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至此论证二十余年的大湾区建设计划正式开始落地实施。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国务院,2019)。早在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就提出要对标旧金山,建设港深湾区;21世纪初,广州提出要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建成湾区;2015年,经过多方论证,广东省两会正式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湾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第一次正式提出。随后,在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构想,大湾区的建设计划一步步落到实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保障,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动力源泉(阎豫桂,2019)。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人才都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兴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其它三大湾区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范,也是要加入的行列(王磊,何思学,2019)。与此同时,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常态化的今天,国内各个地区和城市均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开启了“抢人大战”模式。《2019人才政策与安居就业报告》的结果显示,仅2019年全国就有百余个城市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超过30个城市出台了人才落户政策(张波,2019)。在这样的国内与国外人才引进的大环境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人才的助力。
在人才引进的大背景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珠三角九市各个城市之间人才引进政策的差异在哪里?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目标?这是本研究致力于去回答的问题。珠三角九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港澳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一国两制”的大背景下实行自治,因此本文的对大湾区人才引进政策主要研究着眼点是珠三角九市,港澳地区作为人才来源地一并纳入参考。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进程,以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珠三角九市在省级政府单位的统筹之下,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通过政策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珠三角地区最早发布人才引进政策的是深圳市,2008年深圳市发布《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拉开了深圳市人才引进的大幕。真正让珠三角九市全部开始出台政策的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广东省两会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构想(粤府发,2015)。二者时间基本吻合,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大湾区战略促使珠三角九市开始重视人才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其中珠海市2016年出台了人才积分落户的政策,2017年继续出台人才租房与生活补贴的政策;佛山市和东莞市在2015年开始出台引进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而且目标明确,精准的瞄准了自身所需的人才。从总体上来看,珠三角九市人才引进的政策出台是呈现自2015年起步,2017和2018年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顶峰的趋势。人才引进类政策基本与大湾区建设战略的提出与落地重合,密集出台时间基本为近五年。
近五年来,珠三角九市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集中于落户政策、生活补贴、租房补贴、就业创业等方面。在这几方面的保障水平各有不同,不同经济水平的城市之间差距非常大。与此同时,深圳市和广州市都在人才的细分领域做了很多规范。其中深圳市将人才进行分级,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制定了相应的人才保障标准,致力于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保障人才在深圳的发展。
广东本就是制造业大省,珠三角九市均有非常大体量的制造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较高。因此在广东省政府牵头之下出台了《关于制定广东省职业技能人才认定标准的通知》。其中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技能菁英遴选及资助管理办法》规定,被认定为技能菁英人才的人,可以在头两年申报资助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而东莞市则是通过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站的方式来培训职业技能人才,为他们的职业技能发展提供保障。
珠江沿岸市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与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针对海外人才引进方面也独居优势。深圳市2018年接连发布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和引进办法,留学归国人才引进办法等。广州市则针对海外专业人才予以引进,“岭南精英”计划瞄准海外归国人才,五年内在广州培养出五名院士级别的人才。深圳和珠海两市分别毗邻港澳,是和港澳地区交流的桥头堡,港澳人才也是珠江沿岸城市的引进重点。随着大湾区战略的一步步推行和落地,粤港澳三地的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广东省2019年正式面向港澳地区开放住房购买政策,港澳地区居民可以在珠三角地区买房居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之下,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融合,这也给了各个城市引进港澳人才更大的便利。海外人才与境内人才相比,内地各省市的竞争力远不如珠三角地区。
■ 基于人才引进政策分析的讨论与建议
针对上述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做一个简单的讨论与建议。
首先应当建立大湾区级统筹机制,避免城市间人才引进的恶性竞争。大湾区战略下,各城市之间应当统合成为一个整体,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起一个统一协调机制,能够有效避免恶性抢人的政策竞争。
其次要联动湾区外部城市,建立联动机制,扩大湾区可以依靠的腹地。湾区外围城市具备广阔的腹地,能够为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因此大湾区可以不局限于珠江沿岸,联动湾区边缘的城市,扩大湾区发展可以依靠的腹地。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湾区的建立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过程,同样需要去反哺湾区外部城市的发展,起到一个带头和引领的作用。
最后还要加强粤港澳三地互动,积极实现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让人才能够充分流动,吸收港澳人才来粤创业就业、安家落户。港澳地区作为世界发达地区,其人才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也是境外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区的通道。而珠江沿岸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充分吸收港澳地区的人才来粤工作、来粤落户,未来甚至可以实现医疗、教育、社保等多层次多方位的融合,真正实现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内珠江沿岸九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部分结论,珠三角九市近年来纷纷开始重视人才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各市之间政策所保障的力度均不一样。在分析基础之上,研究认为在大湾区内建立统筹机制是避免各市人才引进变为恶意竞争的重要方法,同时还需要与域外城市建立联动机制,扩大湾区可以依托的人才腹地。加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是未来港澳人才和海外人才落户珠三角的重要现实基础。总得来说,随着珠三角各个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推出与落实,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高地目标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