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镇付圩小学 陈 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应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深入钻研数学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真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尚处于形象化思维的阶段,数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借助直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知识,获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但是低年级的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为了真正帮助学生夯实这部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高效计算题目,最为主要的就是要让他们理解算理,探究算法,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数字计算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摆小棒就是一个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具有直观化的教学效果,能够引导学生手脑并用,促进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对于“8+6=?”这个题目的计算,就可以借助小棒这个教具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拿出8 根小棒摆成一行,再在下面用6 根小棒摆成一行,之后引入“凑十法”这个计算技巧,问学生:“8 根小棒还差几根小棒能够凑到10 根?如果从下面那行拿走相应数量的小棒,还剩下几根了?两行小棒一共多少根,你能一眼看出来吗?”这样学生就开始分组动手操作起来,明白了8+2=10,6-2=4,10+4=14,所以8+6=14。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摆小棒这个直观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为以后继续学习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化的内容会让学生感觉很熟悉,如果将其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显得非常直观生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没有建立起全面的认知结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构问题模型,这样学生会在直观化的情境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更为轻松高效地学习知识。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知识教学中,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物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一个小礼物的外包装盒是一个长方体,测量发现长12 厘米,宽8 厘米,高5 厘米。如果想要用漂亮的包装纸将6 个同样大小的礼盒都包装到一起,需要用多少包装纸?怎样包装的方式最节省包装纸?”这个问题就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进行操作,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多种包装方法,最后比较分析得到最节省包装纸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终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教学任务,学生又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就更应该积极革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小学生都喜欢趣味性、形象化的事物,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将数学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显然是非常直观的,在图文并茂的呈现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学习,实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游乐园中许多小朋友玩耍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统计出这个游乐园中有多少种娱乐设施,都是什么,哪个项目小朋友参与得最多、最受欢迎。在这样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的优势,学生学得高兴、学得高效。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科的特征,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借助直观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多媒体等手段,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让学生从“原点”走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