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奎,阿则晓龙,李洪浩
(1.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雷波县汶水镇桃园新村原名马处哈三峡新村,是雷波县莫红中心乡马处哈、九口、达觉3个极度贫困村整村搬迁后的集中安置点。马处哈、九口村是凉山州确定的“49+1”极度贫困村,而达觉村是雷波县关注的极度贫困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马处哈、九口、达觉3个村原住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不通公路、无安全饮水、无安全住房、无学校和卫生室、无通信网络,是典型的“五难村”。3个村农业产业发展困难,其中90%的耕地坡度在25°以上,人均耕地不足0.1hm2,2015年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面临“生存型”和“发展型”搬迁[1]。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在各级单位及社会力量的帮扶下,对马处哈、九口、达觉3个村实施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后的安置点坐落于雷波县汶水镇,统筹解决了行路难、增收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八难问题”。新村特色产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让新村的老百姓“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农业产业发展成了搬迁后的当务之急。
目前桃园新村发展的产业有彝绣产业、桃树产业、林下套种辣椒产业、肉兔养殖产业等,发展的合作社有彝绣专业合作社、果树专业合作社、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笔者长期驻村帮扶农户发展农业产业,掌握该村农业产业发展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助力提升该村农技推广成效,促进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雷波县桃园新村总共流转土地45.53hm2,实行有土安置(人均0.03hm2,户均不超过0.2hm2)。为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桃园新村引入现代农业的概念实行“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具体农业产业发展如下:
桃园新村创新优化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根据面积量化所占股份,以股权量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其次,发展多种产业,探索优势产业。采取“专合社+农户”模式,种植马铃薯“青薯9号”13.33hm2、李子“脆红李”1.47hm2、桃子“霞脆、霞晖、锦绣等”40hm2;新建畜圈2180m2,采取“借畜还畜”等方式,发展优质肉兔2000只、能繁母猪20头、良种良育猪200头。通过积极协调帮扶企业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帮扶单位凉山州农科所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使集体经济获利18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为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作长远打算又虑短期利益,桃园新村实行林下套种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探索林下农业产业,以实现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2]。一是群策群力探索优势产业。由所居住的贫困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林下种植的农作物,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通过对经济效益进行测算和对比选出优势产业。二是专家团队试验示范探索适宜产业。邀请省、州、县的农业专家团队通过土壤养分检测、选择良种、试验示范等方法探索林下种植的农作物。根据笔者实地调研,目前桃园新村发展的林下农业产业有林下套种辣椒、黄豆和魔芋等模式,面积约3.33hm2。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3]。为实现绿色农业,桃园新村积极探索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将肉兔粪便和集体建设畜圈牲畜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形成肥料后用于种植业,将种植业中产生的秸秆通过处理和加工形成绿色饲料用于养殖业中,形成绿色循环农业。
桃园新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符合现代农业的理念,但其中仍旧存在如下问题。
鉴于该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目前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为家庭承包,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经济效益尚未完全释放,农户观望情绪浓。
目前,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处于探索初期,由于农户掌握农业技术水平低、关键技术缺乏、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农技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以及科技投入少等因素,导致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低
农户种植方式和观念固执,依旧采取个人习惯性栽培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底肥施用量不足、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等,导致良种产量低、品质差。
鉴于以上的问题,桃园新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展了农业技能培训,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2期,2100余人次。但是,通过回访贫困户对农业技能培训的掌握程度,发现12.7%的贫困户认为培训内容对其生产无实际帮助,47.5%的贫困户认为记不住,22.9%的贫困户听不懂培训内容,9.3%的贫困户从未应用过培训内容,而仅有7.6%的贫困户认为培训内容实用。
桃园新村在农业推广及农技推广中投入与产出比例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果树的栽培与管理、肉兔的饲养、林下作物套种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技术培训,但在培训内容中专业术语较多,培训内容偏向理论化,导致培训对象在接受新技术时晦涩难懂,出现记不住和无用论及不理解的现象。
推广主体以普通话和四川话讲解实用技术,但桃园新村村民全是彝族,对汉语言的理解较难。同时也有部分彝族推广人员又无法将实用技术以彝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导致推广对象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实用技术关键环节。
在果树的整形修剪、作物栽培和管理过程中,新技术颠覆了传统技术,农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失败的可能,使得农户的农业收入较以往传统的农业收入有所降低。农民这样的顾虑会阻碍农业新技术在桃园新村正常的推广实施。
农户A认为农户B学会技术后可以效仿,便将学习技术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其他的事情。而农户B认为自己投入大量精力掌握的技术却让农户A来效仿,心中难免不平衡。村民为了保证自身短暂的利益,抱着“共同付出,共同受益”的想法,使得两个村民都会不采用或不学习农业新技术,使得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没有了对象。
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技推广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水平,解决新村新产业的有效发展问题。桃园新村的农业推广应从“行政指导型”转变为“经营服务型”,一方面遵循农业推广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与桃园新村村民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创新推广模式,健全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推广队伍,通过政策制定、制度建设,吸引和培养本土人才特别彝族知识分子为农业推广主体。通过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进行沟通,解决语言障碍的难题,同时将枯涩的理论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方言土语可进一步提高推广效率。
一方面邀请农业专家参与,能提高推广对象的信任度,同时能保障农业技术的有效使用以及起到示范作用。通过配套项目等方式,鼓励相关专家积极参与到村农技推广中去。另一方面政府补贴农业技术示范农作物保险购买,鼓励农户主动投保,一旦出现任何闪失,可以保障农户基本利益。
无论是农业新品种推广还是农业新技术示范,农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是目的。因此,在农技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特别是扶贫搬迁后的贫困村应以市场为导向,用农业订单来驱动农技推广,进一步提高推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促进优势农业发展。
一方面做好市场的考察工作,推广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和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农技水平。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低,无论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的推广都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另一方面是做好农产品的订单签约,建立以农业订单为纽带,驱动推广,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新技术的学习热情。政府牵头做好农产品的市场宣传,如“以购代捐”的方式销售产品、“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广产品。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强合作社的建设力度,培养优秀的新型农民,带动桃园新村发展新产业,学习新技术,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持续增收。
充分利用桃园新村帮扶资源,通过引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建立“1个科研单位+1个村”的帮扶发展模式,以示范带动农户,创新推广模式。依托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着力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重点加强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示范户的培训,引导和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化农民队伍。桃园新村对口帮扶单位就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通过“党建促脱贫”“城乡共建共享”等多种模式实现农业科研和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实现桃园新村农业推广的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