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路径
——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2020-12-19 03:49傅春长临沂大学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政治

傅春长 临沂大学

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并且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社会背景及根本目的相通、社会功能与教育对象有交集和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互相促进的复杂关系,这两种教育具有实现协同融合的可行性。越来越多的研究专家开始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规律,试图通过提出相关更新的教育理念、调整高校组织管理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创造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氛等方面的建议,共同探索创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途径。马俊平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年5月版)从人才培养体系的高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为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路径探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书前五章分别介绍了协同育人的概念理论及发展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程及其问题对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模式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方面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方法路径;第七章总结了作者关于实现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的思考。笔者查阅并细致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指出我国近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敏锐地发现通过协同育人的理念方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使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如果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扩展运用到更多的大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同时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弥补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本书的出版发行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路径探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客观准确地总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90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业愿望都更加强烈,创业实践也更加大胆开放,但从创新创业效果来看,“90后”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更早期大学生相比并没有根本性很大的提升。除了尚未掌握足够的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积累足够的创业实践经验的原因,“90后”大学生无法应对创业压力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枯燥说教的教学模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内容脱节,没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导向作用和心理激励作用。本书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首先,高校领导层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未按照协同育人的要求规范高校教育组织管理,导致教育主体职能整合度低。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负责课程教学、团委组织社团活动引领思想、辅导员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分散的教育职能难以形成合力,难以达到预期的协同育人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对协同育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协同育人模式需要解决两种教育的教育目标不一致、教育内容融合程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矛盾,需要针对性地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新等多个层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与创新创业内容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忽略了如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品质等的创业综合素质的现状,努力实现学生愿意学、容易学、学得深、有实效的协同育人新局面。再次,师资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需要。高校中普遍缺乏足够的拥有较高理论知识并具备总结归纳与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许多高校不得不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团委老师、学校辅导员老师来执行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本书的这些原因分析为探索切实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提供有益的方向,而不足之处在于本书均采取论述的方式而没有提供实例对照或整体统计结果的分析。

二、不同角度探索协同育人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精神和理想信念发挥积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尽管不包括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坚毅品格、磨炼顽强意志和强化道德法律素养,但这些却是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书认为实现协同育人离不开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同步推进,从两种教育内容中找到相互联系的纽带,实现互为辅助、共同促进。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都可作为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来学习掌握,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借助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高创业热情,提高道德法制素养以规范创业行为,保持心理健康调节创业心态等方面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协助完成。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过常常使采用视频学习、沙龙讲座、平台实践等形式,这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授课的有益补充。引入创新创业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素材,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解答创新创业的疑问,必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的融会贯通。例如: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律、顽强拼搏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的实践策划及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体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道德法律要求,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阶段是符合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本书同时还指出,除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这个两个方面入手外,还需要优化配置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开展协同育人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环境。

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育人路径的探索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新时期创新型大学生群体在学习、求职、成长、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协同育人是一种包含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发挥教育职能、提高教育效能的一种综合教育方式。

高校环境中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育人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贯彻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实践活动。首先,在教育观念意识方面,应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为导向与载体的功能关系,将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合。在教育方法上引入创新创业专题讨论、讲座演讲及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的多种形式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环节。其次,改进高校组织管理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协同育人实施和管理过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选拔制度、考核、评价等多个教师组织管理制度,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专职教师的创业理论培训,努力培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扎实、思想觉悟高和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改革调整高校各职能部门,成立新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统筹协调校团委、教务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等部门的工作,实现分工协作、高效运行。最后,以学校为纽带构建起联系企业、学校、个人的多种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引导具备相应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并建立评价反馈体系。本书对于教育观念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论述较为充分,但对创新创业平台规划建设的论述相对较少。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