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一、创设童趣愉悦的游戏情境,优化师幼互动外部环境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游戏是孩子们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话的活动,是小班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我们发现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对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動的有效良方。
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花花衣》定位于了解和分辨常见动物皮毛的明显特征,愿意装扮小动物,体会游戏的乐趣。考虑到小班幼儿直观形象的年龄特点,我们尽可能创设富有童趣的愉悦的游戏情境,以此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开始的情境布置中,我们选择了鲜明色彩的森林背景和形象生动的几种常见动物形象,并创设了易于孩子融入的捉迷藏的游戏情境。当孩子们来到这个充满着童趣的森林中,都觉得很新鲜。有的幼儿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哇,好美丽的森林”;有的幼儿虽然没有用言语表达,但是他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喜欢这个环境,在强烈的背景渲染下,融入情景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动物的局部来推断整体,在看看、说说、找找、动动的游戏过程中,达成目标。
二、提供符合特质的操作材料,优化师幼互动物质基础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们小班组尝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活动特质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
三、梳理积极有效的提问策略,优化师幼互动预设价值
教师的提问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通过教研实践,我们梳理了积极有效的提问策略,巧妙而不留痕迹地引导幼儿经验的扩大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幼互动。
提问要把握关键,紧扣活动目标。在《动物花花衣》活动中,我们通过第一教时,一个个动物的呈现,老师通过逐个介绍皮毛特征,提问方式平行,活动时间拖沓,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表达表现,与老师预设的目标有所背离。于是我们通过第二课时进行调整,通过对提问内容的具体化,将“这些动物朋友的花花衣有什么不一样?”作为关键问题,使孩子们在回答时紧扣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和分辨常见动物皮毛的明显特征。
提问要学会等待,鼓励幼儿表达。在与小班幼儿对话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语言具有断续性,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倾听等待,给予他们充分的规划时间。同时,师幼对话中的听、问、答也是实现师幼沟通、互动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善听、巧问、妙答。在观摩动物皮毛花纹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你发现了哪个动物?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是这个动物?教师仔细倾听及时受到的信息后再次提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不同?这一巧问使孩子积极思考,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师幼对话的精妙意境不在于提出问题孩子回答,而在于孩子回答后教师临场处置产生的良好效果。
四、采用形式多样的回应机制,优化师幼互动心理环境
幼儿期是直觉思维时期,在活动中不容易克制自己,很容易产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现象,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小班组采用适合其发展形式多样的回应机制,真正的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本领,使孩子的思维和身心健康得到真正的发展。
利用欣赏式的回应,促进幼儿进一步思考。《动物花花衣》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动物皮毛的描述各有不同,当有的孩子提出奶牛会产奶时,虽话题偏离了我们预设的目标,但是他们的兴趣点还是有值得探索和深入的价值。所以我们采用欣赏式的回应,提出适当要求:“奶牛产奶,能够为我们带来健康,你的知识真丰富,但是他的皮毛却和别的动物有哪些不同呢?”很自然地将话题拉回主题,促进幼儿进一步思考。
利用追问式的回应,启迪幼儿思维和想象。在第一环节,根据局部特征猜动物环节。老师提出:“你看到了谁”“藏在哪里?”“你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是这个动物?”根据幼儿的回应老师能适时追问,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动物的特征。将幼儿对于动物特征的想法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不仅帮助教师了解了孩子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倾听、理解他人想法”、“发现他人问题”等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可见教师追问得当,是集体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
利用修补式的回应,提高孩子自信心。在《动物花花衣》活动,孩子们在比较动物皮毛时都能踊跃举手发言,可是当请到他时,他却只说了“奶牛的颜色是黑的,老虎的是黄的”话语零碎,表达不清晰,而作为教师,我们发现可以用自己的经验给予一定的修补,于是我们采取这样的句式:“你是说奶牛的皮毛是黑白花纹的对吗?”用合乎语法的句子把答案完整、准确地表述来处理孩子回答的方式。这样的补充既可使回答者的知识更加清晰完整,句子更加规范,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传达给其他孩子一个正确的信息。
随着《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的颁布,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或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与肯定,在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及时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理智而充分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使教学既能顺应幼儿的发展,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以发挥。作为教师要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指导,不断优化师幼互动过程,促进幼儿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