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荷,任 鹏,孙笑宇
(1.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2.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山西阳泉045000)
屯留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地处太行山区,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温暖带气候区。屯留区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因而中药材资源广泛分布。中药材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1],近年来,山西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是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于1987年进行,而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中药资源整体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药资源底数掌握不精准,难以发挥其指导生产的作用[2-3]。
2011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逐步展开[4-8],山西省屯留区作为全省第二批正式普查县于2019年全面开始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本研究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规定[9-10],对屯留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统计整理,旨在摸清屯留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状况,从而为屯留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屯留区地处太行山区,上党盆地西侧,区境处在北纬36°13′~36°30′,东经112°28′~113°03′;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形成山区、丘陵、平川3个不同类型区域;全境南北宽25 km,东西长60 km,总面积1 142 km2;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温暖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长夏短;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在2 504.1 h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583.3 mm,无霜期160 d。截至2019年底,屯留区辖1个街道6个镇4个乡以及3个开发区和1个工业园区。
采用传统野外调查和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结合3S技术、样地调查等方法,对屯留区现有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10-11]。
1.2.1 样地调查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普查以样地调查为主。以屯留区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为对象,由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随机抽取生成区域样地(1 km×1 km)、地理边界和坐标,把已生成信息导入采集器(PDA)中,在实地调查中则以GPS导航为准进入样地[12]。屯留区普查共生成4个生态代表性区域,分别为草丛、灌丛、沼泽和针叶林;随机生成的样地数为45个,其中,草丛27个(158.46 km2)、灌丛6个(21.38 km2)、沼泽3个(5.1 km2)、针叶林9个(44.29 km2)(图1)。
1.2.2 野生资源种类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根据资源数量多、可通达性的基本要求,对屯留区45个样地进行调查,每个样地内随机选取5个样方套(10 m×10 m),每个样方套间距不少于200 m。调查过程中,利用GPS记录样地各项数据信息:海拔、经纬度、坡位、坡向,使用卷尺、绳索等工具圈定样方,并对各个样方内植物进行统计和拍照记录。通过查阅文献,参照《中国植物志》[1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4]、2015版《中国药典》[15]、《全国中草药汇编》[16]和《山西植物志》[17],获得植物的种类、科名、属名、拉丁学名、中药名、药用部位、功效等信息。
系统共生成45个样地,通过实地考察,根据资源数量多、可通达性的基本要求,完成36个样地(系统所生成样地总数的80%),基本完成了屯留区中药资源普查的任务(图2)。有9个样地未完成调查,依次为8、9、18、19、34、35、36、39、41号样地。其中,18号样地由于药用植物掠夺式采挖,破坏生境,造成植被稀疏,多为荒山荒地,达不到调查的要求;34、35、36号样地是因为样地内的信息未及时更新,样地内出现大面积耕地种植玉米,且有工厂作业,没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从而无法完成样地数据采集;8、39号样地由于样地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山高路险、植被茂密而难以进入,同时生态环境对物种有所破坏,不适宜开展调查;9、19、41号样地在普查前期设置重点品种时,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造成样方内没有重点品种[18]。
屯留区普查总计完成样地36个,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07种,隶属于44科96属。现已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统计。
以科别划分,物种最多的前5个科依次为菊科、蔷薇科、毛茛科、唇形科和茄科,占比依次为20%、8%、6%、5%、5%(图3-a)。其中,菊科药用植物17属22种,是屯留区资源调查的优势科。
以生活型划分,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现有物种的主要生活型,占到总数的58%;其次依次为1年生草本植物、灌木、藤本;乔木占比最小,仅占到总数的5%(图3-b)。
以入药部位进行划分,根及根茎类占总种数的38%,全草类占总种数的30%,叶类占总种数的2%,花类占总种数的4%,果实和种子类占总种数的16%,皮类占总种数的4%(图3-c)。图3-c结果表明,屯留区药用植物中,利用根及根茎类入药的药用植物最多,其次是全草类,利用叶类、花类、皮类入药的药用植物较少。因此,在利用屯留区根及根茎类野生药用植物的同时,应加大叶类、花类和皮类药用植物品种的栽培。
以出现度划分,从物种在野外出现的频率来看,有7%的药用植物比较多见,而有32%的鲜有见到(图3-d)。
屯留区中药资源普查是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重点品种目录为依据,经调查共统计重点品种18种,涉及14科,占调查发现物种总量(107种)的16.8%(表1)。在调查的重点药用植物资源中,连翘、党参、黄芩、远志、柴胡有野生,也有人工栽培;其他品种均为野生。同时,连翘、党参、黄芩均有大量的蕴藏量,且主要分布在张店镇,可以合理开发利用。
表1 屯留区重点中药资源目录
屯留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共完成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野生药用植物107种,涉及44科96属,其中,重点调查品种18种,特别是连翘、党参、黄芩等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以菊科植物居多,为屯留区药用植物明显的优势科。按生活型划分,多年生草本占到总数的58%,为现有物种的主要生活型;按药用部位统计,根及根茎类的药用植物最多,占到38%。
屯留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而大多数的野生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存在乱采滥挖严重等现象,加之9个未完成样地调查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开展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意识,减少乱挖药材、放牧等对资源的破坏行为;采挖过度的中药品种要进行保护,药用部位是地上部分的要留根,是地下部分入药的要留种,尤其是根及根茎类药材,使药用植物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二是针对密度不均匀的药用植物,可对其进行野生抚育,把野生与栽培2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掉老弱、密度大的,保留优势、健康种进行移栽,调整行株距、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野生种质资源,从而提高品种的蕴藏量。三是急需建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规范和标准,使药材品质得以保障。四是政府统筹制定好规划,加大市场调研,合理布局中药材的栽培,提高药农积极性,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