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松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贵州 雷山 557199)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特定目的,到受干扰较小或者未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1]。发展生态旅游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脱贫增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自然保护区而言,发展生态旅游在增强保护区自养能力,推动保护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扩大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此外,开展生态旅游,拓宽了自然保护区与外界交流合作,对转变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思路,加强和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科研能力、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也有重要意义。但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正在成为生态旅游场所的自然保护区,由于自然保护区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旅游行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4]。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为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开发,降低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1.1 森林植被 一是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不可避免地修筑相应的便道、栈道、围栏、观光台(亭)、宣传牌等基础设施,必定会对自然保护区中的森林植被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对森林植被进行采伐、移栽等,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森林植被正常生长等。二是由于不能保证所有生态旅游者都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之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乱摘乱挖乱采乱伐及偷盗等情况,造成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下降。此类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珍稀、特有、古树名木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的植物上表现尤为突出和严重。三是随着生态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在高温干旱季节,部分素质低下的游客违规在区内生火野炊、吸烟、烧香祈福等,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的风险,为森林植被保护带来隐患。
1.1.2 野生动物 一是对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如原本属于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因游客大量涌入,造成野生动物因害怕不敢出现在该区域,进而影响和改变野生动物的觅食、筑巢、求偶等系列行为方式。二是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影响。生态旅游路线的设立,把一个整体区域划分成为若干个斑块,随着旅游活动的加剧和深入,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必然受到影响,导致野生动物不断向保护区纵深处迁移,对其进行监测需进入深山老林。三是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方面,人为的乱捕滥猎致使野生动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且易捕获的野生动物。另一方面,随着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缩小,生存压力加大,导致野生动物种群个体自然死亡现象增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原本的食物链,影响整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群落结构。生态旅游对以保护特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
1.1.3 大型真菌 一是极易被非法采摘。如游客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中看到可食用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时,随手进行采摘,甚至一些长相优美的真菌,游客为便于拍照分享等,也容易直接采摘,造成大型真菌数量的人为减少。二是随着生态旅游对自然环境土壤理化性质、水质、腐殖质等的破坏,导致原本适应某种真菌繁殖的环境条件改变,可能导致部分大型真菌在一定范围内的消失甚至灭绝。
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可分为有意引进、无意传入和自然入侵3种[5]。有意引进指人为引入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改造和恢复、景观美化等目的物种传入;无意传入是指因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无意识地传入;自然入侵指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或借助自然力量的传入[6]。生态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风险主要为有意引进和无意传入。如打造生态旅游路线实施的绿化工程中,可能因不科学的工程设计引进非本土树种、花种或草种,演变为有意引进的生物入侵。此类行为应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前期加以注意,有效避免。然而,生态旅游引发的外来生物无意传入很难预防和避免,如游客带入保护区的食品、木制品、宠物,甚至粪便等都可能引发外来生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综合体。通过上述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和存在外来生物入侵风险等影响分析发现,生态旅游过度开发势必对所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
近年来,因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的旅游地自然环境破坏事件屡见不鲜,有的甚至给旅游地自然环境带来毁灭性破坏。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同样面临相关问题,如游客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会对自然保护区的水体、土壤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游客违规从事野炊造成大气污染等。
建立健全全域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国家和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根据相应法律,分层分级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对不同评估等级的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类管理,对哪一级自然保护区适合开展什么样的生态旅游,哪一级绝对禁止生态旅游做出相应规定,对于生态比较脆弱、不宜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则禁止一切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行为。
按照“保护优先、规划先行”原则,保证生态旅游规划符合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不能无条件无节制地开发。对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在旅游区域、旅游路线、旅游景点的规划布局上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最大限度降低生态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不宜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主要保护对象集中连片分布区、生态脆弱区或具有其他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应避免设置旅游路线和旅游点。
一是制定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游客的教育,规范约束游客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减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而降低人为破坏风险。二是推动生态旅游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如在景区大门、各旅游线路、重要地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游客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制止游客的各类不文明行为。三是开展大数据分析,通过灵活调整门票价格、分时分段售票等方式控制人流量,让游客人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另外,为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在生态旅游运营管理中,一方面应强化火源的源头管理,严防火源进山。可在景区门口设置火源火种统一收缴点或保管点,游客在进山前须进行火源收缴或统一保管。同时,加大对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的监督。在巡护巡查和执法检查中,对吸烟、烧烤、生火取暖等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章制度严厉查处。
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音频、管理人员一对一宣传等方式,加大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生态道德、生态文明思想、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并及时公布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形成强大震慑,不断提高游客的自然保护意识,教育引导游客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区管理规章制度,自觉参与保护自然,自觉提高文明素养,做到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物资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不违规用火,不乱砍滥伐,不乱挖乱采乱摘,倡导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和健康旅游。
生态旅游是近年兴起的特色旅游项目,已被越来越多的旅客所喜爱和追崇。发展生态旅游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脱贫增收,也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拓宽自然保护区的对外交流、转变自然保护区发展思路、加强和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科研能力、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虽然发展生态旅游不可避免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避免其影响。未来,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完善立法、科学规划局、规范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下足功夫,最大限度降低或规避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自然保护区的“绿水青山”更多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进而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