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局魏
安徽农业产业化协会
香椿以前是一种野菜,多零星栽植于房前屋后,由于管理粗放,产量低、椿芽上市晚,但随着它的营养价值越发被人们认知,这种状况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那么香椿种植要怎么做才高产高质取得较好的栽培效果?现将通过试验总结出来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催芽后的种子出苗需7~10 d,浸种后直接播种需15~20 d。在耕种至出苗期间,土壤应坚持一定的湿度,每隔1~2 d浇一次水,白日温度为25℃,夜间不低于8℃。
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可2~3 d 浇一小桶水,保持畦面湿润,防止烈日晒伤幼苗。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根系开始扩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并结合松土除草,苗根处壅土0.5 cm 厚,用100~200 倍液尿素喷洒,喷后用清水浇苗。
6—8 月是苗木出产的速生期,适量弥补磷、钾肥。基肥足可不追肥,用磷酸二氢钾喷叶面1~2次。基肥缺乏可追施尿素10~15 kg,8月后不再追肥防徒长。
起苗时应多留根,根长坚持20 cm 以上。香椿落叶有17 d 的天然休眠期,此时假植可打破其休眠。
从苗期开始树形培养工作,具体可以培养多台形、扫把形、矮秆密集形和矮林丛状形。其中,多台形的苗高2 m,树体大致分为3 层,分别为40 cm、60 cm和70 cm,这种树形抗寒抗旱性能好,产量相对稳定;扫把形的苗高1 m左右,每株保留4~5个椿头;矮秆密集形的苗高大约在1 m的时候,就可开始摘顶芽促发新芽,之后视生长情况进行采收;矮林丛状形的苗高1.5 m 时进行摘顶芽促发新芽,采用“坑穴”定植法,每穴3~5株。
香椿整形修剪的目的是促进矮化树形塑造和提高椿芽数量,一般采取摘心、短截、平茬、环剥以及断根等方法。
一般在6—7月对一年生枝条留15~25 cm进行摘心或短截,之后根据枝条生长情况在8月份上旬进行第二次摘心或短截。
针对2年以上的苗木和老龄树进行平茬处理,时间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
环剥主要是对生长旺盛的一、二级侧枝,时间在5 月底至6 月中下旬进行,环剥应距基部枝轴15~20 cm,环剥宽度0.5~1.0 cm。
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对幼树30~40 cm 的主根进行断根,进而促进侧根萌发,扩大根幅。
香椿的采收方法是1 年多次采收,分批次进行,保证周年有鲜芽供应。具体操作是在春季新梢长至25 cm 左右的时候,剪去顶部嫩梢15 cm 左右,促进侧芽萌发,当又长至25 cm 的时候,去除梢部20 cm 的嫩芽,之后每隔20 d 采收一次,全年采收6~10 次。
采收后的香椿要注意贮藏环境,防止出现叶片脱落、腐烂、萎蔫现象。控制贮藏室内温度在0~1℃,湿度在80%~85%,吸除室内的乙烯气体,这样的操作大约可延长1个月贮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