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12-17 05:02李兴明
教师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意识

李兴明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江苏苏州 215006)

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为了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初中生应该树立高度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处于叛逆时期,自制力较差,并且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触犯法律。为了让初中生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运用比较容易让初中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接纳法律、认可法律,并树立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心理,树立他们的法治信仰。本文以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为题,寻求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最佳途径。

一、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法律认知错误

对法律的错误认识是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出现的问题之一,在大部分学生的眼里,法律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只要有法律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约束,更有甚者认为限制就是法律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法律是对公民起到保护作用的,对法律的错误认识会导致初中生不愿意感触法律,不愿意接受法治教育。

(二)忽略法律尊严

忽略法律尊严是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出现的问题之一,法律是严肃并且公正的,不允许任何人侵犯法律的尊严,而初中生年龄较小,培养法治意识不到位,导致部分初中生忽略法律尊严,总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这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法律,阻碍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三)运用法律能力较差

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较差是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之一,我国一向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所以在培养人才中也注入了法治元素,特别是在初中生教学方面。虽然大部分初中生已经有了基本的法律知识,但是运用法律能力较差,无法将法律应用到生活中,久而久之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四)缺少法律常识

缺少法律常识是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忽略了法治知识的传播,导致很多初中生缺少基本的法律常识。初中生树立法律常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法律、遵守法律,而缺乏法律常识会容易导致学生触犯法律,合法权益被侵犯时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敬畏法律感受尊严正义

现在社会上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理,往往会做出一些挑衅法律、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行为,如抢劫、偷盗等。而初中生年龄较小,对法律这种严肃性较高的词汇是存在敬畏心理的,教师要利用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尊重敬畏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正义。感受法律是严肃的、正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身体会,当然,这里的亲身体会并不是指让学生去触犯法律,而是零距离地、正能量地认识法律活动。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分地区的法庭已经设有法庭开放日,当地民众可来参观,感受法律。教师可以与当地法庭进行协商,在法庭开放日时带领学生接受法律教育,培养法律意识。教师可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了解审判的过程,即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审判员、原告及原告代理人、被告及被告代理人,以及第三人合议庭有审判长、审判员或人民陪审员、原告代理人、被告及被告代理人,还有第三人所处的位置。在法庭开放日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如选择一起青少年犯罪事件,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开庭流程和宣读判定结果,加强学生敬畏法律的心理,切实感受法律的尊严与正义。

(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提高初中生法律意识的方式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法律和自己的生活毫无联系,自己也不会触犯法律,没有必要学习法律、认识法律,教师要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疏导,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的思维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使用斗殴等不受法律保护的形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定时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法律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学课程之一,里面有“学会依法办事”这一主题,这个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依法办事。教师可以在办公室角落中设置烦恼箱,向学生匿名征集最近的烦恼,然后由教师统一归类整理,在课堂中发起关于解决烦恼的方法。例如,甲同学反馈,最近自己总丢钢笔、本子、橡皮等学习用品,起初认为是自己将物品弄丢的,结果却发现是丁同学拿的,为了不破坏同学关系,自己只能默不作声。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实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面对自己的东西被他人盗走这种情况属于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到偷盗的同学并要求他归还,这是盗窃行为。用实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三)认同法律自觉遵守法律

提高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认同法律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初中生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已经具备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教师利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法律、认同法律,摒弃法律知识就是约束的错误思想,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让学生成为自觉遵守法律的好公民。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关于法律的小实践,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例如,在上课之前,课代表组织学生依次进行案例分析,由座位进行排序,每天一人,寻找当下最热的法律事件进行举例,再由同学们一起鉴赏,抒发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小伙扶摔倒老人却被勒索巨额钱财”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法律事件,同学可以以这个事件为题,寻找相对的法律原则。学生可以针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第一,首先要明确敲诈勒索罪的判定,如果老人及其家人用威胁等方法要求被勒索人巨额钱财,则构成敲诈勒索罪。但是如果只是老人单方面地捏造被小伙撞倒的事实就要求小伙进行赔偿,这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敲诈勒索。但必须排除老人及其家人在捏造事实之后采用暴力、辱骂、寻找小伙家人、打扰小伙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以上情况都是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第二,要注意老人的主观上是否是故意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坏的老人主观上知道明明是自己摔倒的却还是故意捏造被撞倒的事实,这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就基本可以确定这是明知故意的行为。学生通过对法律事件的分析可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程度、认同程度,以及自觉遵守法律。

(四)课堂教育普及法律常识

初中生培养法治意识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印象,强化法律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应用法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等信息化设备,播放法律常识的宣传动画,引导学生认识法律。游戏是初中生普遍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可以在闲暇时间组织法律知识小竞赛,教师说出法律问题,由学生抢答,答对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答错的学生让其表演一个节目。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