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伟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在中国,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也许,我们只有回到教育的原点,一览千年的儒家教育文化,才能真正把握教师的内涵。
其实孔子对教师的认定是非常平实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当教师了。在这直白的话语中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联系的学习行为。“温故”不能引发“知新”,就是简单重复;“知新”未能连接“温故”,就是无本之木。在这两种情形中,都不能当好教师。温故知新不仅是教师成长的道路,也是为师的方法。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学而时习”中的学,是学知识,习,是练习,是行动。学与习的结合,就是知行合一。教师只有作为不断学与习的人,才有指导别人学与习的资格。一旦教师学而无习或习而无学,那么,他事实上就停止了教学。
师者,首先就是不断“温故知新”并“知行合一”的人。
“好学”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种自责中,表现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孔子看来“好学”比“忠信”更重要,他唯独在“好学”这一点上特别自豪。孔子还常常出语惊人,他说离开“好学”,德行也会有弊病。儒家各派的成果,形成了《学记》。很有意思的是,它不是“教记”,也不是“教学记”,而是《学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像蜡烛那样,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蜡炬成灰泪始干”。而是大鱼和小鱼的关系,即大鱼带领小鱼悠游寻食,共同成长。
师者,就是在“教学相长”中“好学”的人。
二十世纪西方学者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一书里,谈到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生存(to be)的学习,另一种是重占有(to have)的学习。重生存学习的人,他们听别人讲,但不仅仅是听,而是采取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他们所听到的东西会激起自己的思想,产生新的问题、观念和新的观点。重占有学习的人,则尽可能完整地把一切都记在笔记本上,是应时应景的需要,并没有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学记》中早就提出了这个话题。“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记问之学是小人之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身心之学是君子之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从学习的目的上看,“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今天,当我们肩负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重任,面对这些金石之论,仿佛听到时代呼唤与古老回声的共鸣。
师者,就是坚守“君子之学”、“身心之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