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森
(南京市陶行知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边读边想象画面”首见于统编本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学生开启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之旅。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它要求学生一边依据文本的描述,一边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形象。“边读边想象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将心灵投注于文本之中,感悟语言意蕴,习得语言智慧。
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却很少教授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师“模模糊糊地教”,导致学生“模模糊糊地学”。“边读边想象画面”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中国画讲究线条勾画,用寥寥数笔勾勒出画面的整体感。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统编本二年级教材只要求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由此可见,小学生想象的对象只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而非一段话乃至整篇文章,这样的想象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提出的“边读边想象画面”要求,对学生而言更具挑战性。它需要学生将阅读文本与想象画面同时进行,脑海中的画面应该是即时的、连贯的、完整的,以此掌握文本的整体。因此,它要求学生根据语段描述厘清画面的顺序,勾勒画面的轮廓,为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蓄势。
关注顺序词,将顺序说出来。比如《荷花》一文,作者将自己想象成荷花,按照“微风吹来前”“微风吹来时”“微风吹过后”的顺序展开描写。教学时,教师请学生关注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学生脑海中的画面便会产生前后关联——由“静止”走向“运动”再走向“静止”。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段话的表达顺序及表达内容。
提取景物词,将景物画出来。比如《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稀疏的竹林、两三枝桃花、渐暖的江水、满地的蒌蒿等,构成了一幅极具诗情画意的早春图。教师可以请学生圈出这些景物,联想其特点,并试着将它们画出来。这样,诗歌凝练的语言便化成了一幅清晰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再如《燕子》一文的第二小节,有轻风、有细雨、有柔柳……独具春色的景物勾勒了初春的静态之美,给读者以宁静祥和之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取景物,在脑海中形成每个景物的画面,并采用“画出来”的形式形象、直观地感知语段内容。
对于动态感较强的语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语段中的一系列动词,并试着将它们表演出来,还原角色的动态过程。比如《燕子》一文中,“横掠”“沾”“荡漾”等词细腻地再现了燕子掠过水面的过程。教师可以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这三个动词表现出燕子怎样的特点,并让学生试着用手势将燕子掠过水面的过程表演出来,进而从整体上感受燕子矫捷的身姿、飞行的轻盈。
教学课堂如果只是满足于画面的整体勾勒,还略显单薄。教师还需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全部的感官去感受语言的魅力。例如,《荷花》第二小节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到这段话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从“挨挨挤挤”这个词,想象到荷叶特别多,而且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在赶集。
生2:这些荷叶挨挨挤挤的,好像能听到它们在说:不要挤啦,不要挤啦!可有趣了!
师:了不起!能从一个词看到荷叶很茂密,还能听到荷叶在说话呢!
生3:白荷花从碧绿的荷叶之间冒出头来,它们好像在说:哇,天空好蓝啊,外面的世界好美啊!
师:真好!你也能听到它们之间的窃窃私语呢!
生4:老师,在我的想象里,全部绽放的花一定特别香,还没绽放的花也香,只是味道不是很浓。
师:掌声送给他!他竟然能通过花香来展开想象呢!
师:同学们,你能从刚才几位同学的想象中学到些什么?
生5:我觉得想象画面时,不能书上写什么我就想到什么,要想得更具体点。
师:怎样才能想得更具体呢?
生6: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耳朵听画面里的声音,还可以用鼻子闻画面里的味道。
师:同学们,想象就是要这样,不仅要用眼睛仔细看,还要用耳朵仔细听,甚至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呢!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想象这妙趣横生的画面吧!
如果整体勾勒画面是“白描”,那么调动感官丰富画面则是“细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之翼,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感受荷花迷人的香气、美丽的颜色、多样的姿态及蓬勃的生机,并将自己对这一池荷花的独特理解大胆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意蕴得到了个性化的诠释,语言的魅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彰显。
“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最终目的不是建构画面,也不是提升想象力,而是借由画面之美引领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学习语言。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时应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朗读是促进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获得审美体验的最佳路径。例如,《燕子》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叫“赶集”?你有过赶集的经历吗?
生1:我在老家每年都会赶集,赶集时人特别多,街上特别热闹。
生2:我也赶过集,到赶集那天,四面八方的人都到镇上去,集市上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
生3:我们赶集时特别开心、激动。
师:看来大家都特别喜欢赶集。那么,这一自然段中都有什么景物来赶集呢?
生4:轻风、细雨、柔柳、花草,还有小燕子,它们都来赶集了!
师:这么多的景物都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赶集,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你能把它们赶集时的那种热闹、那份快乐读出来吗?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如果我将这段话改成“细雨、柔柳、花、草、叶都聚拢起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你们喜欢这样的改动吗?
生5:我不喜欢这样改动。这样改动后读起来不太好听。
师:你的语感特别强!原文读起来更有节奏感、韵律感,而改动后的语言缺少这种感觉。
生6:原文写雨就像毛一样,说明雨特别细,柔柳有“千条万条”说明柳枝特别多、长势很旺盛,这样写,读起来好像就真的能看到很细的雨和很多柳条。
生7:我也不喜欢这样改动。“红的白的黄的花”说明花儿五颜六色,特别好看,“青的草,绿的叶”仿佛能让我感受到春天的色彩特别鲜艳,而且生机勃勃。
师:是啊,加上这些形容词,语言更有画面感,也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多美的语言,多富有生机的语言啊!让我们伴随着初春的音乐,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一边读一边想象初春的美景!
这个片段紧扣“赶集”一词,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赶集”,并感受蕴藏在词语背后的喜悦之情。学生第一次有感情朗读时,仿佛亲临这早春的“赶集”现场,感受到早春喷涌而来的勃勃生机。学生在揣摩中发现了课文内容的节奏感和画面感。原来,课文之所以能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源自其极具魅力的表达方式——优美的语言造就美妙的想象!可以说,学生的第二次朗读是一段回归语言、亲近语言的品读之旅。与此同时,“边读边想象画面”也便实现了它作为一种阅读方法的真正价值——学习语言表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