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020-12-17 03:32韩艳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文明

当今世界,各国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继承发展了“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社会理念、“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的政治理念、“和气生财、义利相兼”的经济理念、“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理念以及“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这既是对传统“和合”文化的创造型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道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形势严峻,既存在着无限的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是在向全世界阐述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态度,表明我国不会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谋求自身的发展。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的时候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持久和平是目标,普遍安全是追求,共同繁荣是机制,开放包容是路径,清洁美丽是基础。由此可见,它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国际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用五个“要”系统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正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二、“和合”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因

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今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未来会往哪里去。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擅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现代理论的思想基因,他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其中的精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和合”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主义”与“和合主义”思想都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注重挖掘、保护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从新时代的具体要求和生活实际出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

(一)“和”

一提到“和”,除了作为连词之外,我们都会想到“和平”、“和谐”、“和蔼”、“和气”等词语,这说明“和”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或者生活态度,是人们对幸福平安生活的向往。“和”由“禾”和“口”组成,很明显与饮食有关,人们吃了饭才能达到“和”的状态,说明解决温饱问题是和平美好生活的最基础的前提。《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说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和”就像做饭一样,需要各种调料的融合,需要水火的帮助,需要厨师的精心调和,只有它们的相互结合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晏婴以“羹”喻“和”,不仅说明了“和”的由来,更强调了“和”的深刻内涵。

(二)“合”

关于“合”字的来源,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也存在一些争议。首先,大部分工具书对“合”的解释是:“合”是“盒”的本字,上半部分是个盖子,下半部分是个器皿,是盒子的意思。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适应,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叫做“合”。比如“天地之合”,天是盖,地是底,造就了世间。虽然这种解释很合理,但是缺少先秦典籍例句的佐证。其次,《说文解字》对“合”的解释是:合,合口也。从亼,从口。“亼”同“集”。再者,从字源演变来说,现在使用的是楷书的“合”,而最早的甲骨文的“合”是向下张开的嘴巴加上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亲吻相爱。如“百年好合”、“天作之合”等。除此之外,還有好多不同的解释,不再一一列举,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解释都有相同之处,即“合”字是两个或者多个对象互相配合、适应,完美地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合”是一个表示结果状态的字。

(三)“和合”

“所谓和合,是指自然、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作为一个纯粹的词语,“和合”本身有多种解释。如《墨子·尚同中》所说:“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又《史记·循吏列传》的“施教导民,上下和合。”表示“和睦同心”。有“调和、混合、汇合”的意思,如《韩诗外传》所言:“天施地化,阴阳和合。”还有“顺当;吉利”的解释,如《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这些都是关于“和合”一词的字面解释。

而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合”思想、“和合”文化的内涵就更加丰富多样了。《荀子·大略》中说:“审节而不合,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荀子用“和合”来形容乐理,他认为“和合”是音乐的根本所在,是音乐在表达形式上的最终追求。除此之外,不仅乐理中蕴含着“和合”理念,由乐及礼,“和合”理念也是一种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和合”起来,使人们的生活平安和谐,这是对和合思想的早期表述。同时,《国语·郑语》中还记载了史伯对“和同”关系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史伯主张“和”,反对“同”,认为不同多样的事物的“和”,才能产生新事物,而相同单一的事物就不能向前发展。史伯的“和同之辩”,奠定了“和”文化的基础,丰富了“和”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孔子更进一步,将和合思想提升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德高度,君子讲求和谐,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孔子强调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宽容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孔子的弟子有若更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阐释,提出了“和”的补充要素“礼”,认为只有“和”这个价值追求是不够的,需要与“礼”结合起来,这为君主治国理政提供了制度准则。墨子则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

关于“和合”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概括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无论是从“和合”的历史渊源,产生发展,还是实践运用,都可以看出,“和合”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已经深深融注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信念,更在不断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不断地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为世界的和平合作提供思想引领和道德支撑。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和合”理念

(一)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源自“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社会理念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尧治理天下,注重和谐、和睦。他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表彰善于治国理政的官员,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团结爱护黎民百姓,造就了祥和盛世。尧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君主,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倡导和谐,并实现了和平。

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荀子也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议兵》)强调天下是人们共同的天下,人与人之间要像兄弟姐妹、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

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墨子·兼爱中》)。道家学派的老子也曾提出:“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强调大国要有宽广的包容胸怀,以谦和低调的态度对待小国。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中国古人的这些“和合”思想,都清晰地表达了人们对“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几千年来,人类在寻求安全与和平的历史中,经历了一次次血腥战争的摧残,走过了一条条曲折苦难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这一百多年来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今天,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与战争威胁,再次将世界置于发展前行的十字路口。如何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吸收“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的政治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篇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佳作是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最早概括,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追求,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的生活和平而幸福。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天下乱了,就没有安定的国家了;国家乱了,就没有安定的家庭了;家庭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个人了。和平安定的世界环境对于个人的生存、家庭的和谐、国家的安定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周易·系辞下》所讲:“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天下的事物有什么可思念和忧虑的呢?天下万物从不同的道路走向同一个目标,千百种思虑终归于一种观念。天下是世界人民共有的天下,实现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守护世界人民共有的家园便是各国的“同归”。

“天下为公”的国际观超越了国家和种族的界限,展现了以天下大势为己任的全球观、整體观。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和平发展面临多元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摒弃冷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间交往新路,丰富和发展了“天下为公”的国际观,提倡世界各国共同治理全球、共同发展全球,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各国之间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形成了命运与共、责任共担的共同体。

(三)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彰显“和气生财、义利相兼”的经济理念

孟子有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上千年的商事往来中,“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形成了“和气生财”的经济“和合”理念。各国之间友好和气的经济往来是实现各国富强发展和人民富足生活的重要基础。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和气生财之道,是老子憧憬的处事之道和分配观念,也是建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他认为自然规律总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应该缩小贫富差距,使贫富平均,大家有利。

在经济生活中,除了“利”,儒家学派对“义”更为看中。《荀子·王制》记载,“人合一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顾义以分则和。”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和”文化强调义较之于利更为重要。

在今天,经济建设是各国发展进步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利”对每个国家都很重要,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只靠本国,只有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健康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才能实现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繁荣昌盛,因此“义”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2014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韩国的时候明确倡导要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他指出,“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也”,“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为此,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中国早就意识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外交,我国都以诚相待,以心相交,绝不会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本国的利益,努力实现双赢、共赢。因此,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派出维和部队、支持非洲建设等,将共赢共享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

奇利萨也指出“合作共赢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道路。通过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为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开辟了新路径,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体现“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理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便是“和而不同”思想的生动体现。“和而不同”思想对“和”与“同”进行了科学区分:“‘和包含着差异、矛盾与多样性,强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同一性”而“同”则是绝对的形而上学的同一,二者存在本质不同。世间万物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若要实现完全的“和”与“同”,就必然导致事物丧失自身的特性,世界变得单调乏味,毫无生机,也不会出现新事物。

文明也是如此,“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丰富多彩的前提,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甚至矛盾,我们不能也无法消除,正是这些差异和矛盾相互碰撞和交融,才能激荡出美丽多样的火花。因此,各文明间应相互尊重、和谐共生,进行友好包容的交流对话,如此才能使得各文明获得绵延的动力、推动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繁荣发展、以此维护世界和平。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個民族、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和国情、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如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精神气质,与时俱进,焕发时代光彩。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呼吁世界各国遵循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交融共存,让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

(五)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儒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他强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源同生的,在大自然面前,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开发利用资源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包含着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理念。道家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指客观规律,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观点的学者是宋代儒学家张载。从“气本论”出发,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我与也”。(《西铭》)普天下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家人;天地间一切物种,都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将万物融为一体,注重万事万物的可调和性,为“和合”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二者并驾齐驱,共同发展,融为一体。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和。

孟子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只有将爱推广到万物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孟子强调对待万物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具体的途径,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借鉴意义。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国际社会应携手同行,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迈向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文明也才会愈加精彩。

五、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历经风雨却屹立不倒,在自我扬弃和相互交流中不断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过程当中,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提供理论指导,造就了人们理想的社会与国家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正是集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和合文化”的思想精髓,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理论与思想支撑。

(韩艳艳: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文明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请文明演绎
共同体的战斗
漫说文明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