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意 连曼羽 高婕语 陈雨非 于跃 丁怡
摘 要:文化是群体的行动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家史、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家庭是我国农耕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与当今社会、国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传播价值、道德、和行为规范。建国以来,我国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结构、家庭关系都在改变。继承、完善每个家庭的家史、家训是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的和睦生活、职业的能力提升、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国家的共存共荣态度的集中体现。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家家户户都有适合自己家族的家训和一段丰富的家史。家族的变迁史,长辈的创业史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学生来说,家史家训是有情感的,是有溫度的,家史不仅能帮助后辈了解过去的生活,而且还能增进家庭的情感交流和理解。家史不是正史,但家史依然神圣严肃,因为家史中流淌着祖宗的精神血脉。站在历史长河中回首往昔,祖先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生活,但祖先留给我们的家训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东西,正如我们无法割舍血脉一样,我们永远无法割舍这份情意。
关键词:文化;家庭;家史家训
一、家史家训的起源
家训的雏形起源于氏族社会,氏族的族长负责家庭成员的生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族长进行口头教授并进行简短记录,形成了最早的家训。进入隋唐时期,出现的家训更多地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训诫和教诲。进入宋代,家训在民间普及,较前两个时期不同的是,本时期家训更多地融入了儒家思想,阐明了家族前辈对后人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家训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家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实行宗法制度,为了顺应分封制度和管理皇室诸侯,家史的雏形初现;当时的家史更多的记录是家族成员关系。到后来的隋唐时代,士族门阀中盛兴家史记录,自推行科举制度实行之后,家史的记录更成为了士族出仕、门第婚姻、宗法制度等的重要依据。自北宋起,家史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也从政治功能变成社会功能,文人学士梳理家史使得家史在民间普及。当时氏族关系缩小到家庭关系,百姓对于家史的理解更进一步,不是一味地记录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族的兴衰过程,更将家庭渡过难关的宝贵经验和方法也记入其中,家史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家史记录了家族成员关系和家族兴衰的关键时间点,也将保持家族和睦的方法和渡过难关的宝贵经验编入其中。这对家族族长以及家族成员起到了鞭策和引导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家史、家训能够被世世代代不断的传承,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史、家训没有门槛,可以是简单记录或是详尽描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族典范。封建社会的家史、家训与民国时期的家史、家训有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史、家训与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家史、家训有区别。所以需要后人加以完善和创新,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赋予家史、家训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达到每个家庭都能运用家史、家训进行文化传承和树立正确核心价值的教育目的。让家史家训成为思想、人文、历史、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重拾家史,再续家训”的意义
(一)家史的表达内涵
家史重在表达家庭不变的传承关系及社会变化的过程及趋势。传统家史的意义在于记录家庭变迁的过程。以大家族为主农耕文明时期,人们的行为主要靠家庭内部来进行约束。工业社会时期,我们的行为由法律和道德准则来约束。
(二)家训的表达内涵
家训是长辈对于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同时期传达的思想、原则也大不相同。农耕时期重家族,轻社会,百姓基本不承担社会责任。而工业社会时期,人们以社会为主,遵守社会秩序,结合家庭和睦生活的方法及渡过困难的宝贵经验,总结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家庭训言,给后代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为价值塑造、能力提高、知识获取提供依据。
(三)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家庭的影响
社会结构变化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在封建的农耕文明时代中,以宗法观念为主,大宗族制,男尊女卑,惟父母命是从等观念是主流的家庭文化。家族中的长辈拥有家族内所有财产的掌控权,所以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掌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获取经济来源的途径更为广泛,家中的经济主导者也不再是家中的长者,而是家中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成员,这导致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经验传承不是家庭发展的唯一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是更好的家庭传承。
(四)家史家训对家庭的影响
家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且是终身学习的地方。家史、家训凝结了华夏文明上千年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它体现了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优良的家史、家训会让家庭美德,社会道德在家庭成员身上自觉体现。长辈留下的家史家训对后辈有引领作用,后辈能从中领会到人生感悟,也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社会结构变化的成因分析
(一)农耕文明的起源
农耕文明是世界出现的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先辈通过不断地狩猎与采摘,观察到可以将采摘植物的块茎、籽粒埋在土里,培育出新的植物,并通过打造石器来解决获取食物中遇到的困难,农具由此产生。以此为基础,逐渐出现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适宜耕种,具备农耕文明诞生的必备条件,自给自足的家族式发展也由此产生。
(二)工业文明的起源
世界工业文明的起源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产生的。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人的手工生产,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领先全世界,使世界的发展方向逐渐以工业化发展为核心,工业发展变成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工业文明的诞生促进了社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明进步的浪潮。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我国也在建国后进入工业文明发展阶段。
(三)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我国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换,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更是思想上的一次巨大转折。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生活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存依靠土地。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所掌握的技能大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比如提高农作物生产率的经验方法等。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经过第一至第三次的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城市快速发展,交通工具也得到很大改善,科技文明不断进步,社会繁荣昌盛。工业文明时期,人们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向机器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体力劳动占比逐渐减少。
四、“重拾家史,再续家训”的操作方法
(一)家史家训的写作
家史常以老人讲给后辈听的形式口头存在,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感染力。在同一社会背景下,家庭之间差异较大,每个家庭经历的事件不同,对于维持家庭和睦、渡过难关的方法和经验也不相同。
在撰写家史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访谈,收集到祖上三代的家族变迁过程,并从中体会到长辈奋斗的艰辛。家训的编写中要打开格局,从家庭责任出发,立足社会和国家层面,指引家庭成员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拾家史、续家训,让两种不同时代的文化相互碰撞,从中凝练出两种文化的共通点,这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价值观进行塑造,导向性更强,也能使青少年更深入的掌握、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如何保证写作的真实性
在访谈之前需要整理、明确主题。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了解长辈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发生的事件。详细规划访谈提纲方向,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得到我们想要了解的真实答案。根据访谈提纲的梳理,对被访者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实时关注被访者情绪,及时调整问题顺序。保证被访者以平和的心态结束访谈。被访者顺序从父母开始,更容易找到生活契合点,展开对较为深刻问题的访问。在访谈过程中进行实时录音,完整记录被访者的回答,通过梳理录音片段和访谈记录,从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访谈部分进行家史的撰写。每个家庭都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三)完成写作后对个人的意义
家史、家训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品格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重拾家史能让当代青少年了解社会的变革,从中获取知识;通过再续家训能够塑造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并使个人得到能力的提升。家史是对先辈的人生经历进行总结,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当代对于个人的要求,有利于帮助个人在面对未来的困难中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如今的工业文明社会,国家的发展远远大于家族的壮大,国家的法律更能够有效的约束人民的行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改变,应重拾家史再续家训。如今在重拾家史再续家训的过程中应以社会为主,以国家为主,才能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上复杂的思想对部分青少年产生误导。因此,需要符合当代现状的家训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使青少年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五、“重拾家史、再续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现如今国家推出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政策与方针,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当今社会大力推崇的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对个人遵守基本道德的准则,是评价个人道德的基本价值标准。
为了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青少年通过对家史、家训的调查与写作,理解家庭内涵、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立足家庭,服务社会,培养家国情怀,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家史、家训传承下来,让个人与家庭正确的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淦丽霞 吴建成.大学生家史家训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研究,2017,5.
[2] 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根植于中华传统,2019,8
作者简介:于意(1986.02- ),男,满族,辽宁凤城人,本科,讲师,大连民族大学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