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0-12-17 03:32肖立容王刚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肖立容 王刚

摘 要:文章通过对贵州商学院353位“00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有网络思维常态化、网络使用娱乐化、网络素养薄弱化、信息关注理性化的网络行为特征,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贵州商学院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00后”大学生三个层面,结合“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完善“0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994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员。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互联网正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社会关系。特别是对在科技信息迅速发展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便捷、高效、轻松,但复杂的网络信息也给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扰。网络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2018年秋季,“00后”作为主要群体进入大学校园。“00后”的成长环境、社会发展等与“80后”、“90后”大不同,形成的思想、行为特点肯定也有所差异,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全球一体化推进的当下,网络不实舆情的频频出现威胁着校园的和谐稳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贵州商学院“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为深入了解贵州商学院“00后”的网络行为特征、网络价值观等,笔者面向贵州商学院“00后”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53份,回收353份,回收率100%。

(一)网络思维常态化

通过对353名“00后”大学生调查,发现来自城市的“00后”大学生仅占12.18%,而大学才接触网络只占0.85%,说明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乡镇,但绝大多数在中小学时已开始接触网络,信息获取非常便捷。“00后”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被称为“互联网一代”“数媒土著”,他们的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娱乐休闲、对新鲜未知世界的探知等多半借助网络进行,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搜集自己想要的信息,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网络技术的习得能力强,网络思维已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之一。

(二)网络使用娱乐化

“00后”大学生网络获取极为便捷,但网络使用趋于娱乐生活。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花在网络上交友聊天的时间排在第一,其次是刷抖音、微博等关注动态和看电影、视频等影音,花在查阅资料、学习(不含网课)等上的时间不多。每天上网平均花在非学习上的时间2-4小时、4-8小时者居多,分别占37.39%和40.23%。这表明“00后”大学生网络使用以社交、娱乐为主,缺乏利用网络资源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主动性。

(三)网络素养薄弱化

“00后”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习惯用网络思维思考评判事物,然而面对复杂多样、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甄别能力有欠缺,网络素养不足以抵御海量信息的冲击和考验。调查发现,他们使用网络的自律性较差,31.7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网瘾,64.87%的学生有因上网耽误学习的经历,但只有44.19%的学生会对上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感到后悔,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抵制网络暴力、低俗文化等不文明现象。“00后”大学生网络思维较浅薄,有从众心理。60.34%学生表示会受与自身安全相关的网络传闻影响,87.5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其价值和行为取向有影响。此外,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学生有在网上匿名发言、传播谣言、抨击社会等行为。

(四)信息关注理性化

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在网上看到某热点事件或社会敏感问题文章时,57.79%的学生选择看了后不评论,只有2%的学生会不经思索直接转发评论。64.02%的学生表示网络上关于某事件的主导言论不会左右他们对该事件的看法。对于一些网络上流传的信息,80.74%的学生会持怀疑态度,只信官方权威信息。这表明,“0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看待事物趋于理性,不会盲目跟风。

二、贵州商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复杂的网络环境冲击“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辨是非能力不足,自律性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成长在网络时代,既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强大的知识资源和创新的思维,更对其行为能力、价值取向、心理健康、道德观念确立产生着巨大冲击,并滋生了诸多心理问题[1]。高速便捷的网络使用侵蚀着“0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交际受阻、网络依赖问题。不良的网络环境、失真的网络信息冲击着“00后”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价值取向模糊、思想观念出现偏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阻力。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展滞后

目前学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除了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之外,还启用了钉钉、易班等云上学工平台,但大部分仅是进行基本信息的传播,学生的关注度、点击率不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据调查,56.66%的“0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不足。只有20.68%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关注学校官网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相关的信息。57.51%认为学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一般,只有22.38%的学生认为管理规范。这表明,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展滞后,学校未能有效利用好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主要通过主题班会、课堂传授、谈心谈话、座谈讨论等线下方式进行。随着网络高速发展、网络育人的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网络,但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而且更新速度緩慢,不能结合学生兴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其实效性差不言而喻。

三、完善“0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教育责任。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指导,为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能够向大学生传递我们新世纪的最强音[3]。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失语”“失声”“失众”[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侧重对学生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网络素养、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高校应结合“0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新应用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多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网站板块设计和选材上,要结合学生特点,突出思想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努力建设内容辐射面宽、服务性强、受众面广的综合性的学生信息网站[3]。

(三)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跟“00后”大学生节奏,关注他们的网络动态,熟知他们的网络思维和行为特点,研究他们的网络心理,抓住他们的网络兴趣点和关注规律,学会利用各种新型网络技术,增强自身思维能力,不断进行思维融合,主动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努力塑造出权威的“网络意见领袖”形象,引导他们合理利用网络渠道学习生活,真正走进“00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启迪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思想[5]。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定政治信仰,与时俱进,适应高新技术发展,主动加强自身网络技术学习,积极参与高校组织的网络培训,强化信息素养,提高信息甄别、收集、筛选、处理、利用能力。

(四)提升“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

“0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理性务实、独立自主,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然而其社会阅历较浅,网络自律性较差,责任意识不强。首先,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自制力。其次,强化网络法制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言行,促使学生懂法、知法、守法,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再次,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坚定政治立场,多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参与讨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能力。最后,关注学生网络心理变化动态,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和咨询,预防网络心理疾病,干预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正引领着社会高速向前发展,这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6]。“0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出生并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生活、成长环境发生诸多变化,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应随之做出改变,因人施教。高校应正确看待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网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徐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河学刊,2012(7):158-159.

[2] 李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报,2012,28(7):144-145.

[3] 王计军,储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32-34.

[4] 吴旭丹.“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法制与社会学,2019(3):195-196.

[5] 王海建.“00后”大学生网络话语特点及引导[J].高校辅导员,2019(2):44-48.

[6] 张秀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1):51-53.

基金项目:贵州商学院2019年度院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互联网环境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贵州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YJSK02)。

作者简介:肖立容(1987- ),女,湖南邵阳人,贵州商学院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王刚(1981- ),男,江苏沭阳人,贵州商学院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兼辅导员工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