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0-12-18 15:36葛永红李灿婴白凤翎李学鹏李秀霞励建荣
农产品加工 2020年8期
关键词:双师产教产教融合

葛永红,李灿婴,白凤翎,李学鹏,李秀霞,励建荣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产教融合,就是将产业的需求与大学教育有机融合,实际应用中有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等复杂的表现形式和运作模式[1]。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号),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基于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代企业发展和高校转型之需要。对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只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

1 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为了不断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国家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传统产业中高新技术的融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从理论化和传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成实践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工业的高速稳定发展依靠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对高校食品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而且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受到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实验教学条件的影响。现阶段,很多本科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学和科研定位失衡的问题,对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此外,有些地方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食品工业对高质量优秀人才的需求。

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主动合作交流,高校应该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辽宁省食品产业校企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和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关键点在于找到“融合”点即利益共同点,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谐统一。

2 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应用型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

不同层次的高等本科院校应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3]。在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很多地方学校均参照国内较强的高校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高水平科学研究、申报博士/硕士点等方面,缺失了地方特色和优势,导致了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不一致。

2.2 “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仍需提高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并能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其数量和质量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4]。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其中有部分教师近年来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与现行食品企业要求严重脱节。学院也通过各种渠道外聘一些既有管理经验,又有业务指导能力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此外,学院也开始引导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博士到企业挂职锻炼,但相关考核、管理及激励政策不完善,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2.3 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学院与很多食品企业签订了相关实习基地协议,并且在业务上均有一定的合作,为广大毕业生的就业实习提供了保障,也为他们适应毕业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实际合作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到产教深度融合中,更多处于从属地位。此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优惠政策,导致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够。

3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解决产教融合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应突出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1 优化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及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由此,学院依托辽宁省食品产业校企联盟,聘请来自企业的高管和高级工程师,共同组建“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和“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以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为出发点,全面考虑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把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有机贯穿起来。

3.2 优化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和方式。

一是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学院、学生和参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课程内容,奠定厚实的专业基础;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增设学科发展进展类课程,紧跟食品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育贯穿始终。三是积极邀请和吸纳优秀联盟企业实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食品行业企业的教学供给侧改革。

3.3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依托校企联盟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采用校内和校外教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是以课程实验、食品企业参观、毕业论文(设计)和食品企业实习4个环节为重点,坚持实践教学4年不断线。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原有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同时开放教学实验室,保证顺利开展相关实验。三是加强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增加设计性论文的比例,保证研究和设计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新颖性,并且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科发展。四是推荐学生走出校门,加强与联盟企业的合作,使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3.4 强化第二课堂,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通道

“第二课堂”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侧重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做到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团队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取长补短,突出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达到“第一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一是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以及浓厚学院学术氛围。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使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到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实际中去。三是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校级创新创业计划,以培养创新实践、分析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

3.5 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际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选派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良好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中短期访学,进一步提升知识根基和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建立起能够及时追踪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三是统筹安排中青年专任教师进入联盟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在企业工作的具有工程师背景的人才,以快速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五是加强与联盟企业的深度合作,不定期地聘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开展讲座等活动,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经历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多元化。

4 结语

辽宁省食品产业校企联盟的成立为产教融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中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情况设立培养目标,结合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从课程内容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多方面着手,着力打造食品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双师产教产教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