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杨媛媛
谈及如何学好小学英语,相信很多教师给出的建议都是要把握好课堂时间,其实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那么何为课前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上课之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有一定目的性的了解与学习。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它不仅包括预先学习,还包括了预备学习。如何让课前预习更具实效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预习生词、了解文章意思,更要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当学生将这些方法变成习惯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时,会对促进课堂教学起到重要作用,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实际上,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师生的教与学事半功倍。
1.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教师要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学生在课前以自己的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一定了解,发现内容中自己不甚了解的部分,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尝试对问题进行解决,若有实在无法解决的部分,则进行标注,次日上课时,带着这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听课。学生在课前的这种行为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学生课前预习越来越熟练,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善与进步,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助于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自己看成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储备学习新知识,查漏补缺,或者发现不理解的地方,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种良性循环会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更加积极地思考,不再将课前预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课前预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把握好这一环节,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评价之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出现的集体性问题或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基础,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中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要求相符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样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基于其身心发展特点,需要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教师错误理解课前预习的含义,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让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因此有些教师的预习作业仅仅是预习某单元,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预习作业时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方面进行预习,使得学生对课前预习毫无头绪,只能随便糊弄,这样就会导致预习效果大打折扣。此类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求不明,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预习就是将即将学习的字词句进行重复抄写,布置预习作业就是“抄写大法”。这样的预习作业单一枯燥且对学生有一定的负担,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不再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探索。
作业的布置除了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有些预习作业流于形式,教师画个勾、打个等级和日期就草草结束,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有些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虽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但在学生认真完成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没有任何反馈。长此以往,学生对此类作业就会逐渐失去积极性与兴趣性,逐渐懈怠、敷衍了事,这样也难以实现预习作业的有效性。
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上教材第一单元“I like dogs”,这一单元的话题主要是谈论并学习动物类单词。因此在Story time 的教学之前,教师对学生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可以是“每位同学提前找5—8 个动物的英文名称,并知道其中文意思,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呈现”。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给予的反馈可谓是多种多样,有些同学将动物画出来,并在旁边配以英文单词;有些同学将单词制作成单词卡片;还有的同学以riddle 的形式请同学们猜测是什么动物。
这种课前预习不仅包括了课堂教学需要学习的单词,更扩展了其他类型的单词,使学生不再只是单一地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这种形式的课前预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所提升。
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上教材第三单元题为“How many?”,这一单元的话题为数字。在学习了第一课时之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在第二课时上课之前,教师布置了一项调查形式的课前预习作业,具体内容为:全班分为4 组,每人利用课余时间询问组内成员拥有相关文具的数量,整理相关数据,利用第一节课所学的相关句型,在第二节课上进行汇报,汇报形式不限。在第二节课上,学生有的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全组的汇报,有的学生则将调查表上的内容编制成了对话,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汇报。
这样的课前预习是一个以旧知促新知的方式。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的调查活动,这时学生在语言及形式的使用上显得较为成熟,而新课中所出现的拓展句型也成为学生提高自我、丰富汇报形式的“新知识”。这样的课前预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使得师生都有所收获。
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教材第一单元的“Culture time”是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流行什么食物。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请学生先初步了解句中含义,同时再分两组进行资料查阅,一组学生查阅什么食物在中国是流行的,一组学生则查阅在西方国家哪些食物是流行的,并仿照书中句式尝试讨论。学生不仅对西方文化感兴趣,更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兴趣。在预习中,学生了解了很多之前不在意或者不了解的风俗文化。在课堂展示时,因为预习有所准备,学生更有话说,也更有参与感。
对于文化板块的预习,语言知识的了解不是学习重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文化板块更加了解英语国家及中国的风俗文化,形成广博的世界观,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并为具备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做准备。因此,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并将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有机结合,为后续学习发展提供助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在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它不仅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师生双方发展的敲门砖、垫脚石。教师若能坚持以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方向,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开展课前预习,并将其充分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相信学生和教师都能收获课前预习所带来的硕果,获得新的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