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城小学 李赛娟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及探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高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逐步思考和探索,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状态,教师再依据学生的答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寻找适合的方法解决相应问题。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理念中提到了“为迁移而教”,也就是说,“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迁移知识。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新知识的学习都是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师首先要找出新知的生长点,巧妙地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不断思考,从中提炼出与新知识相关的概念和法则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问题导学:(1)练一练。用竖式进行计算并验算:77+508=( );1005-476=(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2)学一学。知识预习,想一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3)想一想。小数和整数加减法的共同之处?(4)问一问。我要提出什么问题?如此层层设问,使学生在小数和整数的运算中展开活动,在整数运算的基础上提取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再找出两者的区别,明确计算过程,掌握相关内容。
如此进行问题设置,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着眼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区别和联系,促使学生能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知识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又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知识的构建必须依赖于生活中的实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学设计时,要注重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现象,并通过操作活动累积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下列导学问题:(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有哪些是三角形的?(2)做一做。从一张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三角形,试着说一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3)认真阅读课本,思考:三角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此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深化知识学习,从生活现象入手,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环环衔接,让学生初步地感知了三角形。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结合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具体感知了事物的存在,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转化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效地提高了问题的质量,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延伸。
教材内容记录的是知识的静态过程,省略了其中动态的知识变化过程,使知识呈现相对固定,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导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尝试着走进知识,感受知识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真正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进一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工人用1 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花圃,共有18 根栅栏,想一想,共有几种围法?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学问题:(1)学一学。学生自学教材:18 代表什么?“18÷2”求出的值是什么?动手将表格填完整。(2)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完成列举?如画图法。(3)算一算。分别计算几种围法所围面积的大小,从中能发现什么?(4)试一试。将栅栏换成24 根,还能不能像书上一样列举?
如此设计问题,将教材中的思路完整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列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关注教材内容,不断地思考、探索、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题目。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构建,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