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治

2020-12-19 02:35张桂芳
农技服务 2020年10期

张桂芳

(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目前,赤霉病在全国小麦产区均有发生,因其产生的毒素对人畜有害,在权衡小麦赤霉病与产量时,以减产为代价减轻病害发生。淮北指淮河以北地区,小范围指安徽淮河以北的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等,安徽省是全国第五大粮食主产区,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制约当地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发生均较严重。目前市场上尚无防治赤霉病的特效药物,而且赤霉病病情传播蔓延速度非常快,重在病发前预防,病发后防治补救效果有限。鉴于此病可防不可治的特点,将其控制在早中期、小范围内最好,也能实现小麦绿色可持续生产和以其为原料的食品安全。因此,笔者阐述了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方法,为当地小麦的种植提供参考。

1 小麦赤霉病浸染过程

小麦赤霉病菌寄生在土表的秸秆残茬(如玉米、小麦、甘薯、大豆、棉铃秸秆等作物残体上)和一些杂草上越冬越夏[1]。以菌丝体状态越冬,春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98%的条件即能释放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至小麦穗部并侵入小穗。天气干燥、阳光充足时,其潜伏在小穗不继续扩展,外表无症状;小麦扬花灌浆期温度>15℃,连续3 d以上阴雨日则适于赤霉病流行。

2 淮北地区发病条件

2.1 越冬期的病源数量

赤霉病菌主要存在于稻麦轮作区的稻茬内和北方的玉米等秸秆上,也存活于杂草及越冬期小麦上。此时赤霉病菌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后期发病情况。

2.2 气候条件

早春雨量大,特别是开花期高温多雨时,赤霉病发病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耐)病品种

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选用抗(耐)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选择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推广区域包括淮北区的品种,先在当地试验示范,筛选适合当地生产的中抗(耐)型并且产量和适应性、抗性相对较好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引种试验中也应在追求丰产稳产等性状的同时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或以上;种植抽穗整齐、花药残留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品种也会减轻赤霉病病症。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按照农业推广部门下发的技术规程或根据品种说明书的栽培要点,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潜力。如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公告2015—2019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小麦品种可知,近5年审定品种均为中抗(MR)或中感(MS)。其中,抗赤霉病品种要求赤霉病抗性为中抗(MR)。抗穗发芽品种、优质品种、高产稳产品种、杂交品种、特殊类型品种赤霉病抗性为中感(MS)。

3.2 栽培管理

3.2.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小麦赤霉病可以通过生态的改善得到缓解和抑制。目前“旋耕作业、大播量”调整为“旋耕两年深耕一年,适量播种”,整地深耕灭茬结合播后镇压,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培育壮苗健苗,植株健壮抗病力强。适期早播、早生快发避开扬花期遇雨等均能起到防病作用。

3.2.2 肥水适量 利用田间排水控制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消除涝、渍,防止盐碱化;控制播种密度和氮肥用量,构建通风透光的小麦群体。

3.2.3 减少、消除菌源 大量菌源存在才会赤霉病大爆发。因此应彻底清理田间地头秸秆。清除在土表的稻桩和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残体和杂草;秸秆还田的地块,充分粉碎,结合深翻,加速腐解,消除菌源,切断菌源源头。

3.3 农药防治

3.3.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简便经济有效方法之一。种子包衣或种子拌种对于防治赤霉病引起的苗腐、根腐效果较好。

3.3.2 及时对症施药 目前最佳防治赤霉病药物是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扬花10%~20%第1次用药,若连续阴雨天间隔7~10 d后第2次用药。精准在穗头部用药喷药,结合一喷三防,控制在该病早期及早中期,轻度小范围不再发展。小麦赤霉病应早发现早防治,抓住最佳防治时期,防止大面积爆发。

3.4 精选机精选种子

根据国家标准(GB/T5494—2019),小麦赤霉病病粒超过4%时,不能供人畜食用。因此小麦应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后用精选机筛选去除病粒,使之能够达到收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