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太石学区 李和广
生活习惯是指引一个人有效地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动力,可以一生受用,并且行之有效地收获高尚人格。但是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家庭教育教学中引导和鼓舞学生进行行为规范,通过日常练习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之中掌握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说,在农村地区提高小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意识有着突出的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加强学习效率,不断感知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个人行为的大致把握,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紧跟家人的节奏,更好地掌握行为准则。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其行为意识和生活习惯都有待培养和发展,因此家庭教育者要有效地把握这一特征,加强教学引导的力度。对于错误的习惯,家长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促使学生能够在自我反思、自我督促的形态之下不断体味好习惯所带来的快乐,逐步优化养成较好的自我修养。在生活中,家长可以以身作则让小学生学习一些伟人的优秀品格,需要向小学生讲解清楚各个事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具象的人物和形态加强对自我生活习惯的把握,以此来优化小学生的个人思维,不断在脑海中形成行为框架,为其良好的应用和辩证思考打造基础。家长要引导学生勤劳、乐观的积极心态,注重家庭教育的思路和技巧。当然,适当的批评也应当充分保证学生的思维认知,让小学生只做到表面的改变,而没有形成自我思考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良好应用。
例如在家庭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性格发展、人格的健全,家长可以用名人的故事与孩子交流互动。居里夫人作为家喻户晓的女科学家身上有无数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未形成固定的三观,家长引用居里夫人研究出镭的事例,能够良好地帮助孩子养成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居里夫人努力钻研科研事业,废寝忘食,到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誉,正是一个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当家长在生活中不断向孩子传输这样的正能量,潜移默化中深入了孩子的心里,以此来塑造孩子的正确三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通过小事来引导孩子向名人看齐,从小培养孩子“追星”,以小学课本中的名人为例,孔子的学识渊博、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鲁迅先生的爱国大义,都可以作为孩子学习的品格,成为孩子的偶像。
针对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合作,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完备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是一个注重细碎点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者需要增强互动意识,改变传统意义下小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要突出互动,让学生在娱乐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习惯,并且通过总结、归纳、整理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做到有效深化。在这种结构清晰、教育目标明确的基础之上使小学生产生最佳的生活行为形态,以此来体味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家长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可以让其通过有效的情感互动联系来加强理解,有效地区分正确事件和错误事件,对行为构成体系不断地作出补充和完善,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会导致教育工作止步不前。同时,家长的情绪以及个人修养都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营造良好家庭生活氛围并且与小学生及时沟通,进而促使这种行为习惯根深蒂固,逐渐散发出较好的学习动力和作用。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意义深远的课文,例如《将相和》,通过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阐述了宽容待人的重要性。当孩子学完这篇课文后,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重温课堂重点,同时还能深刻认识到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为孩子的深入学习做出良好的铺垫,采用这种亲子间良好的互动来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亲子关系,是当下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举措。小学生的学习通常是在学校进行的,为了养成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家长可以通过类似于课文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与孩子互动,从而加深孩子对学习的热情,拉近亲子间的关系。
区别于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较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极力地打破传授式教育下学生思维意识欠缺的现象。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行为意识与能力,家庭教育需要制定统一的教育任务,将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态度摆在首要位置,促使小学生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体味生活,收获良好习惯,以此不断优化自身的人格。家长则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进行重点的划分,促使小学生可以有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地提高自我行为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家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对生活当中的好习惯进行全面的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获得较为综合学习动态,以此来掌握习惯养成的方法。并且注重“耐心型”培养,帮助小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这是提升生活习惯标准的良好途径,保障学生高度集中的学习意识,不断在学习中优化自身,不断进取。在商场买商品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时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东西呢?你觉得你买了之后可以有什么用?”在购物中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要注意表达方式,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买东西的理由,对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而不是一味地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想要”就可以满足的,必须锻炼孩子的独立思维以及社交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欠缺综合的人生阅历,另一方也对正确行为没有清晰的概念,这使得小学生对个人生活习惯愈加不注重。因此,家庭作为第一教育课堂必须承担起重要职责,根据孩子的性格特质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生活,以此来丰富自身的行为能力。并且家庭教育之中的重点也是再次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的过程,能够督促学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个人形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人格和品性,成就每一个农村地区学生的个人梦想。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积极融合家庭教育,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一项长期坚持和努力的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不断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课外练习、考试中都收获较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加强其正确的思维认知,进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收获自己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