较低,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交流,分析患者内心真实感受,了解患者心中内心不良情绪,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采用安全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其出现跌倒、误伤。
总而言之,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消除患者不适,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增强生活质量,其应用前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