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大泗学校 栾 颖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在数学知识的关联和变化中总结概念,在探索中加深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抽象性,主要涉及寻找具体事物中的规律、从图形关系确定数学概念的关系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表示为数学符号,让数学知识由原本的抽象化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把握那些理解难度大的知识。从某个角度来讲,数学概念是生活问题的体现,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对数学知识的规律进行推理,学生通过分析数学知识、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等元素间的关系,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而总结数学概念。
比如,讲解“两位数乘三位数”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内容,用多媒体设备将“123×5、245×3、532×6……”和“22×13、45×28、78×42……”这些多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与两位数相乘的式子呈现在大屏幕上,要求学生在组内分工计算,比一比哪一组算得最快。因为这是之前学过的知识,所以大部分小组都很快得到了答案,教师予以夸奖后再次呈现新的算式“235×16、487×23、572×46、389×21、612×25”,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后,就能总结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笔算方法,比直接讲解掌握得更加扎实。
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用生活问题来呈现数学知识,将问题用知识表示,再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比如,教师在讲解《乘法》时,向学生提出一道应用题:“小明家里来了四个小伙伴,妈妈要给五位小朋友发苹果,每人2 个,一共需要多少个苹果?发桂圆时,如果每个人的桂圆个数是苹果个数的2倍,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桂圆?”学生要解答题目,就要先找到已知和未知条件,将生活问题简化成数学知识,确定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2+2+2+2=10(个)或2×5=10(个),显然新学的乘法更为简单。第二个问题还出现了两种思路,有的学生提到可以直接用苹果的总数乘2,体现了数学思维的发散性。通过数学建模过程让学生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化,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空间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那么就难以看懂几何图形,也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几何问题。因为小学生大多是通过形象思维认知事物,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直观地呈现图形,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变化,发散数学思维,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这部分知识点涉及数学问题模型的构建、数和形的关系构建、将文字内容呈现在图形中、掌握事物的活动规律与空间关系等。
比如,讲解《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对称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对称轴处“折叠”,折叠的两侧会重合,接着再展开图形,进行各个方向的平移和旋转,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大家可以发现图形本身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即使不做过多的语言解释,学生也能明白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教师将数学语言向图形语言转化,有助于学生获取直观认知,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在脑海中自行想象或者自己动笔绘图,感受知识变化,解决数学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等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能仅以口授的方式将概念告知学生并要求其死记硬背,而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概念,了解概念形成过程,发现知识关联,通过变化规律总结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在知识应用中体会概念;利用媒体优势,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