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科学课堂中的教学机智

2020-12-18 11:11◇黄
小学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魔术导学科学

◇黄 丽

【作者单位:南通市北城小学 江苏】

“坑蒙拐骗”原来是一个贬义词,其本意是“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或许多数人会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会同“坑蒙拐骗”沾上边,然而,我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启蒙的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偶尔也对学生耍点“坑蒙拐骗”的手段,充当一位好心的“骗子”,或给学生挖“坑”,或故意装“蒙”,或赐予“拐”,或善意“骗”。科学教师的“坑蒙拐骗”是一种教学机智,让科学教学更为精彩。

一、挖个“坑”

俗话说,“坑人之心不可有”。这里的“坑”并非坑害的意思,而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挖的“坑”。这个“坑”是教师精心预设的,“坑”内藏着神秘的科学知识,“坑”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它能点燃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

在科学教学中挖“坑”的办法很多,效果比较理想的有魔术与游戏。这两种方式迎合学生猎奇、好玩的心理,对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如在教学《变色花》一课时,我利用“纸花变色”的魔术导入:用喷壶往纸花上喷“水”,白色花瓣瞬间变红,花托、叶子顷刻变绿。神奇的魔术吸引了学生眼球,勾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把他们带入探究情境。为了揭秘魔术,学生猜想讨论,阅读科学资料,自主实践操作,亲自动手玩魔术,在一步步的探究中认识了物质的种类,了解了指示剂的作用,学会了辨别物质的酸碱性。魔术情境如同一个充满悬念的“坑”,激发了学生好奇,激起了学生思索,学生在观“坑”、探“坑”的过程中,建构了科学知识,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科学课堂中的“坑”是一口科学矿井,是教师故意设下的一个局,是富有悬疑性的科学问题情境。这个“坑”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诱饵,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和大脑细胞,对学生充满着诱惑色彩,让学生的探究欲望萌动,催发学生去自主探究。

二、装个“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有意义的自主建构的过程。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个体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科学教师的引导下展开的自主探究,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所要做的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巧妙机智地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为了彰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我在科学课堂中装“蒙”,以巧妙的方式让出自己的位置,给学生腾出自主探究的时间。

装“蒙”是指教师故意卖懵懂,装作愚昧无知的样子,请求学生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摆》一课时,我这样装“蒙”:“老师家里有个老摆钟,由于年代已久,时间走得变慢了,有什么办法让它走得准一点呢?谁能帮帮老师?”我边说边出示了“摆钟”,乐于助人的学生观察后纷纷给我支招。有的说:“把钟摆的砣往上调。”有的说:“把钟摆的砣往下调。”“看来同学们都认为摆的快慢和摆的长短有关系,那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己做个摆来研究一下,帮老师找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就这样,我利用学生乐于表现、助人为乐的心理,故意装个“蒙”,向学生求援,让学于无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摆的探究之中。

装“蒙”是一种教学智慧,表面上看似教师遇到困难,实质上体现了教师的大智若愚,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教育姿态,是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教师通过装“蒙”巧妙地让学,自己退居幕后,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

三、赐予“拐”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科学教学既不可以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也不能完全放手给学生去自由探究。我们在突出生本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价值。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去实践,这就需要教师赐予学生一根“拐”,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可靠的支持。

“拐”是一个多意字,其中有一层含义是:走路时帮助支持身体的棍。睿智的科学教师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赐予“拐”,为学生搭建支架,当好学生的“拐杖”,给他们注入新的力量,助力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境地。这把“拐”是千变万化的,或提供结构性材料,或利用导学单学习,或是教师的点拨启发,或是教师的示范操作,或是视频的形象展示。如在教学《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导学单,让他们依据导学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导学单如同汽车的方向盘,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导学单让学生学有所依,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有效教学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既要让学,还要引思,做到放扶结合。

四、善意“骗”

“期待效应”认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其实,该教育效应倡导者罗森塔尔在当初实验时所说的“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也是毫无依据的,他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欺骗”。他采取的是一种“骗”的教育手段,是他精心编织出的善意谎言,这句“谎言”里寄寓着他的期待,正是他的“骗”促使了这批学生的成功,对学生起到了心理暗示和诱导激励的效果,因此,他美好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期待效应启迪我们,科学教师不妨也学点“骗”术,“骗”学生思考,“骗”学生探究,“骗”学生合作,“骗”学生朝向预期目标发展。“花言巧语”是一种重要的骗术,教师用巧妙的语言评价,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情绪,赢取学生芳心。我在科学课堂中,经常会用一些“甜言蜜语”去“骗”学生,如“你的思路新颖独特,具有发明家的潜质。”“你善于观察思考,将来一定能成为第二个鲁班。”“科学家在实验后总会整理好材料,这一组的学生个个都像小科学家!”赏识性评价虽含“骗”意,却起到了激励和鼓舞的作用,激发学生自信,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探究。

教师的“骗”是一种美丽的谎言,是善意的欺骗,是充满自信的期待,激励学生迈向成功。

巧妙的“坑蒙拐骗”,彰显了教师的智慧,让科学课堂绽放精彩。它不仅趣化了科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且催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力,提高了探究质效,促进了科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魔术导学科学
魔术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吸管悬浮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庞大的魔术联盟
科学拔牙
小小魔术盒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