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方协同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及思考

2020-12-18 20:48王振海
教师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素养

王振海

(武威第二十三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多年之后,德智体美劳再次明确出现在基础教育的视野中,具有显著的新时代意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这“五育”中,德、智、体的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美育也可以在艺术课程中得到培养。相比较而言,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大,这与教育评价的导向有关,也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价值取向有关。一线教师往往无法改变教育教学的评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教学实践。

一、劳动教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高尚的品质,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品德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都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课程建设中,德育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定来促进,智育可以通过考试来实现,美育也有艺术课程建设,唯独劳育几乎完全被边缘化。这是一个非常严峻也非常实在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认识问题,从问题解决的逻辑角度来看,如果不解决认识问题,那有效的实践是无法展开的。

(二)劳动教育实践目标不明确

虽然劳动教育在初中课程体系建设中被边缘化,但是在日常班级值日活动中,学生每天打扫班级卫生。但从“劳育”的角度来看,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很难达到劳育的效果,因为参与劳动的过程与劳育并不能画等号,要想实现“育”,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过程设计,而当前的学生对劳动的参与,只有“以身体之”的过程,没有“以心悟之”的过程,显然达不到劳育的效果。

(三)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家庭、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偏差。人们对独生子女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尽管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此前形成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认知,已经决定了家庭教育基本上将劳动教育排除在外,“劳动由我们来做,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这种朴素的家庭教育观认为劳动与学习是相对的,是取后者而忽视前者的。而没有了家庭教育的支撑,也就很难在社会教育上形成共识,即使学校有意识地加强劳动教育,往往也是有心无力的。

二、劳动教育中三方协同实践策略

笔者考虑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界定,将家长的作用与角色界定为“助攻”,强调家长的助攻角色,不会影响学生与班主任的地位,同时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家长助而攻之,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与劳动习惯形成才有可能得到保证。

同样的劳动行为,在具有三方协同的实践思路和促进学生成长、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之后,实践的目标、行为与意义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例如,学生分小组打扫教室,制定卫生检查标准。这是最核心的两个工作:学生劳动任务的分工必须保证公平,而要保证公平,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于是“分工者自己最后选择劳动任务”就成为最终的选择之一;检查标准需要制定者在实践中形成,需要实践者也就是学生更多的实际参与。

笔者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时候,劳动分工会有不公平现象,于是所有人都会思考:怎样的劳动分工才是公平的?其实除了“分工者自己最后选择劳动任务”之外,学生还摸索出了另外一个操作方法,那就是“劳动任务的轮流替换”,前者指向每次劳动,后者指向一个时间段内的劳动;而无论是擦黑板、擦门窗还是擦玻璃,或者是打扫室内、打扫室外,都有了全员能够接受的标准。学生还摸索出一些细节,如擦玻璃先用湿抹布,后用干软的面巾纸,就能擦得非常干净,从而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必须在家庭劳动中巩固成果,此时家长的助攻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经常提醒家长给孩子布置劳动任务,让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劳动表现及进步情况,通过这样的努力,也就让三方协同落到实处。

学生对劳动的参与度会提升许多,劳动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任务,而是一个有研究价值、有所获的过程。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认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三方协同驱动劳动教育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将劳动教育从理论上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中的可行性,那就必须建立三方协同的思路,也就是将学生、家长、班主任三方协同起来,以在劳动教育上形成合力。已有的经验表明,在学生、家长、班主任三方协同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实施劳动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家长、班主任三方协同,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要的。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只考虑学生一个因素。劳动教育也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借助家长甚至社会的力量进行教学活动。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尤其强调适应学生的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仔细研究核心素养的这一定义,可以发现它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想实现,就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强调要补齐劳育这个短板,这样才能为核心素养的落地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理解劳动教育,了解劳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途径,让学生真正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劳动教育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丰富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素养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