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琪
(贵溪市人民医院 贵溪 335400)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多和年龄、气候、感染及烟雾、香烟等有关,临床早期以咳嗽、咳痰且多伴喘息为特征,其病程迁延,尚无特效根治方案。现阶段,临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以解痉平喘类药物为主,包括氨茶碱、多索茶碱等,但临床实践证实,该方式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控制效用有限,无法满足临床及患者需求。后随着中医学发展,中成药物因其起效快、副作用小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且其价值得到广泛肯定[1]。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炎琥宁联合氨茶碱作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3.75±3.4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0±1.17)年。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3.83±3.5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3±1.16)年。两组一般资料可进行比较(P>0.05)。
(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且能够接受问卷调查;精神状态良好;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合并支气管肺癌、肺结核或变异性哮喘者;肝肾异常及其他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或交流障碍;中途退出或转院。
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处理,包括止咳、平喘等,对照组以氨茶碱治疗,即取氨茶碱注射液(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59)0.25~0.5g混于9%浓度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2次/d,5~7d为1疗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治疗,方法为:取注射用炎琥宁(广东宏远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07)0.16~0.4g混于9%浓度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对患者静脉滴注,1~2次/d,疗程同上。两组均用药1~2个疗程。
(1)记录两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啰音等。
(2)于患者治疗前后取其空腹静脉血5ml,血清分离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测定,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肺部听诊啰音消失,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正常;有效:相较于治疗前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听诊啰音减少,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持续恶化。
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疗效比较[n(%)]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迁延和治疗难度高的特点。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及年龄增长,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为此,加强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氨茶碱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其药物成分包括茶碱和乙二胺复盐,主要药理作用来源于茶碱,即通过抑制机体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进而达到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3]。而乙二胺则能够增强水溶性,促使药物起效更快。临床长期调查显示,传统西药治疗虽起效快,但长期用药或增加耐药菌株出现,进而降低用药效果。现代中医学认为[4],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范畴,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临床当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原则。炎琥宁属于中成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提取物,并辅以枸橼酸、丙二醇和盐酸半胱氨酸。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性渗出,特异性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促进ACTH释放和合成,达到治疗目的[5]。既往傅伟兰[6]等在研究中发现,炎琥宁联合青霉素可以有效的改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提高疗效。其结果和本次调查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炎琥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联合炎琥宁和氨茶碱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