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模式探讨

2020-12-18 22:43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科环节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 虎 谢 娟 王 平

一、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科人才培养现状

作为新形势下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创新创业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这一特殊人才群体,具有高学历、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和沟通以及易于组建综合性团队等优势。因此,大学生在全民创新创业大军中,充当着青年先锋队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其创新创业目标往往有着科技性、前沿性、国际性等特点。自创新创业在高校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更多的是基于专业特征开展的技术类创新工作,需要创业者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工科认知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整体不错,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与我们原有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摒弃原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索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科实践新模式,是目前人才培养工作较为重要的课题。

二、原有工科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才培养以精英教育为主,工科类专业人才注重小专业的深度培养。因此,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还是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和强度,都是非常的扎实。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知识广度不够,对交叉学科缺乏了解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等。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综合型、交叉型和研究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学教育逐渐开始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也由深度专业化向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然而,从工科学生实践环节培养模式来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是以精英教育的旧模式为主,最终从实践条件和实践效果两个方面难以达到预期。尤其是近年来,社会需求趋近于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对于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更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原有的工程实践旧模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传统工程实践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不足

多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沿袭了原有的模式,改进和提升的幅度都较小。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在变、大学生的整体意识形态和素质在变、工程领域自动化程度在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在变,而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变革步伐还没有完全跟上这些变化,需要根据整体环境的变化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制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在注重传统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创新创业元素,才能推进工程实践模式的快速发展,进而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二)新形势下生产企业难以满足传统的工程实践教学要求

目前,工科大学生的规模相对精英时代大幅提高,原有培养模式大都有生产环节的顶岗操作,新形势下难以实现。现代企业的管理对生产任务、安全、岗位技能要求等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很难沿袭精英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模式,人才培养的有效学时、培养深度等方面难以达到效果。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科高校,生产企业的实践模式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比重。如何在原有的模式下拓宽工程实践的培养深度和力度?如何实现人才工程实践领域高校和企业的有机结合?如何探索原有企业合作模式的升级?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新形势下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合作的壁垒,将在一定阶段内长期存在。

(三)指导教师和企业辅助人员的人才培养技能有待改进或提升

新形势下,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对指导教师和相关辅助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的生产实习环节,存在学生人数剧增、实际动手机会很少等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体验。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工程训练,是摆在指导教师和企业辅助人员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传统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显不足。企业的工程师们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却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对科学前沿的了解;而高校辅导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前沿了解较多,但是工程生产却相对薄弱。如何有机结合这两者的优点,弥补不足,是摆在目前校企合作工程实践环节的难题。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工科工程实践环节的要求

新形势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要求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载体,以高度契合、针对性强的工程实践环节作为手段,以多元化的工程实践模式为保障,以引导培育创新型工程思维模式为目标,通过实践环节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实现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新模式。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既要求具备非常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又需要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二者需要一定的有机契合。这是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先决条件。只有具备了该条件,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此培训基础上,才可能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从工程实践培训来讲,需要为潜在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孵化和成长的环境。建立企业—高校深度人才培养模式、深挖高校自身资源、创造性地开拓工程人才实践培训新模式等一系列措施的研究和推进,对于未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工程实践重点是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模式,摒弃原有培养模式的不足,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这一理念的实践,既要发扬原有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优点,又要与时俱进,尝试和开拓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工程实践模式的几点建议

传统工科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环境和社会需求,同时,原有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没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例如,工科大学生校内实习,大多数高校沿袭了几十年传统培养模式,一成不变地采用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几乎完全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改革和创新;校外的生产实习多以企业参观和生产现场实践为主,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非常有限,更不用说参与创造性的工作,培养效果非常有限。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探索校内开展工程实践的深化模式

高等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校办企业、实训基地等,开展校内的工程实践工作。校办企业、实训基地等需要根据人才实践培养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在不影响生产、保证安全的同时,积极努力地配合学生开展工程实训。甚至可以组织一些开创性的探索工程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基本素养。该策略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校属单位协作,从政策上支持,针对专业特点,制定校内生产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硬件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配套协作,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保障生产安全和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定制工程实践内容和项目;软件方面,需要提升配套人员的专业素养,工程师和指导教师之间有机协作,有意识地制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并协作学生共同完成实践内容。

(二)保持工程实践内容的先进性

积极开展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计划的探索,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都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科发展方向一致、与工程领域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大部分高校原有的工科人才培养设置都相对较老,新时代既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此外,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又需要将二者紧密结合,并具备较强的创造性和实践执行力。因此,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容、人才培养的途径等方面需要进行改进,需要保持先进性。欧美成熟的经验可以部分借鉴,但是我国有自身的国情特点,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和鼓励多元化的新型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三)开展多元化的工程实践方式

积极开展校内校外结合、参观与顶岗操作结合、定岗操作与设计创新项目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方式,探索各种模式的培养方案和权重安排。新型的工程实践模式,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多元化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相关探索。

作为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的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摒弃原有工程实践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工科工程实践新模式。通过工程实践模式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现阶段人才需求的新模式,可以有效地保障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工科环节人才
人才云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