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树莓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20-12-17 11:05朱鸣明
园艺与种苗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病阜新树莓

朱鸣明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中心,辽宁阜新123100)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是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果实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SOD、花青色、鞣化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具有特殊保健功效,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世界粮农组织定其为“第三代水果”,美国称其为“癌症克星”,欧洲称其为“生命之果”,是国外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占据世界水果市场的高端。

1 阜新地区树莓病害现状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温差大,是树莓的适宜栽培区。树莓的栽培始于2004 年,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树莓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形成了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至 2019 年种植面积 1 000 hm2,产量约 3 000 t,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树莓种植的时间短,缺乏相关配套栽培技术,就其病害而言,发生和流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个别年份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粗放和病害防治的时期及使用药剂种类不尽合理,导致病害连年高发,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因此,针对阜新地区树莓生产现状,提出树莓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科学防治,对实现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2 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

2.1 灰霉病

灰霉病是树莓上发生最普遍及最重的病害,主要危害花、叶、果实等,一般年份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可达90%以上。栽培表现以引进北美地区的‘托拉米’、‘海尔特兹’等树莓品种发病较重,欧洲的‘费尔杜德’等树莓品种次之。

病害症状:花和果实易感病,由先开的花受害传播到花蕾和花序,受害的花序覆盖一层灰色的细粉尖状物,随后花、花柄、花序变成黑色至枯萎。果实感病很快腐烂,失去经济价值,病果干缩成黑灰色。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以伤口、自然孔口及幼嫩组织侵入寄主,实现初次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技术:春季彻底清扫田间枯枝落叶及落地病果等病原体,集中烧毁。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增强树势,避免单一施用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整枝调控,夏果型树莓留枝 9~10 个 /m2,秋果型树莓留枝 15~16 个/m2。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喷布灰霉特克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l 500 倍液、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粉剂1 0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 1~2 次。采果期禁止喷药。

2.2 茎腐病

树莓茎腐病主要影响一年生枝条,防治重点以夏果型树莓为主。茎腐病每年都可发病,发病与高温、高湿相关,一般年份枝条发病50%~60%,严重的达70%以上,产量损失在30%左右。

危害症状:病菌易从伤口、皮孔、枝条的破伤处侵入,感病从一年生枝的伤口发生,初期感染区布满细小的黑色病斑,继而在枝条的侵入口下方呈环状或一侧上下延伸感染,枝条的木质部变褐坏死,叶片变小,最后整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为明二孢属为害茎部的半寄生菌,病菌在枯死枝及地面上残落物越冬,翌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大量发生,传播到一年生枝上,在生长季侵染到枝条上,被感染的病区越扩越大,每年循环感染,阜新地区7—8 月份高温雨季发病率最高,至9 月中旬停止发病。

防治技术:春季清扫枯枝落叶,剪出病枝、折枝,将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6 月上旬开花初期,喷施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1~2 次;8 月上旬果实采收结束后,及时剪出二年生结果枝,一年生枝留枝9~10 个/m2,枝条均匀分布绑缚在架面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40%乙膦铝500 倍液、福双美500 倍液1~2 次;10 月下旬埋土防寒前及4 月中旬撤土上架后喷布4~5 波美度石硫合剂。

2.3 灰斑病

灰斑病是树莓上发生比较普遍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发病率在60%左右,一年或二年生叶片均可被侵染,新叶发病较重,老叶抗病能力较强。

病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小班,后逐渐扩大成圆斑或不规则病斑,中央成浅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黄色晕斑,最终发展成为白心褐边的斑点,气候条件干燥时中央组织崩溃部易破碎形成穿孔,发病叶片后期病斑较多,出现2 个或多个小病斑汇合成大型病斑。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中越冬,每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雨日多、湿气滞留或滞留时间长易发病,尤其以高温多湿时发病严重,于6 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9 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技术:彻底消除病残体,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夏果型树莓二年生枝条上架后喷布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生长期及时清除病枝落叶,增加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8 月上旬及时剪出结果枝和进行一年生枝枝条修剪。夏果型及秋果型树莓在雨后中耕除草、排水,花前喷布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1~2 次,生长季发现病株喷布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2~3 次。

2.4 炭疽病

炭疽病是树莓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发病率在90%左右,叶片感病形成穿孔,光合作用下降,枝条感病,表皮开裂,影响生长结果。

危害症状:侵染的叶片,形成白色突起的小病斑,边缘紫色,病斑易穿孔,可引起早期落叶。枝条侵染,形成紫色隆起的小病斑,病斑扩展,形成中心灰白色,边缘紫色溃疡斑,后期病斑连成片,严重时引起表皮开裂,影响枝条生长结果。夏果型树莓第2 年枝条变细、变脆,导致枝芽枯死,结果能力下降。

发生规律: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植株上,7 月中下旬发病,8—9 月为发病高峰期,10 月中旬,感病叶片脱落,低洼地、黏土地及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技术:夏果型树莓8 月上旬果实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清除田间杂草,对一年生枝修剪,保持种植带内通风透光,留枝9~10 个/m2,不偏施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夏果型及秋果型树莓花前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2~3 次。

2.5 日灼

果实日灼是树莓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危害尚未成熟的果实,降低果实商品性,每年都会发生,发病率20%~30%,在生产上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

危害症状: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遭受危害的果实变硬,顶端果实易受害。发生的原因为热伤害和紫外线辐射伤害,日伤害是果实表面高温引起日灼,与光照无关;紫外线辐射伤害是紫外线引起的日灼,导致细胞溃解,成熟果实汁少,果实表面乳白色并有水浸状。发生与温度、光照、相对湿度、风速、及树势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和光照是主要影响因子。

发生规律:8—9 月为发病高峰期,温度高、湿度低易导致日灼的发生,湿度较高时,日灼的发生率较低。树势较强的日灼发生率较低,因此,加强田间管理可减少日灼的发生。

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防止偏施氮肥,多施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合理整枝调控,尽量避免果实直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成熟果实及时采收,高温天气,可结合喷灌设施使果实表面温度下降,可以有效避免日灼发生。

3 小结

目前,阜新地区的树莓产业尚属于一项新兴的特色产业,在栽培技术措施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逐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生产。针对阜新地区树莓生产上病害的发生现状,提出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对促进树莓产业发展和提升果农的科技意识及栽培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果农及时掌握并应用病害综合防控等配套技术,可有效提高树莓的产质量,增加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感病阜新树莓
白粉病对葡萄叶片光谱反射特征及叶片生理的影响*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与番茄颈腐根腐病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开发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黄金水果红树莓
e络盟率先推出第三代树莓派
早熟树莓‘波拉娜’在阜新的试栽表现
年度睡姿大盘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