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文本细读中的应用

2020-12-18 21:59福建省晋江市紫华中学黄照邻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黄州意蕴苏轼

福建省晋江市紫华中学 黄照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虽短小精悍,但意蕴丰富,特别适合细致入微地阅读和剖析。而在对古诗词细读的基础上引进比较法,通过诗词间不同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乃至诗歌背景的细读比较,则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较中探究,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升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那么如何具体地将比较法应用在古诗词的文本细读中呢?关键在于选取一个恰当的“比较点”。教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首先要熟悉教材,然后精挑细选,仔细斟酌,从各类诗词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认清作品的个性特征,准确地选取“比较点”,才能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文本细读。

一、选取关键词作为“比较点”,在细读中体味和发掘主题

这里的“关键词”是指与文章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词汇,这些词语甚至可以暗示诗歌的内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将同类诗词中这样的词汇选取出来,作为“比较点”进行细读分析,或许就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关键的突破口,顺利地理解诗词,把握和发掘主题深意。

比如杜甫的诗歌《望岳》和《春望》,两诗中都有“望”字,但两者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望岳》中每一联都没有出现“望”字,但句句都和“望”相关。从远望泰山的参天耸立,到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再到细望幽深的山中景物,最后展望高瞻远瞩的凌云之志,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而《春望》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此时的杜甫不再年轻,诗人望景生情,感时恨别,见花落泪,读后无不让人感受到作者当时忧国思家的沉郁之情。

抓住同一诗人两首不同诗歌的同一个词“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够厘清诗歌的不同背景、不同内容和不同主题。同样是“望”,“望”的内容却不相同,“望”的情感也不一样。前者被美景所折服而感叹,情调快乐;后者看到国家动荡而生出无限的悲伤,触景生情,引发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在这样的比较中细读分析其异同及原因,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印象,甚至可以让学生在顿悟中突破原本无法解决的难点。

对于不同诗人的作品,同样也可以选取关键词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在古典诗词中,“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可以引导学生对“可怜”一词进行细读探究,同中求异,抓住一些共性的东西,从中寻找出规律。

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中的“可怜” 表达的是对百姓同情、哀婉的情感;李商隐《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 ”中的“可怜”表达的是对统治者浪费人才不顾苍生的嘲讽之情;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和《菩萨蛮》中“可怜无数山”中的“可怜”表达的是惋惜遗憾的情感,透露出诗人感慨叹息之情。

同样是“可怜”,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内容和情感呢?可见其用法极其丰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语境下“可怜”的意蕴,让学生在对比中质疑和探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将得到提升。细细品味,能更加快捷地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深意,有时候还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二、选取意象作为“比较点”,在细读中领悟含蓄的意蕴之美

我国古代诗人都有“苦吟”的传统,意象就是文人融入情感、呕心追求、长期反复吟诵而形成的。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就有很多经典的意象,通过细读和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品味诗中的意境,通过细致分析意象的特征,最终领悟诗词中含蓄的意蕴之美。

比如“明月”就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苏轼的《水调歌头》和王维的《竹里馆》一起进行细读比较,体会“明月”的独特内涵。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比较,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细读品析。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由月圆联想到团圆,由无法团圆想到思乡怀远的情感;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月缺联想到人缺,由分离联想到悲欢离合的情怀;读“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以启发学生从颜色上联想,由月光的清澈想到环境的静谧安宁,再联想到人的内心平和、高尚情操。如果学生有能力,还可以将部编版之外的诗词引入进行比较细读,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时间意识去联想,从明月之永恒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再联想到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以至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不断比较,细细品读,深刻理解“明月”意象的意蕴。

不同诗词当中,不同意象的运用也可以进行比较细读。比如我们可以将《商山早行》和《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商山早行》这首古诗的颔联只有十个字,却具有多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意象从听觉和视觉等多角度形成了一个组合,相互融合营造了一种寂寞、凄清和深邃的情境,烘托出早行的艰苦,也传递出深远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与之极其相似,如“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这些意象同样形成了一个组合,与“小桥、流水、人家”对应,一幅游子孤独凄凉、踽踽独行的图像跃然纸上,游子的思乡断肠之情油然而生。以上两首诗意象组合类似,描述的景象不同,表达主题却有相通之处,教师带领学生从这些意象组合进行鉴赏细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让学生领略到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选取背景为“比较点”,在细读中强化对主题的认知

背景是诗歌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心情,诗作的内容和主题肯定是不尽相同的。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细读,比较作品背后的历史、人文等细微的情境,将诗作还原到背景中比较分析,复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厚内蕴做出更为深透的阐释,发掘诗歌更加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教师可以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诗词放在一起比较,细读还原背景,发掘苏轼不同时期的诗歌主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期盼得到朝廷的重用,希望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心志,抒发了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豪情壮志。而《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上任第三年写的词,时值中秋之夜,词人把酒问月,写下这首千古传诵之词。这首词对月怀人,抒发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和对亲人的怀恋之情。当时苏轼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又和弟弟苏辙七年没有团聚,但词人在结尾却能自我排遣内心的遗憾,阐发千古人生哲理,这充分展现了词人无比开阔豁达的胸襟。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初寓定慧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他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之作。词中以孤鸿自喻,让人感受到词人极度的寂寞感伤。这些情感都是与其被贬黄州的背景分不开的。而《定风波》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的生活小事,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藐视祸难,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大胸襟和大气魄。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并没有按照作者写作的时间顺序编排,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把它们放在一起,结合背景,还原情境,细读领悟,不仅能更深地体会诗歌的主题,还能了解作者坎坷的生命历程,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其他如杜甫、李白、白居易和李商隐等诗人的作品,都可以结合背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细读。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除可以通过以上几点进行比较细读外,还可以对标题、写作手法和修辞运用等进行比较细读。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比增大,题材广阔,底蕴丰厚,教师可以精心地选择和发掘“比较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读分析,质疑创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黄州意蕴苏轼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从善如流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