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郁胜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数学研究专家指明了数学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价值,指出只有让数学文化进入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熏陶,才能让学生在生成情感共鸣的同时,深化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数学文化的融入应该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内在需求,同时,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文化的促进之下提高数学素养的发展层次。
从数学学科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数学是基于理性思维的产物,其中涉及的运算规律、规则与运算方法更是与诸多数学思想方法相关联。新课标特别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与学科特征,保证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数学课程体系当中既有数学结果也有结果,形成过程与数学知识当中包含的一系列数学思想方法。毋庸置疑,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文化的本质,更是整个数学学科的本质。所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只是将关注点放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方面,更要带领学生分析数学知识当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将分析和把握文化价值作为日常学习的重中之重。例如,“圆的面积公式”当中包含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公因数与公倍数”知识点承载着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内容都包含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挖掘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对隐性的数学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在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的背景下,数学文化教学的积极作用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今的教材包括大量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注意补充数学知识背景素材、数学历史知识、数学家故事等模块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无疑都是数学文化的载体,是数学文化融入和渗透的重要形式。数学文化可以成为学生把握知识发展过程以及运用方法的基础,于是教师要抓住时机挖掘并利用教材当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并让这些课本材料发挥真切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教材当中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并在该领域获得辉煌成绩,摘取数学皇冠明珠的故事,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数学历史和文化进行充分把握。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就可以为学生补充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于祖冲之数学成就的描绘,并在和西方国家数学研究的对比当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再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教材当中的常规解题策略之后,可指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存在其他解决方案,并为学生展示教材当中给出的其他方法,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并赞叹于古人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扩大文化认知面。
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出现这种认知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也往往会忽视文化的渗透。实际上,数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丰富美感的,真正完整的数学教育不仅应该只重视数学的智力功能以及道德功能,还要发挥出数学所具备的审美功能,体现数学文化的积极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能够实现这种功能,让学生在感知和欣赏数学美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熏陶,让文化融合走向深入。例如,在“轴对称”的知识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之美,并让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对称之美。这样的教学熏陶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单调数学学习的困境。
如今的数学教育强调要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之下,把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文化内涵融入数学课堂实践当中,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并在培育学生知识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健康成长的平台。教师在教学当中融入数学文化,应该是从挖掘数学内涵角度出发的,不能是进行机械性的文化灌输,否则即使能让学生掌握数学文化,也会因为教学指导方式不当而制约学生综合素质与数学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归纳经验调整方法,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热爱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