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林 刘海磊 刘建敏 刘国生
(1 灵寿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灵寿 050500; 2 灵寿县焱森农资服务站 河北 灵寿 050500)
红薯,别名甘薯。北方人称红薯为地瓜、山药等,人们栽培红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食用的根块。可食根块富含淀粉,经过窖贮糖化,香甜软糯,美味可口,可以作为主食和制作零食,或加工成粉条、粉丝、薯脯。在农村供给侧结构调整当中,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特色菜食两用品种。
1.1 红薯育秧,可用夏薯的根块,选择无病虫害的优质根块做育秧的种块。
1.2 建育秧小拱棚,根据种薯块的多少,可建长短不一的小拱棚,长3 ~5 m 或10 ~2 m,高50 ~70 cm。在规划好的地块,南北走向,向下挖10 ~15 cm 深的长坑,把坑的地面耥平,坑宽一般1 ~1.2 m,方便拔秧为宜。薯块的上坑时间在3 月20 日左右。
1.3 种薯的根块上坑前可用地菌净2 000 倍液浸种5~10 min,捞出沥干后即可上坑。薯块上坑时顶面要平整。上坑后用经过暴晒的河沙或半沙半土的沙子覆盖在薯块上面,覆沙厚度3 ~5 cm,覆沙后浇一次透水,再插竹竿覆膜扣棚。膜边角用细土压实,防止大风刮坏棚膜。有条件可用保温被,在夜间盖在小棚上,缩小昼夜温差,以便早出秧苗。育秧温度一般在22 ℃~30 ℃,当棚温度高于30 ℃时,用保温被遮阴,把温度调整到22 ℃~30 ℃。上坑至移栽大约经过45d 的时间,当秧苗高度长到25~30cm 即可移栽。
2.1 红薯喜欢松软深厚的土层,根深扎1.7 ~2 m,红薯耐旱,丘陵坡地管理得当也能丰产。选择与禾本科植物轮作,轮作周期3 年以上。可用东北农业大学的“725”+新重茬1 号+农家肥4 ~5 m3,或者“725”+ 新重茬1 号+ 东北农业大学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15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100 kg。
2.2 施肥及除虫
2.2.1 施肥。每亩施用农家肥4 ~5 m3,或东北农业大学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15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100 kg(15-15-15)或用高活性生物肥15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 + 澳邦牌生态肥50 kg。重茬地可用“725”+新重茬1 号+高活性生物机肥15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100 kg+澳邦牌生态肥50 kg。
2.2.2 除虫。预防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可用5%毒辛颗粒2.5 ~5 kg 随肥料拌匀一起撒施。预防红薯茎线虫,可用兴柏克线阿维B2 1 kg拌毒土50 kg,与肥料一起撒施。
2.3 耕地。肥药撒施均匀后,可用深松机深松2 遍,深松50 cm 以上,然后用旋耕机旋平,以备起垄。
2.4 起垄。单垄栽培,春薯垄距宽75 ~80 cm,高度25 ~30 cm,垄顶面宽20 ~25 cm。夏薯垄距70 ~75 cm,垄高25 ~30 cm,垄顶面宽15 ~20 cm。
秧苗高度达25 ~30 cm 时及时移栽,薯苗移栽前可用东北农业大学的生根壹号1 000 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3 000 倍液浸泡50 ~10 min,秧苗浸入药液深度10 ~15 cm,实践证明处理过的秧苗生根快,秧苗壮,病害少。
4.1 化学封地。移栽后及时封地,可用50%异丙草胺或720 g 异丙甲草胺乳油每亩200 ~260 ml;或用50%的乙草胺乳油260 g;或用30%的水乳二甲戊灵每亩200 g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乙草胺、二甲戊灵操作不当可能产生药害。封地后及时对薯苗顺苗垄喷洒0.126%奇宝+1%的尿素水溶液,每亩两桶水。可使薯苗迅速恢复生长。
4.2 控旺
4.2.1 第一次控旺,可在红薯蔓长到两垄之间交接时进行,可用红薯控旺神招(昆仑公司)3 000 倍液,低浓度轻控,每亩可用30 kg 水均匀喷雾,促使红薯早团棵,深扎根,早膨块,使红薯均衡生长。
4.2.2 第二次控旺,进入雨季后,看红薯生长情况择机进行,这次控旺的目的是,控制薯蔓营养生长过快,促使水分养分向根块输送,加速根块膨大,这次控旺可采用中剂量红薯控旺神招(昆仑公司)1 500 ~2 000 倍液,控制薯蔓过快生长,控旺量级为中量级。
4.2.3 第三次控旺,在处暑(8 月23 日)至白露时节,是红薯的膨大最佳时期,红薯茎叶生长仍然旺盛,控旺目的是大剂量重控,可用500 ~800 倍控旺神招,控制茎叶过度消耗水分养分。每亩两桶水30 kg 均匀喷雾,同样的目的促使水分养分向根块输送,为薯块膨大提供充足营养。
4.2.4 控旺的次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根据红薯的生长情况加减控旺次数。
5.1 在红薯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可每月喷施1 ~2 次叶面肥。①第一次喷施,可在移栽后1 周内进行,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旱能力,可用旱地封(昆仑公司)+生根壹号(东北农大)+98%的磷酸二氢钾1 500倍液。每亩两桶水(30 kg)顺垄均匀喷雾。②第二次喷施叶面肥,可在移栽后1 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喷施叶面肥,可用纯硼+生根壹号+1%尿素水溶液+1%的生态肥水溶液+98%磷酸二氢钾1 500 倍液。每亩两桶水(30 kg)全田均匀喷雾。
5.2 叶面喷施可进行到9 月底,用上述方法轮换交替,叶面喷肥不光是产量的提高,而且红薯的甜度、粘度、出粉率均有大幅提高。红薯的外观质量有较明显的改观。
6.1 红薯病毒病。苗期预防昆虫烟粉虱传毒,可用噻虫嗪+吡虫啉+哒螨灵+盐酸吗啉胍等药物进行预防。
6.2 红薯茎线虫。控制带病秧苗,秧苗浸根处理,土壤撒施毒土。
6.3 红薯黑斑病。主要由带病的土壤及带病的根块或病苗引起发病。防治方法,实行与禾本科植物3 年以上的轮作或秧苗浸根处理,结合耕地可用50%的氯溴异氰尿酸粉剂2 ~3 kg 拌土50 kg,耕前撒施。移栽时或用50%氯溴异氰尿酸3 000 倍液浸根5 ~10 min。
6.4 红薯茎腐病。主要由土壤、秧苗带病传播,建议实行与禾本科植物3 年以上的轮作,或土壤处理,可用20%二氯异氰尿酸钠2~3kg,拌土50kg,耕前撒施。也可用20%二氯异氰尿酸钠2000 倍液浸根3 ~5min。
6.5 茎叶害虫。红薯茎叶害虫主要有红薯麦蛾、潜叶蝇、甜蔓夜蛾、斜纹夜蛾、红薯王蛾。防治方法,对种薯地块,封冬前深耕杀死卵蛹,减少翌春害虫的密度。化学防治:移栽后在各个生长期注意观察成虫活动产卵,发现成虫飞动产卵,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 倍液;或用40%毒死蜱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亩30 kg 均匀喷雾,间隔7 d 补喷1 次,效果甚佳。
6.6 地下害虫。可用生物防治方法,薯秧定植后,在垄沟内种植蓖麻,约60 m2一穴,每穴3 ~4 粒种籽,株行距20 m×30 m,每亩12 ~13 穴。蓖麻生长到7~8 月份,也是这些昆虫的产卵孵化期,孵化出的幼虫喜食蓖麻的嫩根茎,蓖麻是全株有毒植物,昆虫啃食后中毒死亡,对孕卵期成虫也有一定杀灭作用,效果安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