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困境和指导策略研究

2020-12-18 21:59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实验小学肖祈福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农村

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实验小学 肖祈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与活力的,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与观念的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较大的困难。如何针对这些实际困难和农村小学的特殊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是完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真正推进全面阅读取得实效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一般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为基础的书本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农村儿童而言,阅读几乎是他们获取外部知识的唯一快速且有效的渠道。在当前的农村地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其作为语文阅读课堂延伸的功能,而是对农村儿童的成长、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课外阅读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

对于相对较为规范、全面的城市小学教育,阅读教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但对于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农村小学,课外阅读不仅承担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升的实用功能,更是承担着农村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是自然、社会、人生等经验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其生命情感认知、自我心理塑造的重要渠道。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成年人口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减少,各类科学、文化、艺术场馆设施短缺,或者是缺乏维护与管理,儿童的社会教育培养实际上也处于真空状态。

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阅读,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始终是一个人世界图景认知、生命情感培养、人格品质塑造的重要来源。真正的阅读,首先不是功能性的,而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环节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必须诉诸受教育者自身自觉地接受和付诸实践,一切强压式和被动的教育都不会真正具有持续性效果。教育的根本性质也是人的成长,没有个体的自我完成,所有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都可能成为潜在的社会危险。在此意义上,阅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更是整个农村教育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是农村小学生主要的知识信息来源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课外阅读充实“读”的部分,可达到培养其语文素养的作用,一步步地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反哺语文课堂教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内阅读存在千丝万缕的互补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信息交流频繁、家庭文化层次更高的城市小学生,农村地区小学生的活动区域和交流圈较为狭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农村小学生明显表现出了知识面狭窄、信息来源单一的特点,不仅影响了其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更直接影响了以高考为代表的未来求学、求职等竞争。在当前更为强调应用能力的新高考改革形势下,这种劣势更是尤为突出。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主体人格形成和情感体验提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对小学高年级至中学乃至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和能力的获得产生深远影响。在现有条件下,课外阅读仍是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之外最为主要且直接的历史、文化、社会、人生知识经验的来源。当农村儿童在课堂学习之外缺乏必要的阅读,而过多地被课业和网络媒体所挤占,不仅容易阻断其具体知识信息的来源,也更容易为大众娱乐消费文化所吸引,最终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根本内驱力,进入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互排斥的恶性循环。这种潜在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引起教育各方的注意和重视。

(三)课外阅读是农村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课外阅读基于小学生善于分享的心理特点,当遇到新奇有趣的故事时,便忍不住和同学、朋友分享。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小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人交流的能力,并在大量的阅读中对语言信息加以模仿、连接、重组和创造,有力地促进了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口语交际和写作,本质上都是在思考与他人和世界关系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呈现,因此课外阅读所延伸的“说”与“写”的技能发展,更重要的是指向了学生自我思考与判断。形象地说就是当儿童被深度阅读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塑造之后,从而对各种不符合主流观念的消费和娱乐观念,形成自主明确的判断和合理取舍。实际上在缺乏家庭关心和人生经验引领的当前农村社会,在学校德育之外,最为重要的人生期望和自我判断的形成,要么来自社会和同伴,要么来自阅读经验。当必要的课外阅读较为缺乏的时候,社会和同伴的复杂影响就几乎成为农村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困境

随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纸质课外阅读图书匮乏、阅读环境等问题,以及诸如信息闭塞和阅读目的盲目等问题,也随着媒体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目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转变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城乡差距导致课外阅读更为功利化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进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明显扩大,速度显著加快。一些乡镇农村小学人员,特别是优质师资缺口也随之进一步加大,因此教育领域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社会性问题,首先使得中高考成为农村儿童真正进入城市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其竞争压力更是有增无减,不论是城镇小学还是基层农村小学,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更为突出。因此,我们看到,尽管农村社区图书馆、阅读室和小学图书馆、阅读角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小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和提升。受到各种技能培训、课外补习班的冲击挤占以及学校和家长观念的影响,学生课外时间分配较过去明显增加,而课外阅读的困难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教育的功利化是真正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相比过去无书可读,当前的问题是学生没有闲暇时间真正读完一本书。

(二)受家长文化所限导致课外阅读的盲目无序

与过去农村父母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以未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父母为主有所不同,当前农村小学生家长以中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知识,同时大量的城市打工经历也促使其形成了一定的现代教育观念,因此农村学生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意识和愿景方面,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文化专业能力所限,这些家长对儿童课外阅读的选择甄别能力有较大欠缺,明显存在依赖网络媒体的盲从倾向。例如,低年段小学生的阅读,普遍集中于少数几种传统的中外童话、神话和传说故事改编,部分甚至只是粗制滥造的缩写改编汇集,以完成各种短平快的阅读需求;中高年段小学生的阅读,则主要集中于面向应试的各类名著导读、阶梯阅读训练等,同样是以应试为直接目的的低效阅读。在阅读广度、深度和阅读的完整性上,都体现出了盲目无序的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终身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网络媒体发展导致课外阅读的片段化和娱乐化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等为主要载体的短文和图片阅读,占据了城乡各大群体的阅读主流。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地区,受环境和家长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更是呈现出各种片段阅读和浅阅读的问题。片段阅读和碎片阅读是当代中国社会阅读的主要方式,它并不一定是带来负面阅读的弊端,关键在于阅读的内容和对象。而浅阅读的直接推动者是大众文化工业的娱乐化和商业化,其本质是感官的娱乐和满足,不应归属于严格的阅读范畴。更为重要的是,浅阅读填补了学生课外活动应试化、功利化的情感空缺,不仅不应该成为阅读的主导,更是深度阅读乃至阅读本身的障碍。网络形态的片段文化对深度阅读的挤占,一方面反映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农村社会对阅读本身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单一、贫乏和流于形式。

三、新课程体现重视读书的价值追求

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学好语文最根本的方式也是大量阅读。新课程体现了重视读书的价值追求。

(一)体现重视读书的价值追求和编排特点

2019 年开始使用的统编教材,体现了多读书的价值追求。从教材编写理念上看,小学语文教材经过70 年的不断探索,语文学科的性质经历了从政治工具到知识工具、从思想性到知识性再到人文性的转变。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体现人文价值,越来越致力于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将听说读写与培养情感和健全人格紧密结合,全面育人功能不断深化。从2019 年秋季开始,小学教材统一使用统编教材,统编语文教材突出了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理念。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语文学科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合理安排总体内容,将选文、活动、知识等有机结合,用少量的课文示范,科学安排语文策略与能力序列,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从阅读要求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三)加强课内外的联系,重视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精读、略读和选读等多种类型的课文,并开发自读课本等配套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强调了精读和略读的课型区分,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教师通过精读课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略读课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

在广大农村小学要真正实现课外阅读的普及和提升,应该多方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协同推进,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困难,改善课外阅读的现状,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一)学校多学科共同推进

课外阅读虽然属于学校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行为,但考虑农村课外阅读的上述重要性和实际问题,更需要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所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指导,为学生开具全学科多方面的阅读成长书目。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精心挑选文字兼美、语言生动、主旨简明、长短适中、富有儿童情感和趣味的作品。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逐步产生“爱不释手、乐于学习、易于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发展语文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革命历史故事、传统道德故事和中外法治故事等,继承传统价值精神,厚植道德情感,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完善人格力量。科学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中外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和科学发现历程,有关宇宙自然、物种演化、数理奥秘等各领域的百科知识画册书籍,用最广博、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培养儿童基础科学素养。学校多学科的主动参与,突破了农村小学生单一的阅读模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儿童课外阅读兴趣,实现农村小学生精神、心灵、知识和信息的最大获取。

(二)重视理解和评价能力培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和掌握,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如,高年级统编教科书中的“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文素养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丰富阅读经验,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师教学时要避免讲得过深过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特别是略读课,教师要坚持引导为辅、交流为主,用好课文,训练学生阅读策略,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结合课外阅读反复练习,促使学生熟练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家校的互动与协调保持一致性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外阅读的完成无疑主要依赖于家庭的积极参与,没有家长的参与和坚定支持,所有的课外阅读都将是空谈,至少无法获得实效。学校应该更多地对父母为主体的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培训,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积极寻求家长的参与配合,推动低年段亲子共读,引导家长努力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社区可以举办亲子之间、同伴之间的读书交流分享,充分挖掘农村传统习俗中耕读传家的家风和村规、民间阅读机构的有利因素,帮助改善农村地区的课外阅读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学校与地方、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各方广泛参与,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农村小学生课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农村小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层次的提升和形式的多样化,自主创设富有内涵、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

目前,立足于手机、平板等媒体的各类教育应用软件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有关阅读的各类有声节目更是铺天盖地。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同,以喜马拉雅、樊登读书、豆瓣时间、乐乐课堂、博雅小学堂等为代表的各类阅读学习应用软件,其中的声音视频阅读节目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音效、形式多样的视频和图片素材,更有充分容纳参与的国内名家,其中不乏教育名家和专业学者。就形式而言,这类应用软件不仅有单纯朗读播讲的阅读节目,也有融合多种背景音效的广播剧,还有图文、音视频融合的古诗文新唱,更有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解读赏析慕课,等等。这些应用软件不仅提供了海量的片段阅读资源,也提供了生动的深度阅读平台,充分利用了网络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既极大解决了农村地区高品质阅读资源不足的困难,又能以生动活泼、直观生动的方式给小学生提供包括文学、历史、思想、艺术、科学、道德、传统文化等全方位的阅读资源和具体指导。诸如文学艺术类的视听节目不仅有利于课内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有利于缺乏课外文化生活的农村小学生提升传统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情感认知层次。科学素养类节目则针对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科技馆、博物馆资源的短缺,定期科普宣传,弥补了农村地区科学教育不足且教育效果有限等问题。在科学文化较为落后、宗教迷信相对盛行的基层农村,阅读学习应用软件是更为有效地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方式,以图文并茂的有声科学广播剧等生动活泼的内容形式,提供专业权威的科学知识,让广大农村小学生感受到顶级的科学素养课堂,非常有利于激发农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这将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难题提供意想不到的便捷途径。在此过程中,更为关键的是各方都应努力配合、积极引导,将新媒体资源的正面作用发挥出最大效用,促进农村小学生更高效地课外阅读。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