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0-12-18 02:03田晓萌
海外华文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偏向消极显著性

田晓萌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 北京 100871)

一、引 言

代词消解(pronoun resolution)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动词的隐含因果义特征(implicit causality)就是其中之一。Garvey & Caramazza(1974)首次提出动词隐含因果义概念,意指一些表示人际关系的动词隐含行为、状态发生或出现的原因。这种原因会影响代词回指的倾向性。在“NP1v. NP2,because he ____________.”句式中,使代词倾向于回指NP1的动词为NP1偏向动词(NP1-biased verb)。相反,使代词倾向于回指NP2的动词为NP2偏向动词(NP2-biased verb),例如:

(1)Davidiapologized to Lindajbecause heiwas the one to blame.

(2)The directorkcriticized the actorlbecause helforgot his lines.

例句(1)中的“apologize”是NP1偏向动词,在理解从句中的he时,倾向于将其与主语David理解为同指关系。换句话说,读者在消解代词时,更注重的是David为什么向Linda道歉,而不是Linda为什么被David道歉。但例句(2)则相反,“criticize”是NP2偏向动词,更多读者会将actor看作he的先行语,将后句理解成演员被导演批评的原因而非导演批评演员的原因。

隐含因果义的影响因素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语言与非语言因素,如:动词分类(Brown & Fish,1983;Rudolph,1997;Rudolph & Försterling,1997;Crinean & Garnham,2006),名词短语句法位置(Järvikivi, Gompel & Hyönä,2016)、性别信息(LaFrance, Brownell & Hahn,1997;Pickering & Majid,2007;Ferstl, Garnham & Manouilidou,2011;Hartshorne,2014)、社会地位信息(LaFra-nce, Brownell & Hahn,1997;Corrigan,2001、2002;Hartshorne,2014),连词(Koornneef & Sanders,2013;李榕,2014;Dery & Bittner,2016)、被试阅读水平(Long & Logan,2000)等。本文所探讨的动词情绪价也是其中之一,但一直未有统一的结论。

在汉语中,最早关注隐含因果义问题的是缪小春、宋正国(1995)的研究,他们通过句子补全范式,发现隐含因果义对代词消解存在影响。但这一作用会受到动词语态、名词短语句法位置、连词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此后,有关隐含因果义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除了动词语态(冷英、莫雷,2002)、类型(Hartshorne, Sudo & Uruwashi,2013;Cheng & Almor,2015;Cheng & Almor,2017,2018),名词短语语义角色(王小艳,2016),话题性(陈伟英、谢莉,2017)、性别(孙艳等,2001)、社会地位(王小艳,2016),连词(缪小春、宋正国,1995;李榕,2014)、被试阅读水平(冷英、莫雷,2002)、社会文化(缪小春、宋正国,1995)等与国外研究较为一致的课题外,还首次提出了工作记忆容量(白学军、张兴利、阎国利,2005),阅读材料熟悉度(冷英、莫雷,2002)、重读(申敏、杨玉芳,2006)等因素对隐含因果义的影响。研究内容相对较为全面。但是,有关情绪价的讨论,汉语中还未见一篇。因此,本文将首先对国外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尝试开展汉语在这一领域的探索。

二、文献综述

Garvey & Caramazza(1974)在首次提出隐含因果义概念时便指出了动词情绪价(emotional valence)的潜在作用:“动词积极(positive)和消极(negative)的语义可能会影响或者减弱动词隐含因果义偏向”。这里的“积极”和“消极”指的是动词所表示的人际交往事件的语义价,如果一个事件是正向的、积极的,那么我们就称表示这个事件的动词为积极动词(如:表扬、祝贺等);但若这个事件是负向的、消极的,我们则称该动词为消极动词(如:讨厌、责怪等)。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在文中验证该想法。但这一假设很快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不断进行验证。依据实验结果的不同,现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存在独立影响;第二,动词情绪价只与其他因素一起对隐含因果义产生交互影响;第三,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没有影响。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Semin & Fiedler(1988),Franco & Arcuri(1990),Semin & Marsman(1994)和Ferstl, Garnham & Manouilidou(2011)。他们通过归因实验[见例(3)],先向被试提供目标人物NP1、NP2及相关情境(刺激句),并让被试判断这些人物表现出动词所描述的行为的可能性大小(归因问题与选项)。结果证明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存在影响,且消极动词比积极动词更容易使隐含因果义偏向NP1。

(3)刺激句:The reporter believed the actor because the reporter was gullible.

归因问题:How likely is it that this happened because:

选项:A.The reporter is the kind of person who believes people?

Not likely 1 2 3 4 5 6 7 8 9 Definitely likely

B. The actor is the kind of person who people believe?

Not likely 1 2 3 4 5 6 7 8 9 Definitely likely

(摘自Hartshorne,2014)

交互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价和动词分类、NP特征的关系上。动词分类[1]会影响消极动词的隐含因果义偏向(Semin & Marsman,1994),使得代词更容易偏向男性指称(Ferstl, Garnham & Manouilidou,2011;Hartshorne,2014),并倾向于归因到社会地位高的NP(Hartshorne,2014)。但是,类似的影响并没有出现在积极动词上。

Rudolph & Försterling(1997)对前人实验数据进行了再分析,Rudolph(2008)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幼儿园)和青少年(三年级、七年级)进行了归因测试,两项研究既没有发现动词情绪价的主效应,也没有发现与其他因素的交互效应。

除此之外,Brown & Van Kleeck(1989)还通过句子补全实验,考察了补全语境的情绪价和动词的情绪价的关系。语境的情绪价是指语境的语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该文研究表明,补全语境的情绪价和动词的情绪价往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动词是积极动词,那句子补全时会更倾向于产出积极的原因,相反则是消极的原因。然而我们再未发现更多类似的实验。

通过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学界并没有公认的定论。此外,上述研究大多采用归因范式,即理解性实验,但甚少涉及语言产出范式。在理解性实验中原因句由主试编写,较为固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强、原因不典型等问题,导致被试接受度较低。而产出实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语境,被试根据自己的联想对原因进行补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最后,上述实验都是在德语(Semin & Fiedler,1988)、意大利语(Franco & Arcuri,1990)、英语(Garnham & Manouilidou,2011等)等语言背景下进行的,但在汉语中还缺乏验证。

综上,本文将通过句子补全手段,探究在汉语母语者产出中,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偏向的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动词隐含因果义偏向是否受自身情绪价的影响?如果有,是怎样的影响?

2.被试产出部分的情绪价与动词情绪价是否一致?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句子补全手段,句式为“NP1v. NP2,因为他____________。”自变量为动词情绪价,是被试内变量,分为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两个水平。因变量为动词隐含因果义偏向结果。

(一)实验被试

36名中国被试参与了研究,均为北京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年龄在21~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2岁)。18人为语言学专业,18人为非语言学专业。被试在实验前不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完成后获得一定的报酬。

(二)实验材料

本研究实验材料的编制主要包括动词筛选、人名筛选和实验句编写三个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名字筛选。首先选取了常见的男性名用字60个,分别与前缀“阿”和“小”组成120个名字。再让20名母语者对这些名字的性别以及符合语感的程度进行评定,评定同样借用五度量表(性别判定,-2:像女性名、-1:比较像女性名、0:中姓名、1:比较像男姓名、2:像男姓名;是否符合语感,-2:非常不符合语感、-1:不太符合语感、0:不确定、1:比较符合语感、2:非常符合语感)。最终根据打分,选取排名靠前的76个名字作为实验用名。

实验句编写。我们将名字与动词进行随机搭配,按照“NP1v. NP2,因为他____________。”格式组成38个实验句(见附录2)。

(三)实验程序

实验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被试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完成句子补全。补全句子时要根据自己的第一直觉快速完成。补全的句子无对错之分,也不评分,但要求构成的语境完整且合乎情理。实验时间不限。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收回36份有效问卷,两位汉语母语者根据被试补全句子的语境,对动词隐含因果义偏向进行背对背评定。评定结果不一致的句子,由第三位汉语母语者进行重新评定。

关于评定的赋值,在动词情绪价与隐含因果义的关系上,评定人员将统计出每个动词36条数据中,代词分别回指NP1、NP2以及存在偏向歧义的数据数量,并求取平均数。在动词情绪价与语境情绪价的关系上面,赋值方法相同,评定人员统计出与动词情绪价相匹配的语境数量和不匹配的语境数量,并求取均值。

经检验,实验数据呈现非正态分布,因此将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工具为SPSS 25.0。

(一)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的影响

表1 动词情绪价评定的统计结果

从动词情绪价来看,根据弗里德曼检验(Friedman test)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在积极动词方面,NP1偏向、NP2偏向和偏向歧义三项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x2(2)=29.343,p<0.001)。之后我们又通过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对数据进行两两事后比较,并使用邦费罗尼校正法(Bonerroni correction)对α值进行校正:0.05/3=0.017。根据校正,两两比较的p值必须小于0.017才算达到显著性水平。比较结果发现,NP1偏向和NP2偏向(p<0.001)、NP2偏向和偏向歧义(p<0.001)以及NP1偏向和偏向歧义(p<0.002)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表1均值显示,积极动词NP2偏向最多(M=30.32),且这一数据远高于NP1偏向(M=4.95)和偏向歧义(M=0.74)的结果。在消极动词方面,NP1偏向、NP2偏向和偏向歧义同样呈现显著性差异(x2(2)=24.53,p<0.001)。但事后比较稍有不同,NP1偏向和偏向歧义(p<0.01)以及NP2偏向和偏向歧义(p<0.001)两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NP1偏向和NP2偏向的差异却不显著(p=0.136)。分析均值发现,虽然NP2偏向的均值(M=21.63)仍然最高,但与NP1偏向的均值(M=13.74)差异却没有积极动词那么大,偏向歧义仍然保持了极低的输出量(M=0.63)。总之,无论是积极动词还是消极动词都更偏向于NP2,但消极动词偏向于NP1的更多。

从动词偏向来看,本研究运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的方法,对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在同一动词隐含因果义偏向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NP1偏向上,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呈现显著性差异(z=-2.51,p<0.05)。对均值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积极动词相比,消极动词句将NP1作为代词先行语的情况更多,也就是说消极动词更容易偏向NP1。在NP2偏向上,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同样呈现显著性差异(z=-2.38,p<0.05)。但均值结果不同在于,积极动词比消极动词更多偏向于NP2。综合来看,在NP1偏向上,消极动词更明显;而在NP2偏向上,积极动词更明显。

(二)动词与补全语境的情绪价

表2 动词与补全语境情绪价匹配结果统计

表2显示了补全语境情绪价与动词情绪价的匹配情况。从是否匹配的角度来看,在匹配语境中,积极动词与消极动词不呈现显著性差异(z=-0.95,p=0.33);在非匹配语境中,两类动词也不呈现显著性差异(z=-0.87,p=0.39)。从动词情绪价的角度来看,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产出的匹配语境都要远高于非匹配语境,呈现显著性差异(积极动词:z=-3.67,p<0.001;消极动词:z=-3.86,p<0.001)。此外,从能够产出非匹配语境的动词数量上来看,积极动词的数量(8个)与消极动词的数量(7个)几乎相当。

五、讨 论

(一)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与Rudolph(2008)和Hartshorne(2014)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与实验设计以及被试年龄等因素有关。Rudolph(2008)的研究是对3~12岁的儿童或青少年进行的。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成年人。儿童对动词语义的感知与习得还不够完善,因此可能与成人的表现有一定区别。Hartshorne(2014)在探索情绪价和NP社会地位对隐含因果义偏向的影响时,只设计了NP1为高社会地位,NP2为低社会地位的句子(如:The king revived the knight.),却没有设置相反的句子。如此,便无法判断当消极动词更倾向于回指高社会地位NP时,是因为该NP的社会地位高,还是因为该NP是句中的第一个NP,造成了研究结果的不明确。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无论是情绪价独立影响还是与其他因素的交互影响,发生作用的都是消极动词,而积极动词却很少出现类似情况。是什么特征让消极动词比积极动词的影响更加凸显,还需未来验证。

(二)动词情绪价与补全语境情绪价的关系

根据数据分析,无论是积极动词还是消极动词,其在匹配与不匹配的对比中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两类动词都倾向于产出与动词情绪价相同的语境,不倾向于产出与之相悖的句子。这一结果与Brown & Van Kleeck (1989)的结果一致。说明动词情绪价除了会影响隐含因果义的偏向,还会影响隐含因果义产生原因的情感色彩。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能产出不匹配语境的动词,积极动词有奖赏、激励、信赖、战胜、关心、欢迎、安慰、帮助,共8个;消极动词有怀疑、威胁、误导、伤害、折磨、嫉妒、背叛,共7个,例如:

(4)小志奖赏阿飞,因为他是一条狗。

(5)阿健信赖小泽,因为他是自己的姐夫。

(6)小坤战胜小雄,因为他分心了。

(7)小驰欢迎阿顺,因为他急需人手。

(8)小东怀疑小雷,因为他敏锐善思。

(9)阿坤误导小龙,因为他非常天真。

(10)小昊伤害阿威,因为他有了新朋友。

(11)阿浩折磨小詹,因为他想把他留在身边。

(12)小壮背叛阿毅,因为他坚持原则。

从数量上来看,无论是积极动词还是消极动词,产出的非匹配语境数量比匹配语境数量一般要少(嫉妒、安慰除外)。从内容来看,一些不匹配语境存在前后小句逻辑弱,合理度低的问题[例(4)~例(12)]。

进一步分析发现,可以引出不匹配语境的动词存在一些规律。一条规律是,这些动词中的大部分,其情绪价评分都处于范畴的极值状态。比如:欢迎、安慰和帮助在所有积极动词评定中排名垫底;怀疑、威胁和误导处于消极动词排序的倒数四名之内,而背叛、嫉妒在消极动词中评分高居二、三位。另一条规律是,在这些不匹配的语境中,绝大部分代词都回指NP2。有关这两条规律背后的动因还需要更多实验进行探究。

六、结 语

本文以汉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以句子补全为研究手段,考察了动词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情绪价对隐含因果义偏向确实存在影响,且消极动词呈现出更明显的NP1偏向,而积极动词则呈现出更明显的NP2偏向。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补全语境的情绪价与动词情绪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积极动词还是消极动词都更倾向于产出与动词情绪价匹配的语境。不匹配语境产出数量低,部分合理性弱。

但是,本文也留下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例如,为何与其他影响因素交互的通常是消极动词而非积极动词;产出不匹配语境的动词为何往往在各自范畴中处于极值状态,这些都有待未来的研究给我们一个明确答案。

注释:

[1] 有关隐含因果义动词分类的研究请见 Brown & Fish(1983),Semin & Marsman(1994)等,在此不过多赘述。

[2] Mp表示积极动词的均值,MN表示消极动词的均值,下同。

陈伟英、谢 莉:《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对回指选择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申 敏、杨玉芳:《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心理学报》,2006年第4期。

附录

附录1动词及各项数据

积极动词消极动词动词频率笔画数情绪价动词频率笔画数情绪价器重602251.92得罪290024-1.15赏识1057191.92怀疑1739821-1.15尊敬5300241.92威胁2892617-1.23佩服3002161.85误导222115-1.38奖赏755211.77批评2466214-1.38祝福3676221.77责怪112916-1.46祝贺13320181.77袭击3420816-1.46表扬2421141.69数落36525-1.62欣赏11248201.69伤害1007816-1.62认可657591.62厌恶309216-1.69激励9092231.62讨厌477211-1.69信赖3811221.62折磨495323-1.77感谢21651251.54取笑67318-1.85战胜24162181.54轻视200717-1.69关心36207101.54出卖316613-1.85羡慕3785261.31谴责1289223-1.08欢迎46046131.31嫉妒195620-1.92安慰7058210.92背叛209618-1.92帮助68056161.00侮辱291819-1.92

附录2实验句

1.小明器重阿志,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小刚赏识阿超,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阿杰得罪小江,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4.小东怀疑小雷,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5.小宇威胁阿亮,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6.小杰尊敬阿华,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7.阿坤误导小龙,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8.小辉佩服小豪,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9.小志奖赏阿飞,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0.小凯祝福小昊,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1.阿宇祝贺小航,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2.阿龙批评小俊,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3.阿勇责怪小磊,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4.阿兵表扬小鹏,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5.阿豪欣赏小军,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6.小峰袭击阿伟,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7.阿川数落小涛,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8.小浩伤害阿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19.小勇认可阿军,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0.小超激励阿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1.阿健信赖小泽,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2.阿辉厌恶小兵,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3.阿鹏感谢阿磊,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4.阿浩折磨小詹,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5.小城取笑阿泰,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6.小坤战胜小雄,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7.阿强关心阿忠,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8.小震轻视阿明,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9.小强羡慕阿涛,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0.小毅讨厌阿泽,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1.阿昌出卖小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2.阿峰谴责阿震,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3.小驰欢迎阿顺,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4.阿俊安慰小禄,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5.阿浩嫉妒小亮,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6.小壮背叛阿毅,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7.小川侮辱阿翔,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8.阿城帮助小飞,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偏向消极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煤炭供需总体偏向宽松沿海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