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 郑淑琼
学校教育工作由多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学研究是各类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主要是研究体育教学环节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方案。但是,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体育教学质量低下,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工作不到位、教学实施程度较低等。基于体育教学的种种问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应该从教学研究入手,将体育理论知识和日常实践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体育教研成果应用于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教研要在各年级教学中不断进行,要让教研人员参与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具体课程实施方面要让教研人员听取教师的教学,从每节课堂教学中分析教学工作的问题,以此更好地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参与教研的人员不能只是理论研究人员,还要有体育教学的教师,在各种内容和方案设置上要询问授课教师意见,才能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直接忽略了教研的重要性,致使各级体育教研员尚未重视体育教研工作的作用。学校在体育教研工作的配置环节和选材方面存在显著问题,一是教研工作者的岗位安排存在兼职情况,二是过度在实践中强调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研究上轻视教研与实践的结合。有的学校几乎不设置教研组,也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研工作,在岗位安排上存在问题。有的学校设置了体育教研岗位,但是从事教研工作的人员是非专业的,在实践上无法理解体育教学。因此,学校必须确保教研工作者持续学习,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用专业技能推动体育教学进步。但目前,体育教学理论专业人员以及体育教研工作者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都不够丰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体育教研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很多体育教学理论专家不遵守课程教学服务宗旨,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教学理论的研究。
以现阶段社会的先进思想为准则,不断落实国家在教学上的政策,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运动中传授社会优秀理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面为学生服务,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健康首位的教育理念,推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以及体育训练的协同发展,确保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感受快乐,强化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教育理念,加快教育改革,促使学校体育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建立全面的体育教育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完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促使学生体育能力全面进步。坚持整体推进和典型引领相结合,发扬中华体育风貌,推崇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确保体育项目在未来顺利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给学生纵向升学以及横向学习,进入专业体育团队、体育俱乐部创造机会。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一体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到2022 年,学校配备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知识丰富的体育教师,逐步优化办学条件,促使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授课、训练以及竞赛体系建立,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确保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生各阶段的体育学习在设置上具有很强的衔接性,教师要将各阶段体育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掌握学生各阶段体育工作的核心,强化学生对体育训练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知识的渴望。义务教育时期的体育课程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体育学习有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中学时期,体育课程看重的是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带领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方法,培养积极阳光的健全人格。教师要将职业技能与现代体育教学适度结合,衔接好二者关系,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高等教育时期,体育课程和创新人才培养相互融合,培养具备精神追求、高尚品格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依照学生的年纪特征以及身心发展情况,围绕课程内容以及活动特征,设计与学生发展保持一致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养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了解健康理论知识,教授学生学会跑、跳、投等基础训练动作,掌握篮球、足球、游泳以及体操等项目技巧。建立完善的体育训练制度,积极策划普及性体育项目,定期举行运动会以及体育竞技比赛,建立体育项目兴趣小组、俱乐部以及社团等。教师要带动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训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举办各种体育赛事,保证学生日常训练的积极态度,保障学生在运动中激发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校比赛、校际联赛以及选拔性比赛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体系,构建校内体育团队,代表所在学校参加省市级或者是全国性体育比赛。强化体校融合,积极策划体育夏令营活动,加强学校和专业体育学院以及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共同协作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学校要深度改革运动会模式,每年展开竞赛项目预赛,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强化自身能力。除此之外,强化体育特色校园建设,健全比赛以及评价等工作。
学校必须确保师资力量的齐全,尚未配齐的学校需要尽快落实。满足学生休闲体育锻炼的愿望,专人指导学生业余训练,让学生能够享受体育服务,促进各项目的有效运动。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利用购入服务手段,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活动,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各项体育项目前期阶段都要有教师进行相应教学准备,要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感受体育乐趣。学校要加大各项体育场地的建设,保障学生运动有场地。学校可以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在农村地区建立体育训练场地,同时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共享。除此之外,学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齐体育用品、体育训练设备,补齐体育器材。
学校要保障学生任何时间锻炼的需求,要与周边基础建设设施结合,用学校体育场地引领社会体育建设,满足社会公众健身的愿望,在学生不开课阶段可以开放体育场地,以供社会公众参与运动。倡导学校以及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展体育项目,协调社会资源以及学校资源,确保学生不在校期间也可以在就近的体育场所展开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研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教研方法,不能忽视学生体育运动需求的变化,要从问题中寻找教研新方法,在教学上多角度出发,从课外实践到教学理论引导;在教学设备上要全面化、丰富化,进行资源最大化利用;在资金使用上结合学校各阶段的体育教学需求,满足体育教学器材和训练的需要。鼓励教师对体育项目进行教研分析,设置考评内容,让体育教研工作充满活力。针对教学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建立教学成果库,将教研成果和职称评定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学校要促进教研理论人员与教学人员的全面合作,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实际运用教研理论的情况,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分,以此保障教研成果能够充分促进实际课堂教学。体育教学要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分析者参与其中,积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确保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学生要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要将教师培训长期化、规范化。在平时工作中,要强化教研工作的管理建设,设置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展开分析,制订合理的计划。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中,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以及改革背景下,学校必须持续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使用全新的思维理念展开全面的教学策划以及改革。在分析体育教学情况的时候,必须确保体育教学科研工作者在教学中的关键位置,保证教研成果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教师要与教研专业人员相互联系,从教研导入教学,不断丰富实际教学方式,并且将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到体育教学改革中,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现科研价值。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让全员参与教学研究,激活体育科研活力,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