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卢仁祥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运行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研究的主要内容涵盖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各种经济现象和政府政策的作用原理与内在逻辑,甚至能够对经济的运行做出正确的预判。但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广,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通常,研究型院校更多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课程的内容设计难度和深度较大,课程的教学也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目标。但是,对于广大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学校的整体定位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要低于研究型院校学生的素质。传统的沿袭研究型院校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为此,针对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的教与学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上通常注重与社会实际岗位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然而,现有的宏观经济学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和成绩考核上显然背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定位。
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过于宽泛,涉及的经济学流派众多,每个学派研究的视角、推理逻辑和政策主张既有联系,也存在显著区别;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给学生过于抽象和遥远的感觉。如果学生没有系统地了解过经济学流派及各派的主要思想,学习起来就觉得内容枯燥乏味,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事实上,与研究型院校的学生相比,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质相对要弱很多,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来应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培养方案把宏观经济学的课时都设置为48 学时,由于课程内容宽泛、涉及面广,教师上课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根本无法对基本原理和应用做进一步的深入拓展和分析,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普遍不好。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偏重介绍西方经典经济理论的课程,而这些理论的产生基本上来源于西方市场经济论,内容都过于抽象,学生感觉与自己比较遥远,学习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很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宏观经济学由于侧重于介绍理论,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高校普遍扩招后,宏观经济学现在基本都是大班上课,由于上课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与学生基本没有互动,也无法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更谈不上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升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致使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仍然沿袭以前的传统做法,采用教师出题的闭卷考核方式。这样做确实相对简单,容易对教学进行评价,然而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划一,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和创造性的体现,而且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宏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应该结合技术应用型院校的目标定位,加强过程考核,突出学生的参与和对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
宏观经济学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基本都是引进的西方经济理论和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实际的总结和概括。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理论总结更加适合西方国家经济的实际情况,可以很好地为西方国家政府的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虽然这些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但是并不代表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情况。比如中国学者蔡昉指出,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中并不能够被验证,但是该定律在美国是被反复验证了的。因此,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到本土化,否则很多理论描述的情况与中国实际存在差异,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更加迷惑。
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上,要突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突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本土化。首先,要认真研究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合理制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该门课程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本着学生够用的原则来取舍。其次,认真设计每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本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总体层次、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最后,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安排要合理,使学生真正能够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容做出思考和研究,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收获。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应区别于研究型院校,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多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来授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达到对知识应用的境界;而对于一些比较热点的问题、学生熟悉的知识或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应该多运用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模式,让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该门课程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采用传统的考核办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也谈不上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为此,要改变现有的成绩考核办法,注重对课堂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提高学习过程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来改革现有的考核与教师评价机制,鼓励多元化的教学与考评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实现宏观经济学教与学的根本转变,提高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