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
摘 要:阳光体育理念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小学体育课堂作为落实阳光体育理念的重要渠道,其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应服务于阳光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分析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阳光体育,以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在向小学生传递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体育爱好,激发体育天分,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阳光体育;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并未得到较高的重视,被其他课程占用,以自由活动取代体育教学的现象经常出现,体育教学效率低下。进入到素质教育阶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体育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试图借助教改契机,将阳光体育理念充分落实于体育教学当中,打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为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的开展首先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阳光体育理念,结合新的教学目标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发挥出阳光体育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提升的作用。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其体育偏好、学习心理,依照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方案设计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化需求的满足,使体育课堂成为其放松身心、增长知识、参与集体活动的良好平台,避免参与体育运动给小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体育自信和参与热情。同时,差异化培养的理念也应被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当中。阳光体育观念的初衷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程度,通过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小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和素养应对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小学生在体育能力、身体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以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导致班级内部分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其体育特长未被充分激发;部分学生因先天因素无法适应体育训练的强度,导致其在体育测试或竞赛中表现不佳,而严重打击小学生的自信心。以上问题均与阳光体育的理念要求相违背。因此差异化教学必须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为学生制订差异化的成长路线,最终实现体育课堂人才培养成果最大化。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一)课程结构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使其有机会根据自身爱好和特点选择参与的体育项目。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更多精神满足。
例如,在设计小学体育选修课程之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运动水平及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多个趣味性强、可执行度高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统计每一年级学生反馈信息,找到最受欢迎的体育课程,通过分析审核后将其纳入选修课程体系当中。依照选课情况及本校学生体量,选修课的开展可以以学年或学校为单位进行,将体育选修课安排在统一时间,学生分别去到相应课堂进行学习。
在必修课的设置上,也应结合不同年齡段小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梯度性的必修项目。例如,低年级设置团体健身操课程,中年级设置武术课程,高年级设置啦啦操课程。逐渐增加体育课程的难度,并让学生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项目。
(二)教学方法创新
1.游戏教学
趣味体育游戏能借助游戏氛围,打破小学生对传统体育课堂的固有印象,提高其课堂参与热情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科学的体育游戏还能发挥锻炼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四肢灵敏度及协调度等常规体育项目具有的作用[2]。
在课前热身环节,以多样的体育游戏代替以往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项目,借助游戏氛围,充分激活学生身体机能,并激发其运动热情。例如,在开展球类运动教学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开展“胯下传球”游戏,以竞赛方式进行,获胜组学生可在以往的热身方式中选择一种,对其他组学生进行“惩罚”。
在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在讲解体育运动技巧、检验体育学习成果等环节引入教学游戏,弱化体育教学的强制属性,减轻学生运动压力,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解立定跳远技巧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动作,探讨兔子、袋鼠、青蛙等动物在跳跃时有哪些特点,并引导学生尝试模仿不同动物进行跳跃,验证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哪一种动物跳得最远。游戏过程中,学生对不同的跳远动作、方法有了感性的认知,此时,教师整合各类动物的跳远优势,给出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在之前游戏实践的辅助下,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掌握立定跳远的要点,教师稍加引导,学生还能顺利理解每一要点产生的原因,达到对体育知识的深刻掌握。
2.竞赛教学
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教学主要以团队的方式展开。教师依照学生运动能力及爱好不同平均分组,以保证各小组的总体运动能力大致持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强调团队的概念,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需要注意,竞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由于小组内学生体育能力呈梯度变化,因此选取竞赛的难度及运动激烈程度不宜过高。例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两人三足”竞赛,参与个体均为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小组,通过班级内部比赛、学年比赛等选出“最强战队”,参加最终的比赛。这样的竞赛方式极大弱化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个体差异,每次比赛的胜利均为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培养团队精神的同时,引导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促使全体学生均积极加入体育训练当中。
三、创新评价机制,促进方案实施
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发挥控制体育教学实施质量的作用,同时,观察评价结果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状况及体育能力,辅助差异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并通过共性问题的分析,挖掘当前体育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
首先,扩充评价指标。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高效体育课堂不像专业的体育竞赛,以速度、高度、距离等衡量学生的体育能力。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和体育素养三个模块。其中,体育技能下设技术能力、四肢协调性、灵活性、柔韧度、爆发力、耐力等指标;身体健康程度依照国家统一指标进行评定;体育素养主要观察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
其次,丰富评价方式。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记录学生每一次体育活动、体育测验的得分,依照一定比例折合计入学生总分中。引入体育知识考核,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体育文化的掌握程度。
最后,差异化的评价内容。依照先天条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评价层次,采用与其运动能力、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评价内容,避免学生体育得分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四、创建体育文化,提高体育素养
阳光体育文化的创建能够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体育爱好的氛围,将体育元素融入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为高效体育课堂的形成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大型体育赛事期间,以相应的项目作为学校、班级黑板报的主题,并通过校园广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体育资讯。除运动会外,定期开展体育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校园活动。学生可将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体育技巧进行展示,如进行武术表演、太极拳表演等。给学生创建展现体育才能、发挥个人特长的平台,鼓励其积极学习体育技能,并培养个人体育爱好。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開展体育拓展活动。例如,户外徒步、爬山等。带领学生走入自然环境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帮助体能稍差的学生,共同完成拓展训练。为充分发挥体育拓展活动的教育价值,在活动结束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心得分享会。让学生主动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发生了哪些故事、看到哪些现象、体会到哪些感受,进行个人收获总结,加深学生对合作、坚持、努力等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带入到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本文给出四点开展阳光体育、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包括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和创建体育文化。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给小学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改革契机,指明改革方向。相关单位及教学人员应结合阳光体育理念的要求及体育教学情况,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创新,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高婷婷.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179.
[2]吕洪超.阳光体育,高效课堂:浅谈小学体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1-12.
[3]陈旺霞.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8(31):140-141.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