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0-12-19 02:35凯,
农技服务 2020年10期

罗 凯, 严 菊

(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1]。“一村一品”的发展以整村推进为立足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以发展一批优质专用、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为目的,有利于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另外,充分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将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促进产业集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2]。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因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3]。2014年,六盘水市创造性地提出“农村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并在全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得到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4]。近年来,六盘水市又进一步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加速发展的新路径,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经济发展。但由于相关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为促进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助力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概述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制约其“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形成条件是主导产业或产品收入占全村各业总收入的50%以上,专业村60%以上的农户从事主导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专业村农户从事主导产业或产品经营活动的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70%以上[5]。按照这一标准,六盘水市符合一村一品专业村条件的行政村共有3个,其中盘县普古乡舍烹村主导产业为刺梨,水城县倮么村为猕猴桃,钟山区大桥社区为蔬菜。盘县与水城县专业村均建有与当地产业对接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水城县猕猴桃已注册商标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属省级名牌产品,还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市专业村共涉及农户3 241户,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2 875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1 592户,专业村人口数1 1821人,主导产业从业人数9 070人,专业村经济总收入11 112万元/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00元/年,主导产业总收入(产值)9 205万元/年,主导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0148元/年,人均增收748元/年。在产品认证方面,全市专业村产业总种植面积为833.33 hm2,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规模80 hm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能动性,主导产品销售总收入为8 900万元/年,通过龙头企业销售金额达6 650万元,通过专业市场销售金额为1 500万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金额为300万元。专业村的建立及主导产业的规模经营不仅为当地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渠道,还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

1.2 典型案例

1.2.1 盘县舍烹村刺梨产业 盘县舍烹村地处东经104°42′~104°54′,北纬26°01′~26°06′,属黔西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满足刺梨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光照条件。普古乡党委、政府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引导带领全村种植刺梨306.67 hm2,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 000元/年。同时带动周边水坝村、新寨村、天桥村、播秋村、卧落村、嘎木村、厂上村共流转土地种植刺梨553.33 hm2,刺梨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860 hm2,年产刺梨6 000余t,使村经济收入达1 600万元/年,农业产值达910万元/年。主导产业带动从业和加入合作社农户412户,解决农村就业800余人;带动周边村寨的农业旅游、餐饮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局面。

1.2.2 水城县倮么村猕猴桃产业 倮么村位于水城县米箩镇政府北面5 km处巴浪河畔,全村居住有汉、布依、苗、彝等民族,辖19个村民组,1 736户6 479人,现有耕地面积266.67 hm2。按照米箩镇政府“一村一品”工作实施方案中将红心猕猴桃作为当地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打造的规划,该村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主导产业总收入达720万元,占农业经济收入的60%,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年产值及销售收入达1 200万元/年。全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有9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全村人均纯收入4 000元/年,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5 800元/年。猕猴桃变身“致富果”,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2 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保守

一方面,许多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存在求稳心理,惧怕风险,参与“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对发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紧密关系认识不清,怕担责任,没有积极引导带动村民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也未充分挖掘当地发展“一村一品”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导致“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效益差、知名度低。如盘州市旧营乡特色有机红米,虽然口感好、米质优,且在坝区发展种植优势明显,但由于很多农户思想比较保守,仍然选择在坝区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当地村干部思想认识也比较有限,未能将当地农户组织起来统一发展,当地农户仍各自为阵,自产自销,严重制约当地红米产业的发展壮大。

2.2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专业村主导产品主要经初步加工后销售或不进行加工直接销售,龙头企业等进行的再加工比例较低,且深加工缺乏。另外,未在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领域进行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效益不高,进而导致“一村一品”经济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的作用达不到预期。如水城县陡箐镇石头寨村香菇产业,仅以鲜菇销售,出田价仅为6~8元/kg,若加工成香菇脆片等食品,批发价可达100元/kg,可大幅增加鲜菇的产品附加值。目前该村香菇种植规模为50万棒/年,年产量250 t左右,若加工率达50%,销售额可增加80万元以上,能够显著增强合作社盈利能力,促进农户增收。

2.3 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

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当地农民长期持有传统种植思想和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理念,导致现有“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多沿用传统生产技术,对产品品质缺乏足够重视。目前,全市主导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专业村仅有3个,获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专业村仅1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也仅有1个。整体上,全市发展“一村一品”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也不强,缺乏品牌建设和培育,导致产品定位低端,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极低。如水城县都格镇黄泥村生姜单品,由于缺乏标准化栽培和管理,导致病虫害积累,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2018年该村村级合作社生姜种植收益甚至无法弥补姜种成本,使水城小黄姜传统种植优势消失殆尽。

2.4 载体缺乏,带动能力较弱

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农户(基地)与市场的桥梁,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有效载体[6]。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看,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时间较短,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精通市场经济规律、市场营销策划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的人员,获取市场信息的手段滞后,生产方式还属于小作坊式生产,并且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松散,因此,带动农户进行组织化生产经营的能力较弱。盘州市保田镇上保田村大规模生姜种植有近30年历史,以一家一户传统种植为主。姜农自身缺乏市场营销知识,获取市场信息能力弱,又缺少企业、合作社等平台帮助其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导致其议价能力弱,削弱其销售收益,挫伤姜农种植积极性,使不少姜农放弃种植,选择外出务工或发展其他产业。

2.5 资金匮乏,政策支持不足

资金匮乏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国家每年针对专业村发展的扶持政策较少,投入的专项扶持资金少而分散,大多数专业村多年未获得专项扶持。在其他融资渠道上,一方面惠农信贷政策难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回款速度慢,且自然灾害风险大,加之生产经营主体自身及各级政府的担保能力有限,导致金融机构向相关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相对较大,单笔成本也较高,因而对“一村一品”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向规模小、利润低、信用体系不完善的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愿意支持,资金规模也不大。总体上,因缺乏支农金融平台和有效融资手段,“一村一品”基地建设及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2019年贵州省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以来,虽然政府通过SPV(特殊目的实体)项目、贴息贷等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由于六盘水市村级合作社体量相对较小,缺少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抵押,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3 六盘水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培育职业农民

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使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了解“一村一品”、理解“一村一品”、积极主动参与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着力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群众基础。同时,采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在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多层次综合培训,做到政策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相结合[7],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带头人,使其成为专业村中的领头人,在“一村一品”发展中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

3.2 培育经营主体,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培育和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一村一品”及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8]。应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农户”等形式,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引导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种子、生产资料、技术、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服务,增强其组织和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一村一品”的能力,促进“一村一品”发展机制的完善。

3.3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贮运物流产业发展,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推动传统加工工艺向现代加工工艺转变。同时,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由单一种植向集餐饮、加工、农旅休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接紧密的要求,发展“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种植户在产业链各环节上合理分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4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

以绿色、优质、高产为目标,建立起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引导主导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组织农户自觉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高效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扎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提高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

3.5 加大政策扶持,创新投资机制

各级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协调和推进机制,做好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同时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和扶持政策,向“一村一品”发展上倾斜。为保障“一村一品”发展所需资金,涉农金融机构应通过兴办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提供满足“一村一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积极创新投资机制,通过激发和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探索以资金、技术、土地使用权、劳务等生产要素入股形式发展“一村一品”的路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