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美富春”幼儿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0-12-18 19:47李琼英朱琴霞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9期
关键词:美术特色资源

李琼英 朱琴霞

摘 要: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各园都在积极探索基于本园特色的课程开发。本研究分析了该园的地域特色、办园历史、探索历程、教师现状和幼儿经验后,提出了“韵美富春”地方特色资源挖掘为主的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从“特色主题活动”“特色专题活动”“美术工作坊”等三个实施途径实现美术特色课程目标,形成一套具本园特色的美术特色课程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地方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9-0050-03

【Abstract】Park-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form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All park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After analyzing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history of the park,history of exploration,teacher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the park,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art-specific curricula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of "Yun Mei Fu Chun".Activities,"special feature activities","art workshop" and other thre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rt-specific courses,and form a set of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art-specific cour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

【Keywords】Local characteristics;Kindergarten;Garden-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所谓美术特色课程,指以美术领域课程为载体,根据实际需要,在遵循幼儿教育总体要求的同时,对幼儿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与调整,搭建幼儿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之间桥梁的课程。而“韵美富春”幼儿美术特色课程,则是幼儿园传统和特色的课程。是指将我园正在实践研究的富阳特色幼儿美术特色课程,把富春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梳理出能让幼儿感受到富春之“韵”、体会到富春韵之“美”的美术课程“学本”。让幼儿在此“学本”中探索、创造,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培养幼儿创作的乐趣,张扬幼儿的个性,启迪幼儿心智。

1.“韵美富春 ”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

“韵美富春”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开发以“灵动致美,创意表达”的课程理念,以身边的资源挖掘为内容,以美术课程为载体,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丰富审美经验,培养审美情趣,萌发美好情感。根据理念指引,遵循适宜性、体验性、生活性三大原则进行课程构建。确定了课程以“以美怡情”“以美激趣”“以美育心”“以美促能”发展目标,选择开发幼儿身边具有“韵美富春”特色的活动内容。尤其是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对幼儿身边熟悉的景、物、人、事的充分关注,择取适合幼儿当下经验的内容开展活动探究。

“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大板块进行架构(如图)。

“韵美富春”课程内容择选幼儿身边的资源:小中班以园内的本土特色资源挖掘为主,大班相对更开放、有距离,按时节顺序由近及远开展。如小班“桂花香”“春暖花开”,中班“玉兰花”“富春江”,大班“春秋苑公园”“稻花香”等,选择列举如下:

2.“韵美富春 ”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实施

“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的实施通过主题、项目、专项特色活动以及区域活动等形式按内容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实际需要逐次展开。

(1)基于主题的“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实施

“韵美富春”主题特色课程的实施,是通过选取儿童熟悉的“韵美”内容,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經验出发,尊重活动过程的生成性、整合性,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将特色主题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积极充分地给予儿童感受、体验和表达创造的机会,探索的路径分别为“唤醒”“架构”“整合”和“支持”。

首先,唤醒其对“韵美”特色中独有的“景、文、艺、食”元素的审美感受,引发幼儿内在的共鸣需要。第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创设幼儿园“韵美”的大环境。搜集本土自然材料、地方资源内容对园内的走廊、门厅、围墙等公共环境进行创设,让“韵美”环境看得见。同时,及时抓住兴趣契机,引发美的“真”活动。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各种发现契机,比如,对桂花的关注、对玉兰花的青睐等等,利用讨论、观察、分享、跟踪、支持推进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第二,追随幼儿经验,留痕探究路径。通过环境留痕来再现幼儿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从主题墙的创设留痕、区角的留痕和教室其他细节的留痕入手。

其次,架构梳理“韵美富春”生态的主题脉络。“韵美富春”主題脉络架构需要教师持有生态教育的理念。一方面是对宽广、深度中的纵向脉络的梳理:分析儿童的兴趣及需求,借以“孔雀开屏”的形式不断地拓展深入形成的主题网络。另一方面,是对动态、开放的横向脉络的呈现: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观察分析解读,及时将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横向网络的添加,在原有的横向织网上继续补充,织就新的主题网络。

再次,整合幼儿能深入体验的“韵美富春” 的多种资源。整合多种资源,是指“内容的整合、空间的整合、实施者的整合、一日活动的整合”。教师积极关注各领域内容上的共通性,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共享度,教师、幼儿、家长、社区之间的共构力,以及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整体性。

最后,支持幼儿对“韵美富春”的整体感知和多元表达。一方面表现为“体验与表现的融合”:通过带领儿童进行实景体验,比如,让幼儿真实地感受日落下的美丽富春江,用图片回忆分享激趣,然后用画笔进行表达描绘,在描绘中再次跟进现场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表现感受,在表现后更新体验,体验和表现呈交织状循环、融合。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共性与个性的对话”:共性是代表群体的共同意识,个性是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个别见解。在各类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的机会,有幼儿个别化的学习表达,也有小组间通过商议讨论共同合作的任务达成,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有个性的表达和共性的学习。同时也要注意“铺陈与留白的结合”:这里的“铺陈”是指激活生活资源与幼儿艺术素养之间的关系,而“留白”是指强化幼儿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留白,让幼儿在大量的“铺陈”激趣中进行个性的表达表现。

(2)基于专题的“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实施

基于专题的“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群是主题课程行进中的拓展与补充,主要以阶段性的特色体验展示为主。它具有互通性、场域性、专题性等特点。主要的实施路径分为一年一度的地方特色为主题的“韵美”艺术节和探寻地方文化为主的季节体验活动两类。

(3)基于区域“美术工作坊”的“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实施

基于美术工作坊的“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群是对主题课程的补充,它具有“专用、专职、专项”的特点。内容来自“韵美富春”下“景”“文”“艺”“食”的多种体验感知,通过工作坊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操作,一般有编织、纸艺、陶泥、扎染、石玩、版画、水墨等美术形式,有专职的美术老师负责,根据韵美富春开展的主题和幼儿能力发展的水平开展实施。

3.“韵美富春”美术特色课程评价

“韵美富春”课程评价提倡以经验建构为标准的评价,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评价,注意有效评价与教学的整合,具体表现为三个“一”评价。

(1)一事:儿童学习中的故事与教师教学中的故事

在美术特色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幼儿学习中的“故事”的观察记录进行行动研究,以一种更富有情境性、故事性和过程性的方式来观察、记录和评价儿童,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关注、支持与引导,不断生成和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同样,教师还把自己的教学感悟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进行反思,以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适宜于幼儿的发展。

(2)一袋:动态电子档案

将幼儿的作品,创作过程,不易存放的立体作品拍成照片、视频进行记录,老师在电子档案上附加文字说明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细节,进步过程,展现幼儿的学习轨迹,形成过程性的物化成果。

(3)一秀:创意特色展示

“秀”是让幼儿将创意成果在园内展示,大家相互交流与分享。让幼儿的作品从个人的小视野到公众的大视野,除班级里的展示之外,会定期组织以地方韵美为主题的各种作品秀,让幼儿作品从班级走向幼儿园、或走出幼儿园。家长及其他成人的欣赏评价都使幼儿作品聚焦,使幼儿的各种表达表现被关注、被认同。

4.实施后的思考

对课程开发实践的思考:一是关于“韵美富春”地域资源的广度问题的思考。这么多“韵美”资源中,哪一些是更适宜于现阶段的幼儿来体验感知的?是否得把全部资源都纳进来?尤其是对远距离资源的运用如何充分挖掘有待后续继续深入。二是关于课程尚需更多时间的实施验证问题的思考,即课程审议尚处初级。本研究在实施中,基于地方资源挖掘的生成性探究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因为是生成的主题,不确定因素较多,在各种因素下的策略支持的适宜性需要时间的验证;且幼儿的发展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课程只是短期的实施验证,更需要长期的跟踪、实施与推广验证。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王成.质量视域下园本化课程开发的意义和途径[J].幼儿教育,2018(04):14-17

[5]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孔起英,王绪兰.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美术特色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美术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