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2020-12-17 03:32彭鸿任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特殊时期生命教育大学生

彭鸿 任芳

摘 要:2020是特殊的一年,各种灾难不断、蝗虫肆意,洪灾不断,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每天都在听到、面对“死亡”,笔者建议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之“死亡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生命、体验生命,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现生命的真谛,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观和生涯规划,为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奠定基础。

关键词:特殊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

每当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人们才会更加的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通常生命教育都会在每一次这样的特殊时刻再次被人们提起。不论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2020年蝗虫泛滥、病毒横行,洪水遍地的特殊之年,各种灾情不断发生,难免会对正在成长的,经历世事不多的,心理不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所以相关教育部门也重提生命教育。这体现了当下中国生命教育滞后性、应时性的特点,而不是正常的纳入了各阶段教育教学计划之中,正常的开展,使之成为教育真正的一部分。

一、为何再谈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层面,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2020年春,全中国的老百姓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绝大部分人都只能足不出户,“闭关”在家。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正是年轻气盛,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这种“闭关”的生活状态难免会对打他们的心理、思想产生影响。从2020年三月,对大学生开启了全面远程教育,实施“线上”教学。日至今日,也还有很多的大学生没有返校,整个这个学期都是在网上完成学业的。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病毒?不是,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毒可能带来给人的身体伤害,可怕是病毒可能造成的对生命的伤害——死亡。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下,谈“死”色变。谈到死亡,人们就觉得是不吉利的事情,于是就避而不谈。但却热衷于讨论如何“生”,可是“生”与“死”却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

这一年,蝗虫泛滥,为阻止我国农作物损,相关部门也是想方设法。因为在过历史上,农作物受灾,饿死过成千上万的人;尽管在今天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真的发生了,对国家、人民都是巨大的损失。而今,全国各地的水灾任然在持续,各地的水位任然在持续增长,有的地方因为水灾暂停高考,因为水灾,居民全部撤离住房;受水灾的影响,截止2020年7月上旬,直接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250亿人民币。这一年,当看到那些因走到“抗疫”一线而“生”“死”离别的“情”,当看到被洪灾带走的生命,山体滑坡淹没的人家,才真正体会到了死亡离是如此的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甚至是不堪一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纵观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凸显了我国学校生命教育存在起步晚、内容残缺、知识化和运动化等问题或不足。各种自然灾难之下,特殊时期,高校——特别是落后的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该怎么对这些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

冯建军教授认为:从本体意义上,生命教育不是因为生命出现问题而治疗的教育,而是为了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的教育。肖川教授认为:“人性向善”是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预设,把当下生活作为出发点,强调用生命照亮生命。于庆澎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包括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能够理解、尊重、珍爱生命,从而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在此基础上懂得如何去欣赏、探索、热爱生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最大价值”。生命教育是一切关于生命的教育,不论从哪个角度,都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得以完全、丰富和升华,实现“我之为我”与“人之为人”的目标。财富、名誉在生命面前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三、疫情下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掌握保护自然生命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通、易班等APP上发布有关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知道病毒的来源,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懂得敬畏“一切生命”。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减少外出,如有外出必须戴口罩;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至少要在1米以上;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子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家防范措施保持室内通风(可通过自然通风和/或排气风扇来促进通风状况),保持宿舍卫生;勤洗手,尤其手在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不熬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野生禽畜;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立即到就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同时,学习防溺水、防地震、乘坐车,安全逃生等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积极参与保护生命的工作中

今年的特殊情况,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来说既是“危机”也是“契机”,要使大学生了解各条战线上工作人员的守土有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参与保护生命工作中的方式有很多,并不局限于仅仅是支援一线。

加入“志愿者”队伍。2020年初,举国封城,封社区,封村,甚至是封家;近期水灾严重,在这个过程中,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临时“工作人员”。的大学生暑期可以就近参加到“一线”的“志愿者”工作队伍之中,为民众的安全做防护宣传,讲解各种防灾知识,教授逃生技能,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构建和谐、稳定、安全、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

组织学生参加线上相关活动。三月初,开展了“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的募捐支援活动。活动是学生提出来的,由学生主办和承办,面向本学院的所有在籍学生,学生自愿参加,募捐的金额不设限定,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面对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有62%的学生参加了活动,为驰援武汉尽了绵薄之力。参与这样活动重要的不是学生募捐了多少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去感悟“奉献”对于自己和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去体验“生命”照亮“生命”的温暖。用亲身体验代替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生命教育才更有效果。

(三)“体会”生命的“终结”

特殊时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探索生命的真谛,是深入实施生命教育的有力契机,尤其是反思生命的本真。

首先,给学生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引路人,应该时刻警醒,直面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化悲痛为力量,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弥补上生命教育之死亡教育这一课。死亡教育是中国生命教育中最欠缺的内容之一,由于受到“未知生,焉知死”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太过于忌讳,避而不谈;可是,有谁不面临“死亡”,有谁不经历“死亡”;特别是现在的特俗时期,在每一天的隔离和“抗疫”中,都在面对“死亡”;所以,也应该明白“不知死,焉知生”的道理。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更要让其明白生命的有限和现实。

其次,组织“体会死亡”的相关活动。在国外,台湾和香港地区,有的生命教育活动中会组织学生草拟“遗书”,“体会死亡”。那么,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致30万人死亡“病毒”,在这个背景之下,可否对学生组织撰写“遗书”的生命教育活动。假设自己感染了病毒,治疗无效,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下一份“遗书”。在“遗书”中谈谈自己想对自己说的话,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对自己为完成的理想、心愿、目标留下“遗言”,直面“死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之“死亡教育”,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现生命的真谛,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观和生涯规划。

生命的意义在于照亮别人。人生命有三重属性。即的肉体生命,从生到死,这是生命的长度。二是社会生命,是指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权利与义务,这是生命的宽度;三是精神生命,指的思想这是生命的高度。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胡继飞,许少敏.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2020.4.

[2] 邹太龙.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生命教育: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课教学[J].2020.3,8-12.

[3] 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33-40.

[4] 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7.

基金项目:西部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生命教育对策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LPSSYSZZX201819。

作者简介:彭鸿(1984.02- ),男,穿青人,贵州六盘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任芳(1987.12- ),女,貴州六盘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特殊时期生命教育大学生
特殊时期对于寻衅滋事行为的理解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谢飞电影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身处“特殊时期”可以喝酸奶吗?
大学生之歌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