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牟玉宝
初中语文学科具有特殊性,其内容丰富,与传统文化连接紧密。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语文学科这一独特性,采取合适的手段在教学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让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的同时,实现对初中学生的有效培养。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呢?教师必须把握教学“三部曲”,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很多学生认为一些古典诗词、文学晦涩难懂,在学习时常常产生畏难心理。为改变学生这一学习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会在语文古诗文教学时开展课前预习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深入传统文化的世界,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在课前笔者会制定好相关的传统文化教案,引导学生根据教案进行课前预习活动。如在《小石潭记》古文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先了解作者柳宗元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设置阅读问题,如: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的感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描写了小鱼儿什么样的特点,妙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深入文章,探究传统文化。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课堂上具有独特作用,它能够通过多媒体、联系实物、语言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思想上、情感上与传统文化对接,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如在学习《使至塞上》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该诗的意境之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诗中的静态美,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既让语文课堂别具一格,又加深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品读与享受。
这里所说的讲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可聘请相关的语文专家或教育者来为学生讲解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既能够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整合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于丹讲《论语》、蔡礼旭讲《三字经》等,既减少资源的浪费,又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新时期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实际活动中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进行古文理解表演会等。这些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学生提供了走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为开阔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在教学实际中建立流动漂流机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传统文化书籍。如有的学生带来了《水浒传》,有的学生则带来了《三国演义》等,这不仅能够营造书香班级氛围,也是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
教师要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要将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样才能够从方向上为初中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做好教学理念指导。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意味着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发展,也意味着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评定时也应该从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成效入手,不要完全按照结果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评定。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才能够在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积淀了多少优秀的文化,又记录了多少的历史辉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这样才能够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让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