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
摘 要:在教育系统中,最为基础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深刻的。在众多小学学科中,语文属于语言类艺术,是非常常用的学科。必须说明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单单将教学目标放在关注学生是否有学到知识,而是应该了解学生能否合理使用语言方面的技巧,做好学生核心素养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改最基本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突出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在写作与阅读的过程中完成学生思维意识的调动。将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思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师生获得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新课改指出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同时关注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带给学生更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契合了学生的成长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适应社会能力、终身学习态度的培养。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暴露出的教学问题
虽然在多次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其中的问题仍不容小视。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和阻碍是十分深刻的,会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教师有必要重点分析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1]。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写作成绩。很多教师平时只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随后就开始讲解不认识的字词,没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其次很多教师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学生只能接触到陈旧、单一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与欲望,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育要求
所谓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以时代需求培养出来的具备社会适应力、终身学习意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标准。当前国内的课堂都是参照这一要求展开的,为的就是在核心素养教育模式下,完成学生学习素养、学习能力的最大化开发。核心素养教育模式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充分转化,同时也能让人获得非常好的发展[2]。语文教育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语文教育要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以此引导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教材内容大多十分精妙、精巧,其融入了优秀的文本素材。教师需要发挥这些素材的价值与作用,在引导过程中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抒发素养。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读与写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法
(一)突出读的价值累积写的素材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非常基本的内容,语文教育需要予以阅读教学足够的关注度,完成学生阅读素养的开发与培养。只有在学生不断阅读以后,其语言理解力才能足以应对生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拓宽学生阅读面,体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成长要求。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足够丰富的阅历,不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此时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拉近学生与世界的距离[3]。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能够加深对文字、世界的印象。教师需要告诉学生阅读是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阅读同时也是了解世界最简单的方法。只有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教学《火烧云》这一课的时候,这篇课文是对大自然美妙场景的描述,并且文章用非常多的笔墨描述了自然场景,人们就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与理解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然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在天空出现火烧云的时候让学生望着天、看着火烧云,教师则在旁默默地朗读《火烧云》这篇文章,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渐渐理解了文章所用的写作手段、创作方法[4],感受到了文章所传达的精神与世界,学生的构思能力、创造水平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很好的强化,完成了读写结合教育的追求与目标,提升了学生的模仿能力、欣赏水平。
再如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这篇课文实际上和学生平时接触到的文章类型、写作手法是不一样的,剧情跌宕起伏、层次十分多变。教师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以裁缝或是顾客的角度去阅读,当然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阅读文章,学生在这种趣味化的阅读活动中深入文章当中,理解文章所揭示、传达的寓意。当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用更多相关、类似的课外阅读材料指点学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资源、资料,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运用写的过程抒发“生”的情感
閱读是知识资料的输入过程,写作则是知识资料的输出过程。当然除了知识资料的输出过程,写作同时也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过程和情感倾诉的过程。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定位和价值是不可小视、不能低估的。学生写作能力所反映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与创造水平。写作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意识、写作能力、语言运用水平的培养。只有学生在平时中有足够的机会动笔、创作,才能发挥自身语言组织能力的价值。教师有必要多加鼓励学生,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以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完成写作。同时,教师有必要定期展开这样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对课文建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师可以平时让学生模仿课文的题材、内容进行创作,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要求写作,走出自己的故事线、发展线。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创作,用自己创作的内容与作者的文章相对比、匹配,看一看双方之间的不同与理解差异,最大化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如学习《火烧云》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要求学生:同学们,在学习了这一篇课文以后我们明白了,火烧云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世界、自然中还有哪些能震撼到自己的景色,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视角去抒发这种感受,将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包括美丽景色、恐怖景色写下来,与其他人一同分享。学生在听到教师的要求以后,纷纷展开了创作。因为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经历,所以创作出来的作文即便题目相同,描述的事物相同,但内容却存在比较大的不同。比如有一些学生很喜欢下雪,认为下雪以后就能打雪仗,这些学生的作文有的充斥着下雪的快乐,能够让第二年的庄稼获得大丰收,而有的同学则会说虽然下雪很有趣、很美丽,但是会影响交通。再比如有的学生写的题目为雷电,将雷电的发生过程描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有的学生写的是浩瀚的海洋,一望无际的海洋让学生自身忘记了忧愁与烦恼。学生在以自己的视角创作文章的过程中,自身的才华与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启发与强化。教师需要提供这样的环境与活动去锻炼学生,使学生获得写作的能力、创作的热情。
(三)注重思的发展完成素养教育
假设文章就是一座房子,创作文章就是盖房子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语言实际上就如同房子的砖瓦一样,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能带给房屋温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锻炼,强调学生读写结合素养的开发工作。只有让学生融会贯通,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想与态度,才能创作出足够精美、足够优秀的文章。必须说的是,读写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成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强化、全面培养,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与创作水平,在实践的过程中凸显自己的阅读素养、阅读能力。此外读写结合还能打破课本束缚,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课外资料、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接触世界、社会,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累积与学习到更多内容。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转变工作,使学生对阅读过程建立强烈的向往与追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读写结合学习习惯。事实上读写结合能够很好地化解学生的学习难度,完成学生思维意识的调动和启发。
例如,教学《秋天的图画》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会将秋天作为描写对象,作者如何利用自己的手法去创作与他人世界不一样的秋天。学生在思考以后迅速得出答案,因为作者很喜欢秋天,秋天带给作者的是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此时教师继续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来写文章,那么你会写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指点下展开了创作,有的学生写道:我很喜欢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冰河化冻的时刻,春天会交流新一年的喜悦、新一年的憧憬。有的学生写道:我很喜欢夏天,夏天是最有魅力的季节,虽然夏天很热,但是我们有空调、冰棒,还能去水上乐园。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秋天的世界非常美丽,并且各种瓜果此时都已经成熟,想吃什么水果就吃什么水果,非常快乐。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的是冬天,冬天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雪。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完成了文章创作,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创作出了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世界,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成长与指点显然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需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
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背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注重读写结合的过程,发挥读写结合教育的价值。平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用与学生契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完成学生读写能力的开发与训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相应引导。在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了充分开发以后,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水平自然足以应对成长要求。在学生广泛积累素材以后,便会积极投身其中,以自己的角度和经验抒发情感,完成读写结合过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洪福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导入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89,54.
[2]胡宗省.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22):88.
[3]瞿海溶.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谈读写结合教学的新方法[J].甘肃教育,2019(14):143.
[4]吕占相.读写结合 同步提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J].甘肃教育,2019(14):69.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